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触电结构及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013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触电结构及充电器,包括两根充电器插脚,以及设置在充电器插脚外表面上的防触电结构;所述防触电结构中包含矩形聚氨酯伸缩套,一片固定在充电器插脚外表面段落上的首端固定框架。本技术中,在两根充电器插脚的外表面上设置可以伸缩的防触电结构,在插脚插入到带电插孔之前,末端活动框架和首端固定框架被复位弹簧支撑而相互远离,并带动矩形聚氨酯伸缩套拉伸将插脚包裹住,而在插脚插入到插孔的过程中,插脚进入插孔,而活动框架大于插孔的孔径,从而被慢慢推移,并且始终将未插入到插孔中的插脚段落进出包裹,避免在误触插脚表面时,通过伸缩套自身的绝缘性实现防触电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机电源适配器,具体涉及一种防触电结构及充电器


技术介绍

1、手机充电器主体时一个稳定电源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压限时等控制电路组成,主要是为手机等终端提供电能的器材。

2、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充电器的线束、以及线束的两端常常较少出现漏电、误触导电的情况。但是充电器的两根插脚由于和带电插孔是直接接触的,电流会在瞬间通过插脚流通到充电器内部中;而在手持充电器插入到插孔的过程中,手指容易接触到插脚的两侧表面,并导致因为误触而造成触电现象。

3、然而,现有的充电器器材却并不具备相应的插脚部位防触电措施和结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现有充电器防触电的缺陷,提出一种防触电结构及充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触电结构及充电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不足之处。

2、而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述的弊端和缺陷,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触电结构,包括:

4、两根充电器插脚,以及设置在充电器插脚外表面上的防触电结构;

5、所述防触电结构中包含矩形聚氨酯伸缩套,一片固定在充电器插脚外表面段落上的首端固定框架,以及活动在充电器插脚外表面上的末端活动框架,其中,矩形聚氨酯伸缩套的两端与分别与末端活动框架和首端固定框架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且末端活动框架和首端固定框架相互靠近的一侧上下表面分别固定有上层复位弹簧和下层复位弹簧。

6、作为本技术一种防触电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矩形聚氨酯伸缩套的内部中设置有供充电器插脚贯穿的腔室。

7、作为本技术一种防触电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层复位弹簧和下层复位弹簧均位于矩形聚氨酯伸缩套的内腔中,且上层复位弹簧和下层复位弹簧的外表面与充电器插脚的外表面无接触关系。

8、作为本技术一种防触电结构的优选方案,所述矩形聚氨酯伸缩套采用聚氨酯、绝缘橡胶或绝缘硅胶材质用于隔绝充电器插脚上电能的传导。

9、一种充电器,包括:

10、充电端头,插接在充电端头远离充电器插脚一侧上的充电头端子,以及与充电头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的线束,线束的另一端固定有用于与手机充电端连接的手机端端子。

11、作为本技术一种充电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充电端头远离充电头端子的一侧与充电器插脚相互固定连接。

12、作为本技术一种充电器的优选方案,所述充电端头与充电器插脚的连接处表面上开设有供防触电结构收缩后收纳的两个凹槽。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本技术中,在两根充电器插脚的外表面上设置可以伸缩的防触电结构,在插脚插入到带电插孔之前,末端活动框架和首端固定框架被复位弹簧支撑而相互远离,并带动矩形聚氨酯伸缩套拉伸将插脚包裹住,而在插脚插入到插孔的过程中,插脚进入插孔,而活动框架大于插孔的孔径,从而被慢慢推移,并且始终将未插入到插孔中的插脚段落进出包裹,避免在误触插脚表面时,通过伸缩套自身的绝缘性实现防触电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触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聚氨酯伸缩套(21)的内部中设置有供充电器插脚(7)贯穿的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复位弹簧(24)和下层复位弹簧(25)均位于矩形聚氨酯伸缩套(21)的内腔中,且上层复位弹簧(24)和下层复位弹簧(25)的外表面与充电器插脚(7)的外表面无接触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聚氨酯伸缩套(21)采用聚氨酯、绝缘橡胶或绝缘硅胶材质用于隔绝充电器插脚(7)上电能的传导。

5.一种充电器,其包括有权利要求1到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触电结构,且所述充电器中包括充电端头(1),插接在充电端头(1)远离充电器插脚(7)一侧上的充电头端子(3),以及与充电头端子(3)的另一端连接的线束(4),线束(4)的另一端固定有用于与手机充电端连接的手机端端子(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头(1)远离充电头端子(3)的一侧与充电器插脚(7)相互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头(1)与充电器插脚(7)的连接处表面上开设有供防触电结构(2)收缩后收纳的两个凹槽(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触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聚氨酯伸缩套(21)的内部中设置有供充电器插脚(7)贯穿的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复位弹簧(24)和下层复位弹簧(25)均位于矩形聚氨酯伸缩套(21)的内腔中,且上层复位弹簧(24)和下层复位弹簧(25)的外表面与充电器插脚(7)的外表面无接触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聚氨酯伸缩套(21)采用聚氨酯、绝缘橡胶或绝缘硅胶材质用于隔绝充电器插脚(7)上电能的传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喜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