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胶液、正极极片和高比能安全的凝胶态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11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电池胶液、正极极片和高比能安全的凝胶态电芯。电池胶液的原料包括含氰基的单体、含羧酸的单体、含末端有缺电子双键的单体、含巯基的单体和碱金属盐,该电池胶液能够有效去除正极表面残碱,简化了正极材料表面残碱去除的工艺,同时降低了正极材料的碱金属源损失,降低了正极材料克容量损失,进而提升了正极材料以及后续制备得到的电芯的能量密度。同时该电池胶液有利于正极材料在正极浆料中的分散,提升正极浆料的稳定性,降低正极浆料的沉降,增加正极的均一性。并且由该方法进一步制备得到一类高比能安全的凝胶电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电池胶液、正极极片和高比能安全的凝胶态电芯


技术介绍

1、正极材料对提升电池的容量和工作电压,进而对提升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又明显影响,因此,正极材料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但随着正极材料中镍元素含量的增加,材料与空气中h2o及co2等反应,在材料的表面形成lioh及li2co3等碱性物质,不仅影响正极匀浆和涂布过程,还会与电解液中碱金属盐发生副反应,增加过渡金属元素溶出,降低电池的性能;此外,碱金属碳酸盐在高电压下的分解产气,影响碱金属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降低了电池的安全性。为了减少材料表面的残碱,通常采用水洗来去除残留的碱性物质,但是会造成碱金属资源的浪费,降低正极材料的容量,残留水分也会造成电池性能的下降;同时也可通过表面包覆和转化等方法降低表面碱性,但需要额外增加工序,提高了生产成本。

2、传统电解液体系在高电压下稳定性不足,难以满足更高电压的三元及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使用需求。电解液与正极界面问题阻碍了碱金属电池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通过表面包覆有机或无机材料,阻碍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是一种常用的正极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胶液,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含氰基的单体、含羧酸的单体、含末端有缺电子双键的单体、含巯基的单体和碱金属盐,其中,所述含氰基的单体与所述含羧基的单体的摩尔比为(7:3)-(5:5);所述含氰基的单体和所述含羧基的单体的总摩尔数与所述含末端有缺电子双键的单体的摩尔数比为(7:3)-(9:1);所述含氰基的单体、所述含羧基的单体和所述含末端有缺电子双键的单体的总摩尔数与所述含巯基的单体的摩尔数比为(1:0.8)-(1:1.3);所述碱金属盐和所述含巯基的单体中的巯基的摩尔比为(1:30)-(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氰基的单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胶液,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含氰基的单体、含羧酸的单体、含末端有缺电子双键的单体、含巯基的单体和碱金属盐,其中,所述含氰基的单体与所述含羧基的单体的摩尔比为(7:3)-(5:5);所述含氰基的单体和所述含羧基的单体的总摩尔数与所述含末端有缺电子双键的单体的摩尔数比为(7:3)-(9:1);所述含氰基的单体、所述含羧基的单体和所述含末端有缺电子双键的单体的总摩尔数与所述含巯基的单体的摩尔数比为(1:0.8)-(1:1.3);所述碱金属盐和所述含巯基的单体中的巯基的摩尔比为(1:30)-(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氰基的单体中还含有双键;优选为烯腈类化合物和/或腈酯类化合物;优选为c3-c6烯腈类化合物和/或c6-c8腈酯类化合物;更优选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和2-乙基氰基丙烯酸酯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胶液,其特征在于,含2个巯基的单体与含多个巯基的单体的摩尔比为(7:3)-(9:1),优选为(2.5:1)-(7:1),更优选为(5:1)-(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高天一计结胜姜涛张笑鸣吴媛冯嘉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