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车辆顶棚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车辆顶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086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顶棚,涉及车辆顶棚领域。车辆顶棚包括顶部钣金,所述顶部钣金靠近侧边位置设置有气帘、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用于产生气体充斥所述气帘;顶部内饰板,与所述顶部钣金相对固定,所述顶部内饰板上与所述气帘安装位置对应的区域设置有第一爆破线;搭扣,多个所述搭扣沿所述第一爆破线设于所述顶部钣金与所述顶部内饰板之间。通过沿第一爆破线设置若干搭扣,增强顶部内饰板与顶部钣金在第一爆破线区域的固定,从而保证在气帘展开、第一爆破线破坏时,顶部内饰板与顶部钣金之间连接稳定,避免顶部内饰板脱落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顶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顶棚。


技术介绍

1、汽车顶棚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汽车竞争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汽车功能的日益强大,汽车顶棚的功能也随之发生着变化,除了提高车内的装饰性,还承载着功能性的要求。如对于mpv车型,车辆内通常会装载氛围灯、阅读灯、影视设备等,如何将较多的零部件进行集中设置、有效固定成了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2、传统的车型一般会设置有安全拉手,通过安全拉手实现车辆顶棚的固定,但随着消费者要求的日益增加,部分豪华车型安全性提高,不需要使用传统的安全拉手,若再使用螺钉固定的方式会影响到顶棚的美观,随之而来的是如何有效的对汽车顶棚进行固定,尤其是在特殊紧急情况下,汽车气帘展开,需要保证顶棚不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顶棚,以改善现有的车辆顶棚在不安使用全拉手时,无法保证气帘展开时,顶棚不脱落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顶棚,包括:顶部钣金,所述顶部钣金靠近侧边位置设置有气帘、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用于产生气体充斥所述气帘;顶部内饰板,与所述顶部钣金相对固定,所述顶部内饰板上与所述气帘安装位置对应的区域设置有第一爆破线;搭扣,多个所述搭扣沿所述第一爆破线设于所述顶部钣金与所述顶部内饰板之间,所述搭扣包括:第一搭扣,卡接在所述顶部钣金上;第二搭扣,嵌入所述顶部内饰板靠近顶部钣金侧,且所述第二搭扣向远离所述顶部钣金侧不贯穿所述顶部内饰板。

3、于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内饰板靠近所述顶部钣金侧设置有搭扣底座,所述搭扣底座内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搭扣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限制所述第二搭扣沿非滑槽方向脱离所述滑槽。

4、于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搭扣位于所述第一爆破线远离所述顶部内饰板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二搭扣滑入所述滑槽的方向与所述气帘展开方向不共向。

5、于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搭扣底座上设置有封堵部,所述封堵部封闭所述滑槽,以限止所述第二搭扣沿滑入方向滑出所述滑槽。

6、于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搭扣与所述第二搭扣干涉1~3mm配合固定。

7、于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内饰板上设置有第二爆破线,所述第二爆破线设置于第一爆破线靠近所述顶部内饰板边缘的一侧。

8、于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顶部钣金上设置有遮挡架,所述遮挡架设置于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顶部内饰板上的阅读灯之间。

9、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帘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顶部钣金上。

10、于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底部设置向所述气体发生器方向弯折。

11、于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内饰板上设置有线束孔,所述线束孔内插入有线束卡,所述线束卡固定线缆。

12、结合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现有的车辆顶棚在不使用安全拉手或螺钉的情况下,无法保证气帘展开时顶棚不脱落,本申请的顶部内饰板在气帘安装位置对应的区域设置第一爆破线,当气帘展开时,第一爆破线区域更容易被破坏,从而引导气帘可以迅速展开,减少对顶部内饰板其他区域的冲击。通过沿第一爆破线设置若干搭扣,增强顶部内饰板与顶部钣金在第一爆破线区域的固定,从而保证在气帘展开、第一爆破线破坏时,顶部内饰板与顶部钣金之间连接稳定,避免顶部内饰板脱落的情况发生。

14、本申请的第二搭扣嵌入顶部内饰板,且第二搭扣不贯穿顶部内饰板,从而防止第二搭扣暴露在车辆内部,提高车辆内顶部内饰板的整齐、美观度,提高观赏性,提升产品竞争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内饰板靠近所述顶部钣金侧设置有搭扣底座,所述搭扣底座内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搭扣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限制所述第二搭扣沿非滑槽方向脱离所述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位于所述第一爆破线远离所述顶部内饰板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二搭扣滑入所述滑槽的方向与所述气帘展开方向不共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底座上设置有封堵部,所述封堵部封闭所述滑槽,以限止所述第二搭扣沿滑入方向滑出所述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扣与所述第二搭扣干涉1~3mm配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内饰板上设置有第二爆破线,所述第二爆破线设置于第一爆破线靠近所述顶部内饰板边缘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钣金上设置有遮挡架,所述遮挡架设置于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顶部内饰板上的阅读灯之间。</p>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与所述气帘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顶部钣金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底部设置向所述气体发生器方向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内饰板上设置有线束孔,所述线束孔内插入有线束卡,所述线束卡固定线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内饰板靠近所述顶部钣金侧设置有搭扣底座,所述搭扣底座内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搭扣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限制所述第二搭扣沿非滑槽方向脱离所述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位于所述第一爆破线远离所述顶部内饰板边缘的一侧,所述第二搭扣滑入所述滑槽的方向与所述气帘展开方向不共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底座上设置有封堵部,所述封堵部封闭所述滑槽,以限止所述第二搭扣沿滑入方向滑出所述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扣与所述第二搭扣干涉1~3mm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智豪徐云李国林陈宏强李连磊刘德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