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55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交通运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对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车站站点进行数据提取,构建目标函数,获取全程车和大站快车的出行成本,对优化建模进行求解,基于求解结果进行归一化加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更便捷的公共交通选择,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公共交通系统更智能、高效和适应性更强的运营,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宜居的出行环境,推动城市交通朝着更绿色和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运输工程,特别是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本专利技术在社会交通管理和城市规划中有望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并推动城市发展朝着智能、绿色和便捷的方向迈进,通过优化城乡公交线路,有望提高居民的出行体验,减少交通污染,促进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应用有望在推动城市交通智能化和提高交通效率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为宜居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2、目前的城乡公交运输优化技术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数据提取阶段仅停留在简单的站点信息提取,缺乏对出行率和吸发比等关键因素的深入分析,导致对公交线路需求的准确把握不足,现有技术在建模过程中对目标函数的构建相对简单,对人均gdp和人口密度等影响因素的考虑较为粗略,难以全面反映城市交通的复杂需求,在求解阶段,对乘客候车时间和在车时间的考虑不够充分,使得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存在较大偏差。本专利技术通过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为城乡公交系统的发展带来更为创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包括分析线路的出行率和吸发比,确定站点以及站点间距,所述构建目标函数包括根据人均GDP和人口密度为指标进行预测,具体计算公式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设分析包括基于城市公交的客流出行量与各站点的站间距关系进行拟合,确定城乡公交的各站点站间距和客流出行量,具体拟合公式为:D=8.7364R-0.239,其中,D表示站间距,R表示区域人口密度;

4...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包括分析线路的出行率和吸发比,确定站点以及站点间距,所述构建目标函数包括根据人均gdp和人口密度为指标进行预测,具体计算公式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设分析包括基于城市公交的客流出行量与各站点的站间距关系进行拟合,确定城乡公交的各站点站间距和客流出行量,具体拟合公式为:d=8.7364r-0.239,其中,d表示站间距,r表示区域人口密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建模包括基于重设分析结果建立模型优化目标,所述模型优化目标包括基于出行成本计算乘客候车时间和在车时间,具体步骤如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向城乡公交运输的线路多模式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车时间包括根据站间行驶时间和停站时间将在车时间分为两个区段进行测算,具体步骤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秦婧逸吴书瑶邓社军邵进亮于世军宓建徐悦嵇涛刘路欧吉顺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