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具体为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系统及通行指挥方法。
技术介绍
1、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施工过程中,因施工路况比较复杂且隧道中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较多,在施工车辆和施工人员在施工隧道中通行时,因视野盲区较大且无规范的交通指示标记,导致施工隧道中的通行较为混乱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此需要隧道通行施工系统及通行指挥方法。
2、经检索,申请号“202310757209.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施工隧道通行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该申请通过各施工子干道的施工情况在不同施工子干道之间调度不同类型施工单元,并通过控制交通通行指示设备提高不同类型施工单元在施工隧道中的通行效率。
3、上述专利在实际实施时,多是针对大直径隧道的交通组织设计,而对于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施工时交通组织系统的描述少之又少,但小直径水工隧道断面狭小,施工空间有限,会车困难问题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系统及通行指挥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车缓冲节点包括:人行道板结构、会车平台和避车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行道板结构顶部的一端安装有调节控制平台,所述会车监测网络、会车通行模型、会车调度网络以及会车指挥网络均植入在所述调节控制平台内。
4.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通行指挥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车缓冲节点包括:人行道板结构、会车平台和避车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行道板结构顶部的一端安装有调节控制平台,所述会车监测网络、会车通行模型、会车调度网络以及会车指挥网络均植入在所述调节控制平台内。
4.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通行指挥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通行指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标准包括:分析所述流量通行流量图的流量分布,在去除流量分布中的两个极端值后,将其余流量值相加并取得平均值,将平均值设置为评估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通行施工通行指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会车监测网络包括;在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的进出口处设置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进出的车辆信息和通行流量,在小直径圆形水工隧道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江胜华,梁超,徐泽,狄鹏,邓稀肥,李宏波,杨杰,闫建龙,杜伟,张宇,刘良成,李岩,璩泽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