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浸润性聚氨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352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浸润性聚氨酯组合物,包含异氰酸酯组分和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包含聚醚多元醇1,聚醚多元醇2,聚醚多元醇3,聚醚多元醇4,聚醚多元醇5,扩链剂,催化剂1,催化剂2,交联剂,发泡剂,表面活性剂,阻燃剂。通过所述聚醚多元醇1,聚醚多元醇2,聚醚多元醇3,聚醚多元醇4,聚醚多元醇5,催化剂2的精准复配,降低聚氨酯原料的初始粘度、增加低粘时间、稳定起发时间,将其应用于铁路一体化成型聚氨酯复合轨枕,大幅提高聚氨酯发泡体系与纤维间的浸润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聚氨酯组合物可以同时克服聚氨酯轨枕一体化成型工艺中烧芯、裂纹、干纱现象,制品性能均匀性高,强度高,满足聚氨酯轨枕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材料领域,特别是用于聚氨酯轨枕的聚氨酯组合物,以及所述聚氨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铁路钢梁明桥面多使用木枕,其质轻,加工和运输方便,具有优良的绝缘和减震性能,但长期砍伐木材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且木枕使用年限较短,还需经常养护。混凝土轨枕重且没有弹性,钢轨枕造价高,易腐蚀,两者目前的使用率越来越低。随着我国铁路路网建设的重大需要,轨枕材料的更新换代日益迅速。

2、聚氨酯泡沫复合轨枕是由连续纤维和聚氨酯树脂经发泡拉挤工艺制备而成。由于其质轻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道钉抗拔性能,已逐渐替代传统木材,主要应用于铁路钢梁明桥面及道岔等路段。轨枕的应用环境复杂多样,掌握其在复杂环境下的性能变化是实现轨枕保持钢轨方向、轨距和位置的基础。

3、聚氨酯泡沫复合轨枕在生产技术上,逐渐由多层粘接成型工艺向一体成型工艺迈进,生产工艺的改进也更有利于聚氨酯泡沫复合轨枕生产效率、综合性能的提升和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我国既有铁路钢梁木枕保有量大,需要进行维修和替换,再加上逐年新修建的铁路钢桥,在未来将为聚氨酯泡沫复合轨枕的规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组合物,包含异氰酸酯组分和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包含聚醚多元醇1、聚醚多元醇2、聚醚多元醇3、聚醚多元醇4、聚醚多元醇5、催化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中,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还包含催化剂1、发泡剂、表面活性剂、扩链剂、交联剂、阻燃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催化剂1指的是对异氰酸酯和活性氢原子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化合物,例如胺类催化剂、有机金属类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催化剂2为延迟催化剂,选自有机酸与叔胺结合的延迟催化剂,例如用甲酸、己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组合物,包含异氰酸酯组分和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所述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包含聚醚多元醇1、聚醚多元醇2、聚醚多元醇3、聚醚多元醇4、聚醚多元醇5、催化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中,异氰酸酯反应性组分还包含催化剂1、发泡剂、表面活性剂、扩链剂、交联剂、阻燃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催化剂1指的是对异氰酸酯和活性氢原子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化合物,例如胺类催化剂、有机金属类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催化剂2为延迟催化剂,选自有机酸与叔胺结合的延迟催化剂,例如用甲酸、己酸、异辛酸等有机酸与三乙烯二胺、二甲基环己胺、三甲基羟乙基丙二胺等叔胺结合的延迟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组合物,其中,所述扩链剂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环己二醇、甲胺、乙胺、氢化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铖沈沉赵军文振广程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