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灌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203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9
本技术公开了移动灌装系统,其包括:主体结构,其沿上下方向分别设置有上部支承和下部支承;螺旋挤压送料装置,其滑动连接于所述下部支承,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设有朝上设置的进料口;储存站,其滑动连接于所述上部支承,所述储存站设有朝下设置的落料口,所述落料口连接有与所述进料口进行连接的直通管;行走模块,其驱动所述储存站和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保持同步移动。由于所述储存站与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保持同步移动,因此所述直通管在灌装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笔直而不发生弯曲,使得所述储存站内的淀粉能够顺畅地通过所述直通管落料至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以提升散粉灌装的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散粉运输的,特别涉及移动灌装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淀粉行业当中,针对淀粉的运输,上游淀粉企业可将淀粉灌入带有内衬袋的集装箱中,该集装箱通过铁海联运流转至下游淀粉企业,下游淀粉企业使用淀粉卸料及输送的装置而将集装箱内的淀粉储存到筒仓内或者直接进行投产。

2、目前,上游淀粉企业一般是使用螺旋挤压送料装置而将淀粉灌装至集装箱的内衬袋中,螺旋挤压送料装置可沿直线方向进行往复移动,使得螺旋挤压送料装置的出料口能够在灌装的初期伸入至内衬袋的深处而进行灌装,并随着灌装的进度而逐渐往内衬袋的袋口进行移动,以满足对内衬袋的全面灌装。由于螺旋挤压送料装置具有可移动的位置,而为其供料的筒仓则是固定建筑,因此螺旋挤压送料装置的进料口与筒仓的出料口之间需通过柔性管进行连接,以实现两者的柔性连接。

3、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上述柔性管在灌装时会发生弯曲,而淀粉容易在弯头处发生堵塞,从而导致落料不畅,而且淀粉的堆积也增大了柔性管在弯头处发生破损的风险。为此,在淀粉灌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工具不停敲打柔性管,以促进淀粉在柔性管内的流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移动灌装系统,以解决在灌装时散粉落料不畅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灌装系统,其包括:

3、主体结构,其沿上下方向分别设置有上部支承和下部支承;

4、螺旋挤压送料装置,其滑动连接于所述下部支承,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设有朝上设置的进料口;

<p>5、储存站,其滑动连接于所述上部支承,所述储存站设有朝下设置的落料口,所述落料口连接有与所述进料口进行连接的直通管;

6、行走模块,其驱动所述储存站和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沿相同的方向进行移动,所述储存站和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通过所述行走模块保持同步移动。

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灌装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储存站与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保持同步移动,因此连接于所述储存站与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之间的直通管在灌装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笔直而不发生弯曲,使得所述储存站内的淀粉能够顺畅地通过所述直通管落料至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以提升散粉灌装的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落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正上方,此时所述直通管竖直设置,从而将散粉与所述直通管内壁的摩擦力降至最低。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实现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与所述下部支承的滑动连接,所述下部支承设有第二直线导轨,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第二滑块。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实现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与所述下部支承的滑动连接,所述下部支承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有第二直线导轨,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的第二滑块。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部支承和所述安装架共同连接有上下升降机构,所述安装架与所述下部支承之间的相对高度由所述上下升降机构进行限定,以适配不同高度尺寸的集装箱。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由于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与所述下部支承的相对高度可调,因此为了避空,所述直通管具有伸缩结构。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实现所述储存站与所述上部支承的滑动连接,所述上部支承设有第一直线导轨,所述储存站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的第一滑块。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具体地,所述行走模块包括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分别连接于所述储存站和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分别驱动所述储存站和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保持同步移动。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提供用于输送散粉的气流,所述移动灌装系统还包括风机,所述储存站和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分别设有第一气动输送模块和第二气动输送模块,所述风机的风送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动输送模块和所述第二气动输送模块,以结合气流来提升散粉的输送效率。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对散粉进行灌装时,内衬袋中的空间会被散粉所填充,由于内衬袋中的空气弥散有散粉尘埃,因此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所述移动灌装系统还包括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设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用于吸附所述内衬袋中的空气,所述回收装置对其吸附的空气进行过滤排放,以实现对散粉尘埃的集中回收。

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承(120)设有第二直线导轨(121),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200)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21)的第二滑块(1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承(120)设有安装架(700),所述安装架(700)设有第二直线导轨(121),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200)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21)的第二滑块(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承(120)和所述安装架(700)共同连接有上下升降机构(800),所述安装架(700)与所述下部支承(120)之间的相对高度由所述上下升降机构(800)进行限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管(301)具有伸缩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承(110)设有第一直线导轨(111),所述储存站(300)固定连接有滑板(310),所述滑板(310)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11)的第一滑块(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模块包括第一行走机构和第二行走机构(500),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500)分别连接于所述储存站(300)和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200),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500)分别驱动所述储存站(300)和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200)保持同步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400),所述储存站(300)和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200)分别设有第一气动输送模块(320)和第二气动输送模块(220),所述风机(400)的风送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动输送模块(320)和所述第二气动输送模块(2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装置(900),所述回收装置(900)设有负压管(910)。

...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口位于所述进料口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承(120)设有第二直线导轨(121),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200)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21)的第二滑块(1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承(120)设有安装架(700),所述安装架(700)设有第二直线导轨(121),所述螺旋挤压送料装置(200)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21)的第二滑块(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承(120)和所述安装架(700)共同连接有上下升降机构(800),所述安装架(700)与所述下部支承(120)之间的相对高度由所述上下升降机构(800)进行限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灌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管(301)具有伸缩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涛梁湛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至富供应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