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及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1997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及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助力器包括助力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安装架、连接臂、固定板、调节柱和轮毂电机,所述连接臂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臂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所述轮毂电机的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臂转动连接;所述轮毂电机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胎,所述外胎上设置有第一摩擦部;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安装架的底部,所述调节柱贯设于所述固定板内,并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柱的一端与任一所述连接臂抵接,用于调整连接臂的转动角度;所述安装架用于与自行车固定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轮毂电机电性连接;本申请公开的自行车助力器,具有整体重量轻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辅助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及自行车


技术介绍

1、自行车是一种环保的交通工具,又是具有保健功能的健身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骑行的舒适性和骑行省力的需求,产生了电动辅助的自行车。

2、目前,电动辅助的自行车的基本结构有以下3种基本方式:

3、第一种结构是将电机安装在轮毂上,并在车架上安装电池为电机提供工作动力;该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缺点是电机的扭矩大,电机内部需要设置变速箱,即存在整体重量大的问题;同时,由于电机本身的磁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在不通电的状况下,轮毂的转动会产生电能,同时增加轮毂转动时的骑行阻力,影响自行车的轻便性的骑行效果。

4、第二种结构是利用中置电机链条驱动后轮;该结构可以解决电机影响自行车骑行磁性阻力的问题,但是结构复杂,同样存在需要电机扭矩大,电机内部需要设置变速箱,整体重量大等问题。

5、第三种结构是采用轮圈驱动;该结构是在轮圈上设置齿轮,电机直接驱动轮圈上的齿轮来带动轮圈转动;该结构的优点是需要的扭矩小,电机可以不需要变速箱,可以减轻助力设备的整体重量;缺点是电机与轮圈齿之间的咬合噪音比较大,轮圈如果变形,容易出现传动问题,即存在工作不稳定的缺点。

6、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具有整体重量轻的优点,方便携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包括助力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安装架、连接臂、固定板、调节柱和轮毂电机,所述连接臂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臂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所述轮毂电机的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臂转动连接;所述轮毂电机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胎,所述外胎上设置有第一摩擦部;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安装架的底部,所述调节柱贯设于所述固定板内,并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柱的一端与任一所述连接臂抵接,用于调整连接臂的转动角度;所述安装架用于与自行车固定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轮毂电机电性连接。

4、所述的自行车助力器中,所述安装架内还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与任一所述连接臂的顶部抵接,用于限定所述连接臂的转动角度。

5、所述的自行车助力器中,所述第一摩擦部为外胎纹,所述外胎纹为齿牙式。

6、所述的自行车助力器中,所述助力装置还包括固定孔,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摩擦部,所述固定孔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第二摩擦部以及所述连接座。

7、所述的自行车助力器中,所述固定板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板顶部与安装架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固定板底部与安装架之间的间距;所述调节柱包括柱体和调节拧帽,所述柱体的一端与任一所述连接臂抵接,所述调节拧帽设置于所述柱体的另一端,所述调节拧帽的外周围设置有第三摩擦部。

8、所述的自行车助力器中,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块。

9、所述的自行车助力器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供电器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将所述供电器固设于自行车上;所述供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以及电池,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控制部,所述电池、所述轮毂电机以及所述控制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10、所述的自行车助力器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充电口、束线口和指示部,所述轮毂电机通过所述束线口以及电源线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11、所述的自行车助力器中,所述固定架包括安装板、连接架、夹持板和束带;所述连接架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夹持板,所述连接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束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安装板用于与自行车固定连接。

12、本技术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所述自行车上安装有上任一所述的自行车助力器。

13、有益效果:

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助力器,轮毂电机的外周表面设置有外胎,外胎直接与自行车的轮胎接触传动,使轮毂电机的需求扭矩小,即不需要配套变速器,降低了助力装置的整体重量,方便携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配备有供电装置,可实现助力装置的续航,以延长助力装置的使用时长,拓宽自行车助力器的使用场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力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安装架、连接臂、固定板、调节柱和轮毂电机,所述连接臂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臂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所述轮毂电机的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臂转动连接;所述轮毂电机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胎,所述外胎上设置有第一摩擦部;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安装架的底部,所述调节柱贯设于所述固定板内,并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柱的一端与任一所述连接臂抵接,用于调整连接臂的转动角度;所述安装架用于与自行车固定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轮毂电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内还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与任一所述连接臂的顶部抵接,用于限定所述连接臂的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部为外胎纹,所述外胎纹为齿牙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还包括固定孔,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摩擦部,所述固定孔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第二摩擦部以及所述连接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板顶部与安装架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固定板底部与安装架之间的间距;所述调节柱包括柱体和调节拧帽,所述柱体的一端与任一所述连接臂抵接,所述调节拧帽设置于所述柱体的另一端,所述调节拧帽的外周围设置有第三摩擦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加强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供电器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将所述供电器固设于自行车上;所述供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以及电池,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控制部,所述电池、所述轮毂电机以及所述控制部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充电口、束线口和指示部,所述轮毂电机通过所述束线口以及电源线与所述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安装板、连接架、夹持板和束带;所述连接架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夹持板,所述连接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束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安装板用于与自行车固定连接。

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助力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力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安装架、连接臂、固定板、调节柱和轮毂电机,所述连接臂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连接臂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两侧,所述轮毂电机的两端通过转轴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臂转动连接;所述轮毂电机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胎,所述外胎上设置有第一摩擦部;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安装架的底部,所述调节柱贯设于所述固定板内,并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柱的一端与任一所述连接臂抵接,用于调整连接臂的转动角度;所述安装架用于与自行车固定连接,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轮毂电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内还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与任一所述连接臂的顶部抵接,用于限定所述连接臂的转动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部为外胎纹,所述外胎纹为齿牙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还包括固定孔,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摩擦部,所述固定孔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第二摩擦部以及所述连接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倾斜设置,所述固定板顶部与安装架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固定板底部与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朋文赵晓东林平叶任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区高级技工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