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3135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配置原料纤维;S2、配置缓漏胶粉且干燥的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S3:原料纤维经与油剂混合开松、混棉、梳理、铺网得底层纤网,依次于底层纤网上覆设第一芯层、施加热熔胶粉、覆设第二芯层,继续铺设原料纤维制得的顶层纤网,得层叠纤网;S4:预刺层叠纤网,采用位于层叠纤网上方的针板交替正刺、反刺层叠纤网,得无纺布坯;S5:加热无纺布坯以熔化热熔胶粉,得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成品。该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在无纺布纤维中相互缠结纤维之间引入粘着结构且粘着结构分布较分散,无纺布剥离强度高、表面手感柔软、耐磨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无纺布是短纤维、长丝等纤维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针刺、水刺、热轧加固所得到的无编织结构布料。无纺布通常作为基布应用于超纤合成革的生产中。作为运动鞋合成革基布的无纺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剥离强度和撕裂强度高,不容易变形,以确保运动鞋革的尺寸稳定性;具有较高的面密度和线密度,以确保无纺布纤维与聚氨酯浆料之间附着面积趋大。

2、现有技术中提升无纺布剥离强度的方式主要是热熔纤维层粘接,例如cn107336478a。纤维层a中包含的纤维是在130-150℃内既不熔融也不软化的纤维,纤维层b中包含的纤维是在130-145℃熔融或软化的纤维;纤维层a处于多层复合无纺布的上下两个表层。上述方案中纤维层b的粘接物质在无纺布厚度方向上的中间区域较集中,粘接物质的接着不利于聚氨酯浆料在无纺布纤维层间的渗透、浸润和附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利用无纺布针刺过程中纤网的振动促使胶粉在无纺布厚度方向分散分布,提升无纺布的剥离强度。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按比例配置原料纤维;

4、s2、配置缓漏胶粉且干燥的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

5、s3:原料纤维经与油剂混合开松、混棉、梳理、铺网得底层纤网,依次于底层纤网上覆设第一芯层、施加热熔胶粉、覆设第二芯层,继续铺设原料纤维制得的顶层纤网,得层叠纤网;

6、s4:预刺层叠纤网,主刺采用位于层叠纤网上方的针板交替正刺、反刺所述层叠纤网,得无纺布坯;

7、s5:加热无纺布坯以熔化热熔胶粉,得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成品。

8、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的作用在于阻挡减缓胶粉的下落,预刺和针刺时针板与纤网的撞击振动驱使胶粉沿纤网的厚度方向缓慢震落至底层纤网和顶层纤网中,同时刺针钩住纤维在纤网中形成厚度方向的局部凹陷,进一步促进胶粉在纤网厚度方向的均匀分布;刺针经由纤网的第一表面穿刺至第二表面,刺针贯穿第二表面时其周围的纤维聚集,纤维密度高,有效阻挡胶粉,避免胶粉落至纤网表面,结合纤网在正反刺过程中的位置调整,所得无纺布表面无明显的热熔胶点,利于保持涤纶和锦纶的绒感和耐磨性;热熔胶粉在加固纤网厚度方向的分布均匀,剥离强度高。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为经橘瓣纤维开纤处理的无纺层,所述无纺层的原料纤维为涤纶纤维和30%~50%的橘瓣纤维。涤纶纤维与底层纤网、顶层纤网中的涤纶纤维相同。橘瓣纤维为pet/pa双组份纤维,橘瓣纤维开纤得到更多的瓣纤维,瓣纤维的强度小于涤纶纤维;无纺层中橘瓣纤维含量过大,则会导致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的线密度过大,不利于聚氨酯浆料在无纺布中的渗透、浸润和附着。橘瓣纤维的开纤通过水刺完成。

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的面密度为10~35g/m2,厚度为0.1~0.3mm;所述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克重为240~275g/m2。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芯层的面密度小于第二芯层,预刺方向以及为第二芯层至第一芯层的第一方向,所述预刺后的第一次正刺方向为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预刺方向和第一次正刺方向相反,在纤网较为疏松时平衡落至顶层纤网和底层纤网内的胶粉量,以使胶粉在无纺布厚度方向上的分布趋于均匀。

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原料纤维为涤纶和锦纶的混合纤维,原料纤维中涤纶的质量百分比为60%~75%。

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热熔胶粉的平均粒径为30~80μm。热熔胶粉的粒径与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的面密度、纤维组成相匹配,以控制胶粉合适的漏粉比例。

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涤纶的纤度为2.7~3.1dtex,所述锦纶的纤度为2.5~2.8dtex;锦纶和涤纶纤维的平均长度为55~70mm。

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热熔胶粉为亲水胶粉;所述底层纤网、顶层纤网的混合纤维油剂水溶液添加量为1.4%~1.8%;所述油剂水溶液中油剂溶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12%。除消除静电、降低刺针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外,胶粉的引入会增加刺针穿刺的阻力,将油剂水溶液的添加量趋高控制,降低胶粉对刺针的摩擦力,利于延长刺针的使用寿命。

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胶粉的施加量为0.2~2g/m2。

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s5中纤网的加热温度为70~80℃,所述纤网的加热方式为非接触式加热。纤网的加热温度与胶粉的软化温度相关,基于非接触式加热,加热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涤纶的自由收缩量过大,不利于维持面密度和柔软度。

1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预刺和主刺均采用y型刺针,预刺纤网的针刺深度为8~10mm,针刺密度为700~1000刺/cm2,针刺频率为300~400次/min;主刺的针刺深度为7~9mm,针刺密度为1800~2300刺/cm2,针刺频率为700~850次/min;s3纤网的进料速度为3~5m/min。

1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20、该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在层叠纤网中依次设置第一芯层、胶粉和第二芯层,利用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阻挡胶粉因自重落料,通过刺针针板的振动以及纤网在预刺、穿刺过程中的翻转输送,促使胶粉通过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并进入底层纤网和顶层纤网,在无纺布厚度方向分散分布,在无纺布纤维中相互缠结纤维之间形成粘着结构且粘着结构分布较分散,无纺布剥离强度高、表面手感柔软、耐磨度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为经橘瓣纤维开纤处理的无纺层,所述无纺层的原料纤维为涤纶纤维和30%~50%的橘瓣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的面密度为10~35g/m2,厚度为0.1~0.3mm;所述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克重为240~275g/m2;所述第一芯层的面密度小于第二芯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纤维为涤纶和锦纶的混合纤维,原料纤维中涤纶的质量百分比为60%~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粉的平均粒径为30~80μ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的纤度为2.7~3.1dtex,所述锦纶的纤度为2.5~2.8dtex;锦纶和涤纶纤维的平均长度为55~7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粉为亲水胶粉;所述底层纤网、顶层纤网的混合纤维油剂水溶液添加量为1.4%~1.8%;所述油剂水溶液中油剂溶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1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粉的施加量为0.2~2g/m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纤网的加热温度为70~80℃,所述纤网的加热方式为非接触式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刺和主刺均采用Y型刺针,预刺纤网的针刺深度为8~10mm,针刺密度为700~1000刺/cm2,针刺频率为300~400次/min;主刺的针刺深度为7~9mm,针刺密度为1800~2300刺/cm2,针刺频率为700~850次/min;S3纤网的进料速度为3~5m/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为经橘瓣纤维开纤处理的无纺层,所述无纺层的原料纤维为涤纶纤维和30%~50%的橘瓣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层和第二芯层的面密度为10~35g/m2,厚度为0.1~0.3mm;所述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克重为240~275g/m2;所述第一芯层的面密度小于第二芯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纤维为涤纶和锦纶的混合纤维,原料纤维中涤纶的质量百分比为60%~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胶粉的平均粒径为30~80μ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剥离强度针刺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的纤度为2.7~3.1dtex,所述锦纶的纤度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建锋张洪洲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新拓无纺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