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40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包括用于防止电芯的支架,在所述支架的底部具有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支架相固定,所述支架上还自上而下连接有两个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用于外接冷却设备,并与所述散热单元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盒体的内部分别设置一个气路以及水路,可实现当连接管分别接入气体或冷却液时,分别实现水冷散热以及空气散热两种方式,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两个散热方式集成在一个管路中,功能多样化可满足在不同环境下的散热需求,且无需外设其他管路,无需分别布局管路,可实现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极大节省了占用空间,有效保证了锂电池的设计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锂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也称为可充电锂电池。它是一种利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进行移动来存储和释放电能的电池。锂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其中正极通常是由锂化合物制成,负极则是由碳材料制成。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轻量化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2、由于锂电池一般采用多个电芯进行组合,实际使用过程中,多个电芯之间热量难以排出,致使电芯容易出现高温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电芯的损坏,针对该问题目前也有部分锂电池设计有散热结构,如水冷或风冷的方式,但是目前的水冷或风冷均采用独立式管路设计,该方式一是占用空间大,同时管路分开式设计又散热成本,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现有锂电池的散热便捷性,我们提出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及锂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水冷或风冷均采用独立式管路设计,该方式一是占用空间大,同时管路分开式设计又散热成本等缺点,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包括用于防止电芯(11)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的底部具有散热单元(2),所述散热单元(2)通过固定组件(3)与所述支架(1)相固定,所述支架(1)上还自上而下连接有两个连接管(4),两个所述连接管(4)用于外接冷却设备,并与所述散热单元(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1)包括底壳(211)以及盖板(212),所述底壳(211)与所述盖板(21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且通过螺栓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包括用于防止电芯(11)的支架(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1)的底部具有散热单元(2),所述散热单元(2)通过固定组件(3)与所述支架(1)相固定,所述支架(1)上还自上而下连接有两个连接管(4),两个所述连接管(4)用于外接冷却设备,并与所述散热单元(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1)包括底壳(211)以及盖板(212),所述底壳(211)与所述盖板(21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且通过螺栓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1)底部的两个固定座(31),在所述固定座(31)的端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壳(211)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卡(32),所述弹性卡(32)卡接于所述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壳(211)的内侧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导板(213),两个所述导板(213)均呈s型结构分布,所述气路(22)形成于第底壳(211)、两个导板(213)间以及盖板(212)之间,所述水路(23)形成于所述底壳(211)、导板(213)的边侧以及盖板(2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高温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211)的端面上还具有若干导热柱(214),若干所述导热柱(214)的顶部贯穿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红江王新辉邹航朱小通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伟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