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蓝莓的种植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蓝莓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3211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蓝莓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1)调节土壤的pH至4.0~5.5;(2)将蓝莓植株的根部与杜鹃花类菌根真菌溶液混合;(3)种植步骤(2)得到的蓝莓植株;(4)种植后,对步骤(2)得到的蓝莓植株进行施肥,第一氮肥的纯氮用量为每年9~10kg/亩;第一磷肥的纯磷用量为每年2~3kg/亩;第一钾肥的纯钾用量为每年10~12kg/亩。(5)在所述施肥3~5个月后,对蓝莓植株进行追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方法操作简便易行,便于蓝莓园的管理,可使结果蓝莓树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满足蓝莓种植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蓝莓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1、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植物,蓝莓为须根系,无根毛,吸收能力弱,喜富含有机质的酸性通透土壤,耐盐力差,并属于寡营养喜铵态氮嫌钙植物。蓝莓根系不发达,主要由直径3mm以下的纤维状细根组成,主根不明显,而且没有根毛着生。同时,蓝莓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较浅,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内,20cm以下根量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这些因素决定了蓝莓根系吸收功能弱、耐旱抗涝能力差,需要疏松、湿润、排水良好、酸性重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环境。

2、现有的蓝莓在栽培过程中,经常由于种植不当导致蓝莓苗产生烧根等情况,并且现有的蓝莓栽培方法不够精确规范,导致蓝莓在定植过程中,生长态势弱、成活率低、培育周期长,并且蓝莓的产量比较低,极大地降低了经济效益,不能满足种植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莓的种植方法,种植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大幅提高了蓝莓的产量和品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蓝莓的种植方法,包括:

4、(1)调节土壤的ph至4.0~5.5,保持土壤湿度为15%~25%;

5、(2)将蓝莓植株的根部与杜鹃花类菌根真菌溶液混合;

6、(3)种植步骤(2)得到的蓝莓植株;

7、(4)种植后,对步骤(2)得到的蓝莓植株进行施肥,每年第一氮肥的纯氮用量为9~10kg/亩;每年第一磷肥的纯磷用量为2~3kg/亩;每年第一钾肥的纯钾用量为10~12kg/亩。

8、(5)在所述施肥3~5个月后,对蓝莓植株进行追肥;

9、所述追肥包括:在蓝莓植株的盛花期施入第二氮肥4~10g/亩;在蓝莓植株的坐果后施入第二氮肥、第二磷肥和第二钾肥,共计15~25g/亩;在蓝莓采收前10天施入第二氮肥、第二磷肥和第二钾肥,共计15~25g/亩。

10、优选的,所述追肥包括:在盛花期施入氮肥10kg/亩;在坐果后施入氮磷钾肥,其中,氮肥10kg/亩,磷肥3kg/亩,钾肥8kg/亩;在采收前10天施入钾磷氮肥,其中,磷肥4kg/亩,钾肥10kg/亩,氮肥4kg/亩。

11、优选的,所述杜鹃花类菌根真菌溶液中,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浓度为0.2~0.5wt%,更优选为0.2wt%。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菌丝在土壤中形成网络结构,扩大了植株根系可以利用的土壤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蓝莓根系功能的缺陷;此外,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可以有效提高蓝莓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接种菌根真菌能够增强蓝莓植株吸收硝态氮和有机态氮的能力,也能够提高其吸收钾、硫等营养元素的能力,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改善蓝莓品质,果实糖、蛋白质、果皮花青素含量均显著提高。

12、优选的,所述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包括卡普罗尼亚(capronia sp.)。

13、优选的,所述追肥具体包括:将肥料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用混合液对蓝莓植株进行追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滴灌的方式将肥料输送到根系分布区。蓝莓属于浅根植物,传统果树开深沟施肥的方法往往会将肥料施到非根系生长区。

14、优选的,所述坐果后施入第二氮肥、第二磷肥和第二钾肥的质量比为1:(0.1~0.5):(0.5~1.5),优选为1:0.3:0.8;所述采收前10天施入第二氮肥、第二磷肥和第二钾肥的质量比为1:1:2.5。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氮肥包括硫酸铵和/或尿素;所述第一磷肥包括磷酸钙和/或磷酸一铵,优选为磷酸钙或磷酸一铵;所述第一钾肥包括硫酸钾;

16、所述第二氮肥包括硫酸铵和/或尿素;所述第二磷肥包括磷酸钙和/或磷酸一铵,优选为磷酸钙或磷酸一铵;所述第二钾肥包括硫酸钾。

17、优选的,当土壤ph为5.2~5.5时,所述第一氮肥为硫酸铵;所述第二氮肥为硫酸铵;

18、当土壤ph为4.0~5.2时,所述第一氮肥为尿素;所述第二氮肥为尿素。

19、优选的,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起垄,垄台宽度2.5~3.0米。

20、优选的,在种植后,施肥部位在距树基部中心20厘米外的垄面。蓝莓根系多分布于地表1~20厘米和树冠投影下,蓝莓施肥部位应以树冠投影外缘为主,以诱导根系向外发展,扩大吸收面积,施肥深度以2~5厘米为宜。

21、优选的,所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1~2wt%,更优选为1wt%或2wt%。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作用。因此,对于根系功能弱、适应力差的蓝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稳定根域土壤的水肥环境、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22、优选的,本专利技术使用硫磺粉调节所述土壤的ph至4.0~5.5,更优选为4.0~5.0。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干物质积累,阻碍植株的生长。土壤ph过高常引起植株失绿,而ph过低则会发生叶缘焦枯等毒害症状。土壤酸碱度对果实中花色素苷积累也会产生影响,土壤ph在4.0~5.0范围内时最有利于蓝莓花色素苷的积累,而土壤过酸(ph<4.0)或过碱(ph>6.0)对花色素苷的积累都有抑制作用。

23、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控制土壤的湿度为20%~25%。蓝莓根系主要是纤维状细根,没有根毛,因此总表面积小,吸收能力弱。此外,蓝莓根系分布浅、分布区域小。这种组成和分布特点决定了它对土壤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限,不仅无法在干旱时充分利用土壤表层和深层的水分,也无法有效抵御淹水造成的根域缺氧。因此维持土壤湿润为20%~25%。

24、本专利技术的蓝莓的种植方法,还包括:

25、定植后,及时去除蓝莓植株种植地内的杂草,防治注意病虫害的以及对蓝莓植株的修剪。

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7、(1)本专利技术的种植方法,首先改良土壤,为蓝莓成活及后期的生长和结果提供了最佳的栽植环境,其次,在种植前将蓝莓植株的根部进行预处理,即与杜鹃花类菌根真菌溶液混合,在施肥阶段,采用施用基肥与生长期持续少量追肥的模式,通过改善蓝莓的土壤环境,提高了蓝莓植株对肥料利用率,进而大幅提高了蓝莓的产量和品质。

28、(2)本专利技术的种植方法操作简便易行,便于蓝莓园的管理,满足蓝莓种植的需要,经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验证,可使蓝莓树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果径达到22mm以上,比重达到1.14g/cm3以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杜鹃花类菌根真菌溶液中,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浓度为0.2~0.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包括卡普罗尼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追肥具体包括:将肥料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用混合液对蓝莓植株进行追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果后施入第二氮肥、第二磷肥和第二钾肥的质量比为1:(0.1~0.5):(0.5~1.5);所述采收前10天施入第二氮肥、第二磷肥和第二钾肥的质量比为1:(1~2):(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氮肥包括硫酸铵和/或尿素;所述第一磷肥包括磷酸钙和/或磷酸一铵;所述第一钾肥包括硫酸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土壤pH为5.2~5.5时,所述第一氮肥为硫酸铵;所述第二氮肥为硫酸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前,对土壤进行起垄,垄台宽度2.5~3.0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1~2wt%。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硫磺粉调节所述土壤的pH至4.0~5.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杜鹃花类菌根真菌溶液中,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的浓度为0.2~0.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杜鹃花类菌根真菌包括卡普罗尼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追肥具体包括:将肥料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液,用混合液对蓝莓植株进行追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莓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果后施入第二氮肥、第二磷肥和第二钾肥的质量比为1:(0.1~0.5):(0.5~1.5);所述采收前10天施入第二氮肥、第二磷肥和第二钾肥的质量比为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聪林彭志红丁容伍冬菊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辰河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