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588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6
本技术涉及抗电磁干扰壳体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顶端焊接有上盖、底端焊接有下盖,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衬,第一内衬为环形;上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内衬;下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内衬。本技术,通过在外壳体的内侧设置环形的第一内衬,第一内衬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第一内凸部、第二内凸部,上盖的内侧设置第二内衬,下盖的内侧设置第三内衬,并且在第二内衬、第三内衬侧边设置朝向第一内衬的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当上盖、下盖与外壳体焊接之后,第二内衬、第三内衬与第一内衬接触连接,其构成一个全方位立体的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抗电磁干扰壳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


技术介绍

1、电源适配器是将输入交流电源,转化成直流电,并输出至需要直流电源的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其在工作的是时候,内部电子元器件易受到外部电磁干扰,而且电源适配器自身也会对外界产生电磁干扰,其发出的电磁波泄露到外界,对外界电子设备以及使用者都会造成影响。

2、电源适配器中设置的抗电磁干扰结构一般采用屏蔽的方式抵抗电磁干扰,即在电源适配器绝缘外壳的内侧设置金属内衬,由于电源适配器的两端部的上盖、下盖需要与电源适配器绝缘外壳超声波焊接,必须要求上盖、下盖上具有与电源适配器绝缘外壳接触的部分,使得上盖、下盖内侧不便于设置金属内衬,即使设置金属内衬,也是与电源适配器绝缘外壳的内侧设置的金属内衬相互独立,存在抗电磁干扰差的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端焊接有上盖、底端焊接有下盖,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衬,所述第一内衬为环形;

3、所述上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内衬,所述第二内衬的侧边缘且远离上盖方向设置有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内衬的顶部设置有向内倾斜的第一内凸部,所述第二连接条插入第一内凸部的内侧;

4、所述下盖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内衬,所述第三内衬侧边缘且远离下盖方向设置有第三连接条,所述第一内衬的底部设置有向内倾斜的第二内凸部,所述第三连接条插入第二内凸部的内侧。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第一内衬包括:上环形部、下环形部,所述上环形部的底端与下环形部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间隙,且上环形部的底端与下环形部的顶端通过折弯连接部固定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且位于上环形部与下环形部之间设置的间隙处固定连接有环形内凸起。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上盖包括:第一板体、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体侧边的第一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块,所述第一楔块与第一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口,所述第二内衬安装在第一间隙口处。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第一板体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接口孔,所述第二内衬的端部开设有第二接口孔,所述第一接口孔与第二接口孔对应。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下盖包括:第二板体、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体侧边的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环形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楔块,所述第二楔块与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口,所述第三内衬安装在第二间隙口处。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第三内衬上开设有插头孔,所述下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脚。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通过在外壳体的内侧设置环形的第一内衬,第一内衬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第一内凸部、第二内凸部,上盖的内侧设置第二内衬,下盖的内侧设置第三内衬,并且在第二内衬、第三内衬侧边设置朝向第一内衬的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当上盖、下盖与外壳体焊接之后,第二内衬、第三内衬与第一内衬接触连接,其构成一个全方位立体的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的效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通过采用由第一板体、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体侧边的第一环形部组成的上盖,其在焊接过程中第一环形部能够增大其与外壳体的接触面积,使焊接结构更加稳定;下盖与下盖结构类似,同样具有上述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顶端焊接有上盖(2)、底端焊接有下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衬(7),所述第一内衬(7)为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7)包括:上环形部(71)、下环形部(72),所述上环形部(71)的底端与下环形部(72)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间隙,且上环形部(71)的底端与下环形部(72)的顶端通过折弯连接部(7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上环形部(71)与下环形部(72)之间设置的间隙处固定连接有环形内凸起(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包括:第一板体(21)、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体(21)侧边的第一环形部(22),所述第一环形部(2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楔块(23),所述第一楔块(23)与第一板体(21)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口(24),所述第二内衬(8)安装在第一间隙口(24)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21)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接口孔(3),所述第二内衬(8)的端部开设有第二接口孔(10),所述第一接口孔(3)与第二接口孔(10)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4)包括:第二板体(41)、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体(41)侧边的第二环形部(42),所述第二环形部(4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楔块(43),所述第二楔块(43)与第二板体(41)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口(44),所述第三内衬(12)安装在第二间隙口(44)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衬(12)上开设有插头孔(14),所述下盖(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脚(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顶端焊接有上盖(2)、底端焊接有下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衬(7),所述第一内衬(7)为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7)包括:上环形部(71)、下环形部(72),所述上环形部(71)的底端与下环形部(72)的顶端之间设置有间隙,且上环形部(71)的底端与下环形部(72)的顶端通过折弯连接部(7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且位于上环形部(71)与下环形部(72)之间设置的间隙处固定连接有环形内凸起(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器的抗电磁干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包括:第一板体(21)、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体(21)侧边的第一环形部(22),所述第一环形部(22)的内侧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喜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