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12407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0
本申请涉及导热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导热凝胶,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基材料16‑21份、陶瓷颗粒65‑75份、填料8.5‑13.5份、催化剂0.1‑0.3份、延迟剂0.1‑0.3份、色母0.3‑0.7份;所述填料由重量比为5‑7:3.5‑6.5的氮化铝和氮化硼组成;所述催化剂是由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混合制备得到的。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原料配方制备导热凝胶,获得的导热凝胶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拉伸强度、邵氏硬度和体积电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导热材料的,具体涉及一种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在电子设备中,尤其是在小型化和高密度集成的电子组件中,热管理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散热效果,通常需要在电子组件之间填充导热材料。然而,传统的导热材料往往需要较高的机械应力才能实现有效的填充,并且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对电子组件造成损坏。

2、因此,需要一种力学性能强的导热凝胶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导热凝胶材料的力学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导热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热凝胶,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基材料16-21份、陶瓷颗粒65-75份、填料8.5-13.5份、催化剂0.1-0.3份、延迟剂0.1-0.3份、色母0.3-0.7份;所述填料由重量比为5-7:3.5-6.5的氮化铝和氮化硼组成;所述催化剂是由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混合制备得到的。

3、本申请利用氮化铝和氮化硼作为填料,由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混合制备得到催化剂,将上述两种材料与硅基材料、陶瓷颗粒、延迟剂、色母作为制备导热凝胶的原料,获得的导热凝胶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拉伸强度、邵氏硬度和体积电阻率。

4、上述技术方案以硅基材料作为基体,可以提供高导热衬垫物理性能,为导热粉体在硅基材料中的相互连接提供良好的导热性能;

5、氮化铝和氮化硼作为填料,加入基体中,两者容易形成导热网链,从而提高导热凝胶材料的导热性能;通过催化剂和延迟剂的相互作用,此类填料在加工过程中不易发生取向分布,进而可以提高导热凝胶复合材料的散热效率。

6、优选地,所述导热凝胶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基材料19-21份、陶瓷颗粒65-70份、填料10-13.5份、催化剂0.1-0.2份、延迟剂0.2-0.3份、色母0.5-0.7份。

7、优选地,所述硅基材料选自sh-9501硅树脂、sh-9602硅树脂、sh-5202s硅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8、优选地,所述硅基材料由重量比为19:1-7的sh-9501硅树脂和sh-5202s硅树脂组成。

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sh-9501硅树脂和sh-5202s硅树脂的重量比可以为19:1、19:5、19:7。

10、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sh-9501硅树脂和sh-5202s硅树脂的重量比可以为19:1-5、19:5-7。

11、经过试验分析可知,本申请利用上述重量比的sh-9501硅树脂和sh-5202s硅树脂作为硅基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热凝胶的拉伸强、和体积电阻率。

12、优选地,所述填料中,所述氮化铝的用量多于氮化硼的用量。

13、经过试验分析可知,本申请利用重量比为5-7:3.5-6.5的氮化铝和氮化硼作为导热凝胶的填料,明显提高了导热凝胶的综合性能;进一步地,当填料中氮化铝的用量多于氮化硼的用量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热凝胶的导热性能和体积电阻率。

14、优选地,所述填料中,所述氮化铝的粒度为1-10μm,所述氮化硼的粒度为0.05-0.5μm。

15、优选地,所述催化剂是由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按照1-7:1-7:10的摩尔比混合制备得到。

16、优选地,所述催化剂是由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按照1-4:4-7:10的摩尔比混合制备得到。

1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的摩尔比可以为1:1:10、1:4:10、1:7:10、4:1:10、4:4:10、4:7:10、7:1:10、7:4:10、7:7:10。

18、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的摩尔比还可以为1-4:1:10、1-4:4:10、1-7:7:10、4-7:1:10、4-7:4:10、4-7:7:10、7:1-4:10、7:4-7:10、7:1-7:10。

19、经过试验分析可知,本申请利用上述摩尔比的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制备得到催化剂,进而制备导热凝胶,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热凝胶的导热性能、拉伸强度、邵氏硬度。

20、优选地,所述延迟剂选自3-甲基-1-丁炔-3醇、马来酸乙酯、马来酸烯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上述导热凝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2、真空分散:按重量份计称取各原料组分,分别称好的硅基材料、陶瓷颗粒、填料、催化剂、延迟剂、色母,于温度≤25℃、转速400-600rpm的条件下真空分散混合40-60min,得到胶料;

23、压延:在牵引速度为0.6-1.0m/min、压延速度为0.6-1.0m/min,将所述胶料进行压延;

24、成型:将压延后的物料加热至130-150℃,牵引至烘道中硫化,得到所述导热凝胶。

25、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效果:

26、本申请以氮化铝和氮化硼作为填料,利用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混合制备得到催化剂,将上述两种材料与硅基材料、陶瓷颗粒、延迟剂、色母作为原料,制备导热凝胶,获得的导热凝胶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拉伸强度、邵氏硬度和体积电阻率;且该导热凝胶具有粘附性和粘接性,可以用于密封填充电子元器件,起到整体性和防水性。

27、本申请通过对填料以及硅基材料、催化剂等原料的种类进行筛选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导热凝胶的导热性能、拉伸强度、邵氏硬度和体积电阻率。

28、本申请制备的导热硅凝胶具有导热阻燃性能,提高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效率;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保护受热应力和机械应力的电子元器件;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便于高密度电子元器件的灌封、密封。

29、本申请提供的导热凝胶,适用于在小空间结构中使用并且需要低机械应力的电子组件之间,无溶剂、没有副产物,环保安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传导热量;良好的流动性,易于操作和填充;产品柔软,安装时极低的应力,不会对电子组件造成损坏;单组分,室温下能固化,使用方便;能累积一定高度且始终具有弹性,适应不同形状的小空间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基材料16-21份、陶瓷颗粒65-75份、填料8.5-13.5份、催化剂0.1-0.3份、延迟剂0.1-0.3份、色母0.3-0.7份;所述填料由重量比为5-7:3.5-6.5的氮化铝和氮化硼组成;所述催化剂是由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混合制备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基材料19-21份、陶瓷颗粒65-70份、填料10-13.5份、催化剂0.1-0.2份、延迟剂0.2-0.3份、色母0.5-0.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材料选自SH-9501硅树脂、SH-9602硅树脂、SH-5202S硅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材料由重量比为19:1-7的SH-9501硅树脂和SH-5202S硅树脂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中,所述氮化铝的用量多于氮化硼的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中,所述氮化铝的粒度为1-10μm,所述氮化硼的粒度为0.05-0.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由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按照1-7:1-7:10的摩尔比混合制备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是由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按照1-4:4-7:10的摩尔比混合制备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迟剂选自3-甲基-1-丁炔-3醇、马来酸乙酯、马来酸烯丙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导热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基材料16-21份、陶瓷颗粒65-75份、填料8.5-13.5份、催化剂0.1-0.3份、延迟剂0.1-0.3份、色母0.3-0.7份;所述填料由重量比为5-7:3.5-6.5的氮化铝和氮化硼组成;所述催化剂是由氯化锌、硫酸钛与叔丁醇混合制备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基材料19-21份、陶瓷颗粒65-70份、填料10-13.5份、催化剂0.1-0.2份、延迟剂0.2-0.3份、色母0.5-0.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材料选自sh-9501硅树脂、sh-9602硅树脂、sh-5202s硅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材料由重量比为19:1-7的sh-9501硅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文婷文鑫刘艳琳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派斯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