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温度调节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技术方案_技高网

温度调节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280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睡眠监测设备可以获取用户的睡眠历史数据,控制主机可以根据睡眠历史数据确定温度控制方案,温度调节设备可以根据该温度控制方案来调节用户睡眠时间段前后的环境温度,该温度控制方案可以包含推荐的入睡时间点,并在推荐的入睡时间前适当提升环境温度,提升用户的睡意。本申请提供的温度调节方案、系统和电子设备,有利于调整用户的睡眠节律,改善用户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温度调节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在人体内部生物钟所产生的睡眠-清醒节律与所期望的睡眠-清醒节律不一致的情况下,人体会产生睡眠节律障碍。睡眠节律障碍常常表现为易在日间入睡,而在夜间正常睡眠时间段难以入睡。

2、研究表明人体的生理节律受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昼夜作息不规律、心理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导致睡眠节律障碍。空调等温度控制设备可以调整用户睡眠期间的环境温度,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可以监测用户的睡眠数据,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来改善用户的睡眠质量是值得考虑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温度调节的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通过利用用户的睡眠历史数据确定温度控制方案,利用该温度控制方案,用户可以在更合适的时间点入睡,有利于引导用户调整睡眠节律,有利于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温度调节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控制主机,包括:控制主机接收用户的睡眠历史数据;该控制主机显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启用温度控制方案,该温度控制方案根据该睡眠历史数据确定,该温度控制方案用于通过环境温度调整用户的睡眠节律。

3、本技术方案中,控制主机可以利用用户的睡眠历史数据确定可以用于调整用户的睡眠节律的温度控制方案,有利于实现对于用户睡眠过程的主动干预,从而实现对用户的睡眠节律的调整,有利于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

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响应于用户的第一操作,该控制主机显示该温度控制方案展示界面;响应于用户的第二操作,该控制主机控制温度调节设备执行该温度控制方案,该温度调节设备用于调节该环境温度。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操作为用户的授权操作。

6、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操作为用户修改并确认温度控制方案的操作。

7、本技术方案中,控制主机可以向用户展示温度控制方案,在用户确认执行该温度控制方案的前提下,控制温度调节设备执行温度控制方案。在获取用户的确认指示后再执行相应的温度控制方案,相对于不确认直接执行的方案,有利于实现用户对于温度调节设备运行状态的管理,有利于温度控制方案执行过程中,控制主机获取用户控制命令的效率。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温度控制方案包括推荐的入睡时间点,该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根据该睡眠历史数据确定。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根据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和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确定。

10、本技术方案,在温度控制方案中提供推荐的入睡时间点,用户在读取该推荐的入睡时间点后,在该时间点入睡,有利于补偿用户欠缺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调整用户的睡眠节律。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该推荐的入睡时间点前的第一时长内,该环境温度逐渐升高。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时长可以称为温度引导时间段,该第一时长用于通过环境温度调整用户的睡眠节律。

13、本技术方案中,在推荐的入睡时间点前设置一定的升温区间,有利于提升用户的睡意,从而有利于用户更好地入睡,有利于调整用户的睡眠节律。

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时长根据用户睡眠节律的滞后程度确定。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睡眠节律的滞后程度可以根据用户的社交时差和用户在工作日的有效睡眠时长确定。该社交时差可以根据用户休息日入睡时间、工作日入睡时间、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和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确定。

16、本技术方案中,根据用户的睡眠节律的滞后程度来确定入睡时间前升温区间的时间长度,对于不同睡眠节律情况的用户可以制定不同的温度控制方案,有利于提高本技术方案的适用性。

1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该推荐的入睡时间点前的第二时长内,用户体内褪黑素水平上升的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该第一时长小于或等于该第二时长。

18、人体内褪黑素水平一般会在入睡前的一段时间内出现明显上升的现象,褪黑素水平明显上升可以理解为人体产生睡意。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时长约为两个小时。

20、本技术方案中,在睡眠前用户体内褪黑素水平显著上升的时间段内才升高环境温度,相当于在用户产生睡意的情况下提高用户的睡意,有利于使用户更好地入睡,实现调整用户的睡眠节律的目的。此外,相对于在用户还未产生睡意的时间段内升高环境温度,该温度控制方案不会影响用户在清醒时间内的体感温度,不会影响温度调节设备在用户清醒时间段内对环境温度调节的效率与准确性。

2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该温度控制方案执行期间,响应于用户的第三操作,该控制主机显示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需要退出该温度控制方案,该第三操作用于调整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该温度调节设备用于调节该环境温度。

22、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可以指温度调节设备的开启或关闭的状态,也可以指温度调节设备设定的温度的数值,也可以指温度调节设备的风速、运转模式等功能的属性和开关的状态。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三操作为用户通过控制主机或者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面板调节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的操作。

24、本技术方案中,在用户手动控制温度调节设备的工作状态前,为本温度控制方案设置用户确认操作进行保护,有利于提高本温度控制方案实行的可靠性,有利于提升本技术方案调节用户的睡眠节律的效果。

2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控制主机显示睡眠数据展示界面,该睡眠数据展示界面用于显示在开启该温度控制方案的情况下用户的睡眠情况。

26、本技术方案中,在执行温度控制方案后可以向用户展示启用该温度控制方案后的睡眠情况,有利于用户获取温度控制方案对于睡眠节律调整结果的反馈信息。用户可以根据该反馈信息来确定是否继续执行温度控制方案,在用户的睡眠节律恢复正常的情况下,或者温度控制方案无法实现对用户的睡眠节律的调整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停止执行温度控制方案,有利于用户了解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有利于用户及时寻求其他更加有效的调整措施,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2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睡眠历史数据包括根据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休息日入睡时间和工作日入睡时间,该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根据该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和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确定,该睡眠节律的滞后程度根据该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该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该休息日入睡时间和该工作日入睡时间确定。

28、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温度调节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睡眠监测设备,包括:睡眠监测设备监测用户的睡眠历史数据;该睡眠监测设备发送该睡眠历史数据至控制主机。

29、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温度调节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温度调节设备,包括:温度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调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方案包括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根据所述睡眠历史数据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前的第一时长内,所述环境温度逐渐升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根据用户睡眠节律的滞后程度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前的第二时长内,用户体内褪黑素水平上升的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度控制方案执行期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历史数据包括根据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休息日入睡时间和工作日入睡时间,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根据所述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和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确定,所述睡眠节律的滞后程度根据所述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所述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所述休息日入睡时间和所述工作日入睡时间确定。

10.一种温度调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方案包括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根据所述睡眠历史数据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前的第一时长内,所述环境温度逐渐升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根据用户睡眠节律的滞后程度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前的第二时长内,用户体内褪黑素水平上升的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历史数据包括根据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休息日入睡时间和工作日入睡时间,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根据所述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和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确定,所述睡眠节律的滞后程度根据所述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所述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所述休息日入睡时间和所述工作日入睡时间确定。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户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模块。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以使得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芯片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芯片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调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方案包括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根据所述睡眠历史数据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前的第一时长内,所述环境温度逐渐升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长根据用户睡眠节律的滞后程度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前的第二时长内,用户体内褪黑素水平上升的速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度控制方案执行期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历史数据包括根据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休息日入睡时间和工作日入睡时间,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根据所述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和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确定,所述睡眠节律的滞后程度根据所述工作日有效睡眠时长、所述休息日有效睡眠时长、所述休息日入睡时间和所述工作日入睡时间确定。

10.一种温度调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方案包括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所述推荐的入睡时间点根据所述睡眠历史数据确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叔衡薛坤劳成彪圣荣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