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361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包括对木薯表面的除杂、洗涤、切片以及研磨呈粉,获取预处理淀粉,提取当前批次生产的酯化剂,酯化剂占用当前预处理淀粉比例的5%;局部热点产生时,阶梯糊化导温部可加大酯化淀粉糊化时的深层温导面积,确保短期不会产生淀粉内部反应物碳化,同时通过推送侧向剥离部在局部热点产生时将局部酯化淀粉向防热点降解避让端中引导,使局部热点产生点周侧淀粉置入存留温度短期避让单元和热点内隔离收集部之间形成的避让区,直至局部热点消退后,控制阶梯糊化导温部以及热点内隔离收集部复位,使酯化淀粉重新覆盖至防降解微波区平面,使酯化淀粉分子链中极性基团含有率稳定的状态下完成糊化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淀粉加工,特别涉及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淀粉变性的生产方法包括湿法,干法,半干法,其中,湿法是将淀粉用水配成淀粉乳液,然后加入醚化剂和碱试剂,在低于糊化温度条件下,反应结束后用酸中和,再经离心,洗涤,干燥得成品,干法一般是将淀粉与试剂混合,60℃左右干燥至基本无水处理获取,而半干法主要通过微波作用于反应物时加速其分子运动,提高分子的能量,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度,增加出品率。该种淀粉更佳适用于造纸业。但是变性淀粉中因蓄含大量不流动的空气,容易构成隔温层,使热量的传递速度降慢,而传统加工方法则是通过降低一次性微波处理的变性淀粉厚度,通过提高其传导面的方式来确保微波效果,但因该种加工方法处理变性淀粉时的铺面厚度较薄,在微波加热区域内整体温度平稳,而某一个温导区域温度较高时容易产生局部热点,进而容易造成处于该区域内的淀粉内部反应物碳化,造成同一批次的变性淀粉处理时的反应程度不均匀,而采用间歇式加热的方式虽可以克服该问题,但是会在停滞过程中延缓热量扩散及传导时间,使淀粉受微波热能不够稳定,最终获取糊化淀粉的处理效率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s1、选取原材料木薯进行预处理,包括对木薯表面的除杂、洗涤、切片以及研磨呈粉,获取预处理淀粉;

5、步骤s2、提取当前批次生产的酯化剂,酯化剂占用当前预处理淀粉比例的5%;

6、步骤s3、将获取的预处理淀粉加入酯化剂,通过分批次投至于混合机内调试至30%-40度恒温混合搅拌1.5h;

7、步骤s4、将分批次混合后获取的酯化淀粉中和变性,使酯化淀粉ph值到达6.4-6.5区间;

8、步骤s5、将步骤s4中获取的酯化淀粉进行微波加热,通过防热点降解避让设备确保其局部热点与加热体系保持一致,使酯化淀粉分子链中极性基团含有率不超出30%-31.5%;

9、步骤s6、将微波处理后的酯化淀粉研磨干燥,并在成品检测合格后,呈袋状打包。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加工生产线包括待混合原料供送端、混合原料配比端、添加剂水溶解处理端、试剂粉料混合处理端和酯化变性前处理端,所述待混合原料供送端用于将预处理后的预处理淀粉沿加工线传输,并通过所述混合原料配比端录入淀粉添加酯化剂的配比量,所述添加剂水溶解处理端获取预处理淀粉后输出添加命令,进而向预处理淀粉中投放对应比例的酯化剂,所述试剂粉料混合处理端用于将预处理淀粉与酯化剂恒温混合,所述酯化变性前处理端用于将所述试剂粉料混合处理端中混合后的酯化淀粉进行中和变性,使酯化淀粉ph稳定。

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酯化变性前处理端包括酯化投入定量引导单元、变性成型度监测端单元和微波处理端供送模块,所述酯化投入定量引导单元用于将酯化淀粉定量输送至中和变性箱,所述变性成型度监测端单元通过实时获取中和变性箱内的酯化淀粉ph值,用于确定酯化淀粉ph值是否稳定至需求范围,并在稳定后向所述微波处理端供送模块发送执行命令,通过所述微波处理端供送模块将中和处理后的酯化淀粉投送至半干式微波处理端。

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半干式微波处理端包括糊化微波辐射生成模块、局部热点单项调试模块、糊化成品输出端和防降解微波区,所述糊化微波辐射生成模块用于酯化淀粉糊化处理时对所述防降解微波区微波供温,所述局部热点单项调试模块用于酯化淀粉糊化处理时的防降解微波区中局部热点避让调试,所述糊化成品输出端用于将糊化处理后的成品酯化淀粉输送至下一流程。

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多级热点升温反应调节端包括内腔分布式传导测点、阶梯糊化导温部和推送侧向剥离部,所述内腔分布式传导测点、阶梯糊化导温部和推送侧向剥离部均设置于所述防降解微波区中,所述内腔分布式传导测点用于监控酯化淀粉糊化时浅层表面的温度反应,所述阶梯糊化导温部用于加大酯化淀粉糊化时的深层温导面积,所述推送侧向剥离部用于局部热点产生时将局部酯化淀粉向防热点降解避让端中引导。

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防热点降解避让端包括存留温度短期避让单元、过温隔离密封单元、可收缩柔性密封部、热点内隔离收集部,所述存留温度短期避让单元设置于内侧,所述热点内隔离收集部与所述存留温度短期避让单元之间通过所述过温隔离密封单元和所述可收缩柔性密封部密封,所述可收缩柔性密封部用于扩大所述存留温度短期避让单元与所述热点内隔离收集部之间所形成的型腔。

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防降解微波区底部还设有过热隔离执行端,所述过热隔离执行端的双向伸缩端分别与所述阶梯糊化导温部以及所述热点内隔离收集部固定连接,所述过热隔离执行端用于酯化淀粉微波热点产生后收缩控制所述阶梯糊化导温部和所述热点内隔离收集部。

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局部热点单项调试模块包括热点局部温度分析单元、分控命令传输单元和执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热点局部温度分析单元用于读取所述阶梯糊化导温部的检测信号,进而获取所述防降解微波区微波糊化时热点的具体位置,所述分控命令传输单元接收所述热点局部温度分析单元的检测信号,并向对应的所述过热隔离执行端发送收缩信号,通过所述执行信号处理单元控制所述过热隔离执行端收缩,用以微波热点产生处的短期避让。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加工方法中微波加热处理时,可通过内腔分布式传导测点监控酯化淀粉糊化时浅层表面的温度反应,在局部热点产生时,阶梯糊化导温部可加大酯化淀粉糊化时的深层温导面积,确保短期不会产生淀粉内部反应物碳化,同时通过推送侧向剥离部在局部热点产生时将局部酯化淀粉向防热点降解避让端中引导,使局部热点产生点周侧淀粉置入存留温度短期避让单元和热点内隔离收集部之间形成的避让区,而糊化微波辐射生成模块则持续供温,确保热量扩散及传导时间不会受到延缓,直至局部热点消退后,控制阶梯糊化导温部以及热点内隔离收集部复位,使酯化淀粉重新覆盖至防降解微波区平面,使酯化淀粉分子链中极性基团含有率稳定的状态下完成糊化加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生产线包括待混合原料供送端(1)、混合原料配比端(2)、添加剂水溶解处理端(3)、试剂粉料混合处理端(4)和酯化变性前处理端(5),所述待混合原料供送端(1)用于将预处理后的预处理淀粉沿加工线传输,并通过所述混合原料配比端(2)录入淀粉添加酯化剂的配比量,所述添加剂水溶解处理端(3)获取预处理淀粉后输出添加命令,进而向预处理淀粉中投放对应比例的酯化剂,所述试剂粉料混合处理端(4)用于将预处理淀粉与酯化剂恒温混合,所述酯化变性前处理端(5)用于将所述试剂粉料混合处理端(4)中混合后的酯化淀粉进行中和变性,使酯化淀粉PH稳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变性前处理端(5)包括酯化投入定量引导单元(51)、变性成型度监测端单元(52)和微波处理端供送模块(53),所述酯化投入定量引导单元(51)用于将酯化淀粉定量输送至中和变性箱,所述变性成型度监测端单元(52)通过实时获取中和变性箱内的酯化淀粉PH值,用于确定酯化淀粉PH值是否稳定至需求范围,并在稳定后向所述微波处理端供送模块(53)发送执行命令,通过所述微波处理端供送模块(53)将中和处理后的酯化淀粉投送至半干式微波处理端(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干式微波处理端(6)包括糊化微波辐射生成模块(61)、局部热点单项调试模块(62)、糊化成品输出端(63)和防降解微波区(64),所述糊化微波辐射生成模块(61)用于酯化淀粉糊化处理时对所述防降解微波区(64)微波供温,所述局部热点单项调试模块(62)用于酯化淀粉糊化处理时的防降解微波区(64)中局部热点避让调试,所述糊化成品输出端(63)用于将糊化处理后的成品酯化淀粉输送至下一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热点升温反应调节端(7)包括内腔分布式传导测点(71)、阶梯糊化导温部(72)和推送侧向剥离部(73),所述内腔分布式传导测点(71)、阶梯糊化导温部(72)和推送侧向剥离部(73)均设置于所述防降解微波区(64)中,所述内腔分布式传导测点(71)用于监控酯化淀粉糊化时浅层表面的温度反应,所述阶梯糊化导温部(72)用于加大酯化淀粉糊化时的深层温导面积,所述推送侧向剥离部(73)用于局部热点产生时将局部酯化淀粉向防热点降解避让端(8)中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热点降解避让端(8)包括存留温度短期避让单元(81)、过温隔离密封单元(82)、可收缩柔性密封部(83)、热点内隔离收集部(84),所述存留温度短期避让单元(81)设置于(641)内侧,所述热点内隔离收集部(84)与所述存留温度短期避让单元(81)之间通过所述过温隔离密封单元(82)和所述可收缩柔性密封部(83)密封,所述可收缩柔性密封部(83)用于扩大所述存留温度短期避让单元(81)与所述热点内隔离收集部(84)之间所形成的型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降解微波区(64)底部还设有过热隔离执行端(85),所述过热隔离执行端(85)的双向伸缩端分别与所述阶梯糊化导温部(72)以及所述热点内隔离收集部(84)固定连接,所述过热隔离执行端(85)用于酯化淀粉微波热点产生后收缩控制所述阶梯糊化导温部(72)和所述热点内隔离收集部(8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热点单项调试模块(62)包括热点局部温度分析单元(621)、分控命令传输单元(622)和执行信号处理单元(623),所述热点局部温度分析单元(621)用于读取所述阶梯糊化导温部(72)的检测信号,进而获取所述防降解微波区(64)微波糊化时热点的具体位置,所述分控命令传输单元(622)接收所述热点局部温度分析单元(621)的检测信号,并向对应的所述过热隔离执行端(85)发送收缩信号,通过所述执行信号处理单元(623)控制所述过热隔离执行端(85)收缩,用以微波热点产生处的短期避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生产线包括待混合原料供送端(1)、混合原料配比端(2)、添加剂水溶解处理端(3)、试剂粉料混合处理端(4)和酯化变性前处理端(5),所述待混合原料供送端(1)用于将预处理后的预处理淀粉沿加工线传输,并通过所述混合原料配比端(2)录入淀粉添加酯化剂的配比量,所述添加剂水溶解处理端(3)获取预处理淀粉后输出添加命令,进而向预处理淀粉中投放对应比例的酯化剂,所述试剂粉料混合处理端(4)用于将预处理淀粉与酯化剂恒温混合,所述酯化变性前处理端(5)用于将所述试剂粉料混合处理端(4)中混合后的酯化淀粉进行中和变性,使酯化淀粉ph稳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变性前处理端(5)包括酯化投入定量引导单元(51)、变性成型度监测端单元(52)和微波处理端供送模块(53),所述酯化投入定量引导单元(51)用于将酯化淀粉定量输送至中和变性箱,所述变性成型度监测端单元(52)通过实时获取中和变性箱内的酯化淀粉ph值,用于确定酯化淀粉ph值是否稳定至需求范围,并在稳定后向所述微波处理端供送模块(53)发送执行命令,通过所述微波处理端供送模块(53)将中和处理后的酯化淀粉投送至半干式微波处理端(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干式微波处理端(6)包括糊化微波辐射生成模块(61)、局部热点单项调试模块(62)、糊化成品输出端(63)和防降解微波区(64),所述糊化微波辐射生成模块(61)用于酯化淀粉糊化处理时对所述防降解微波区(64)微波供温,所述局部热点单项调试模块(62)用于酯化淀粉糊化处理时的防降解微波区(64)中局部热点避让调试,所述糊化成品输出端(63)用于将糊化处理后的成品酯化淀粉输送至下一流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性淀粉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热点升温反应调节端(7)包括内腔分布式传导测点(71)、阶梯糊化导温部(7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强曹逸轩陈晟乐马敏宇吴秉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逸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