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含有药用甾醇活性物质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炎的用途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含有药用甾醇活性物质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炎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50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治疗肝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药用甾醇活性物质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炎的用途。所述的组合物由内容物和囊壳组成,其中内容物由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和甘油组成;囊壳由明胶、鹿角菜胶、西黄蓍胶、甘油、柠檬酸三丁酯、右旋糖酐和水组成。经动物实验证实,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使生物机体的葡萄糖耐量性显著提升,并能够显著降低TNF‑αmRNA和IL‑IβmRNA的相对表达量,制备工艺简单,方便口服,且提供了在肝炎方面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治疗肝炎药物制剂,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药用甾醇活性物质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炎的用途


技术介绍

1、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曾用名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在无过量饮酒史及明确的肝损伤因素条件下,以肝脏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组慢性疾病,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并存。mafld疾病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虽然其发生机制至今未完全明确,但在目前广泛接受的“多重打击”学说发病机制中,过度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被认为是参与nash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2、蒲公英甾醇是一种具有1,2-环戊烯菲结构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分子量和熔点分别为426.72克/摩尔和221-222℃。在胃炎、结肠炎、关节炎、肺炎、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动物或细胞模型中,蒲公英甾醇已被证明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3、荆芥内酯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属于香叶植物的挥发性成分之一。荆芥内酯主要存在于一些草本植物中,如荆芥、白芷、防风等。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药用价值,在中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荆芥内酯在药用上有着多种功效和用途,首先,它具有祛风散寒、理气活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痛等症状。其次,荆芥内酯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炎症等疾病。此外,荆芥内酯还被认为具有舒筋活络、解毒等功效,适用于一些肌肉酸痛、蛇虫咬伤等情况。

4、在现有技术中,并未发现关于蒲公英甾醇和荆芥内酯联合用于治疗肝炎,尤其是非酒精性肝炎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药用甾醇活性物质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炎的用途,尤其适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同时还提供了药用甾醇活性物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2、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一种含有药用甾醇活性物质的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由内容物和囊壳组成,其中内容物由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和甘油组成,以重量比计算,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和甘油的比例分别为1.5-3.5:0.3-0.7:0.8-1.2:24.6-27.4。

4、所述的囊壳由明胶、鹿角菜胶、西黄蓍胶、甘油、柠檬酸三丁酯、右旋糖酐和水组成,以重量比计算,明胶、鹿角菜胶、西黄蓍胶、甘油、柠檬酸三丁酯、右旋糖酐和水比例分别为1-2:0.25-0.5:0.05-0.15:0.3-0.7:0.05-0.15:0.05-0.15:26.35-28.3。

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含有药用甾醇活性物质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6、1)内容物制备:取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与甘油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物a;

7、2)囊壳制备:将明胶、鹿角菜胶、西黄蓍胶加入1/3-1/2重量的水膨胀,得混合物b;将甘油、柠檬酸三丁酯、右旋糖酐加热至70-80℃并与剩下的水混合,混合均匀,加入混合物b,熔化,保温1-2小时,静置得混合物c,保温55-60℃待用;

8、3)制剂制备:控制混合物c的温度60-65℃;混合物a的温度10-20℃,滴制过程保持10-20℃;滴头温度40-50℃,将内容物包裹于囊壳中,低温干燥,即得。

9、进一步地,以重量比计算,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和甘油的比例分别为2.5:0.5:1:26。

10、进一步地,以重量比计算,明胶、鹿角菜胶、西黄蓍胶、甘油、柠檬酸三丁酯、右旋糖酐和水比例分别为1.5:0.4:0.1:0.5:0.1:0.1:27.3。

11、进一步地,以重量比计算,内容物和囊壳的比为1:1。

12、进一步地,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13、1)内容物制备:取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与甘油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物a;

14、2)囊壳制备:将明胶、鹿角菜胶、西黄蓍胶加入1/2的水膨胀,得混合物b;将甘油、柠檬酸三丁酯、右旋糖酐加热至75℃并与剩下的水混合,混合均匀,加入混合物b,熔化,保温1.5小时,静置得混合物c,保温60℃待用;

15、3)制剂制备:控制混合物c的温度62.5℃;混合物a的温度15℃,滴制过程保持15℃;滴头温度45℃,将内容物包裹于囊壳中,低温干燥,即得。

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蒲公英甾醇的分子结构为c30h50o,结构式如式(i):

17、

18、式(i)。

19、所述的荆芥内酯的分子结构为c10h14o2,结构式如式(ii):

20、

21、式(ii)。

2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了含有内容物以及囊壳的制剂,进一步地,所述的制剂为软胶囊。

23、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可以通过任何途径进入病灶部位,给药途径的包括但不限于静脉内、鼻内、口服、局部或通过吸入给药。

24、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炎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肝炎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6、经动物实验证实,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在ipgtt实验中,具体为实施例1-3的组合物可使生物机体的葡萄糖耐量性显著提升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能够显著降低tnf-α mrna和il-iβ mrna的相对表达量,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的药效,即能显著降低肝脏炎症;最终制备的软胶囊,工艺简单,方便口服,且提供了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方面的用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药用甾醇活性物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由内容物和囊壳组成,其中内容物由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和甘油组成,以重量比计算,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和甘油的比例分别为1.5-3.5:0.3-0.7:0.8-1.2:24.6-27.4;囊壳由明胶、鹿角菜胶、西黄蓍胶、甘油、柠檬酸三丁酯、右旋糖酐和水组成,以重量比计算,明胶、鹿角菜胶、西黄蓍胶、甘油、柠檬酸三丁酯、右旋糖酐和水的比例分别为1-2:0.25-0.5:0.05-0.15:0.3-0.7:0.05-0.15:0.05-0.15:26.35-28.3,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算,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和甘油的比例分别为2.5:0.5:1: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算,明胶、鹿角菜胶、西黄蓍胶、甘油、柠檬酸三丁酯、右旋糖酐和水比例分别为1.5:0.4:0.1:0.5:0.1:0.1:27.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算,内容物和囊壳的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蒲公英甾醇的分子结构为C30H50O,结构式如式(I):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荆芥内酯的分子结构为C10H14O2,结构式如式(I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软胶囊。

9.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炎药物中的用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肝炎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药用甾醇活性物质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由内容物和囊壳组成,其中内容物由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和甘油组成,以重量比计算,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和甘油的比例分别为1.5-3.5:0.3-0.7:0.8-1.2:24.6-27.4;囊壳由明胶、鹿角菜胶、西黄蓍胶、甘油、柠檬酸三丁酯、右旋糖酐和水组成,以重量比计算,明胶、鹿角菜胶、西黄蓍胶、甘油、柠檬酸三丁酯、右旋糖酐和水的比例分别为1-2:0.25-0.5:0.05-0.15:0.3-0.7:0.05-0.15:0.05-0.15:26.35-28.3,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算,蒲公英甾醇、茶氨酸、荆芥内酯和甘油的比例分别为2.5:0.5:1: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比计算,明胶、鹿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甜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众邦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