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341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循环装置,包括:养殖水池和蓄水池、沉淀池,所述养殖水池靠近底部的外表面固定嵌设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阀门,所述蓄水池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内部活动嵌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移动U型块,所述移动U型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蓄水池内部的水通过空心管进入到第二水管的内部之前,在空心管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滤网,可将蓄水池内部水杂质进行隔离到圆形滤网的外表面,以免第二水管出现堵塞,同时空心管可实现拆卸,将圆形滤网的杂质清理出来,空心管通过法兰连接在蓄水池的外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尤其涉及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1、年来,陆基圆池循环水养鱼因其占地少、单位面积产量高、与池塘养鱼和网箱养鱼相比用水少等优势迅猛发展。然而,因基础研究滞后,养殖水质调控技术落后,养殖水体悬浮物含量高,引发了单位面积产量用水量不断增加、病害危害日益严重和养殖尾水处理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

2、现有中国公开专利号为:cn114011149a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高效循环装置,包括陆基圆池、吸污管、鱼粪沉淀池、全自动反冲过滤装置、气液混合泵和鱼粪分离装置,陆基圆池通过吸污管与鱼粪沉淀池连通;全自动反冲过滤装置设有过滤进水管、过滤出水管和反滤出水管,过滤进水管连通于鱼粪沉淀池的上部,反滤出水管连通于鱼粪沉淀池的中部,过滤出水管和气液混合泵的进水端连接,气液混合泵的出水端和陆基圆池上部相通;鱼粪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溢粪管,鱼粪沉淀池通过溢粪管与鱼粪分离装置连通。本专利技术能对养殖尾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理效果提升,养殖水的循环效率高,设备占用空间得到降低,解决了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养鱼增氧效率不高,处理效果不佳和利用湿地净化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水池(101)和蓄水池(105)、沉淀池(125),所述养殖水池(101)靠近底部的外表面固定嵌设有第一水管(102),所述第一水管(1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阀门(103),所述蓄水池(105)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106),所述固定条(106)的内部活动嵌设有第一螺纹杆(107),所述第一螺纹杆(107)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移动U型块(109),所述移动U型块(10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8),所述移动U型块(109)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滤板(110),所述蓄水池(105)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U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水池(101)和蓄水池(105)、沉淀池(125),所述养殖水池(101)靠近底部的外表面固定嵌设有第一水管(102),所述第一水管(10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阀门(103),所述蓄水池(105)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条(106),所述固定条(106)的内部活动嵌设有第一螺纹杆(107),所述第一螺纹杆(107)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移动u型块(109),所述移动u型块(10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8),所述移动u型块(109)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滤板(110),所述蓄水池(105)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u型块(111),所述第一滤板(110)活动连接在两个固定u型块(111)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05)靠近底部的外表面活动嵌设有空心管(112),所述空心管(1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形滤网(113),所述空心管(1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114),所述第二水管(1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泵(1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水管(117),所述第三水管(117)的一端连接有滤箱(118),所述滤箱(118)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陆基圆池养殖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钊陈子桂冯鹏霏覃定彪李华卢飞麟潘江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引育种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