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1387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对检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包括底座、机架、轮对踏面驱动机构、轴向游隙检测机构、轮对顶升机构和轨道推轮机构;其中,轮对顶升机构和轨道推轮机构均安装于底座上;轮对顶升机构用于带动轮对升降运动并驱动轮对的轴承的外圈转动;轮对顶升机构包括振动传感器;轨道推轮机构包括两条轨道;两个轮对踏面驱动机构安装于机架上并分别位于两条轨道的上方;踏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轮对的车轮转动;两个轴向游隙检测机构分别安装于机架的两侧;轴向游隙检测机构包括夹持机构和测量机构;夹持机构用于带动轮对的轴承的外圈在轴向上进行运动;测量机构用于测量轮对的轴承的外圈在轴向上进行运动时的轴向游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对检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1、在货车轮对收入环节,需要进行轮轴外观技术状态检查、轴承状态检查、轮对尺寸测量等工序,进行铁路货车安全防范系统信息核对并建立《轮轴卡片》,检查结果将用于确定轮对施修范围。其中,需要根据轴承故障检测结果判定轴承修程。轴承故障检测包括轴承缺陷检测和轴承轴向游隙检测两个部分。目前对于货车段修轮对收入环节的检测基本依靠人工完成,检测方法如下:

2、轴承缺陷检测:通过听音棒等简易仪器对轴承的工作状态和损伤情况进行检测。

3、轴承轴向游隙检测:①用塞尺检查,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动体与外(内)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轴向游隙。②用千分表检查,先把千分表调零,然后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的读数就是轴承的轴向游隙。但加于撬杠的力不能过大,否则壳体发生弹性变形,即使变形很小,也影响所测轴向游隙的准确性。

4、目前采用的轴承故障检测方法以人工检测方法为主,该方法具有诸多弊端并且误差较大,另外,人工检测标准不一致,检测效率较低,且难以追溯也是现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旨在提高轴承故障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防止轴承故障扩大化,保证货车轮对正常运行。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包括底座、机架、轮对踏面驱动机构、轴向游隙检测机构、轮对顶升机构和轨道推轮机构;其中,所述机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轮对顶升机构和所述轨道推轮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机架的下方;所述轮对顶升机构用于带动轮对升降运动并驱动轮对的轴承的外圈转动;所述轮对顶升机构包括振动传感器,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与轮对的轴承相接触;所述轨道推轮机构包括两条轨道;两个所述轮对踏面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分别位于两条所述轨道的上方;所述踏面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轮对的车轮转动;两个所述轴向游隙检测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轴向游隙检测机构包括夹持机构和测量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带动轮对的轴承的外圈在轴向上进行运动;所述测量机构用于测量轮对的轴承的外圈在轴向上进行运动时的轴向游隙。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推轮机构还包括对应每一条所述轨道设置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弧形摆杆和第一伸缩机构;所述弧形摆杆的弯曲方向朝上且其中部铰接于所述轨道上;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摆杆的一端相铰接。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推轮机构还包括对应每一条所述轨道设置的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摆臂、回弹件和挡块;所述摆臂的非端部铰接于所述轨道上;所述回弹件的一端与所述轨道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臂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回弹件对所述摆臂提供拉力;所述挡块设于所述轨道上;当所述摆臂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摆臂的下端在所述回弹件的拉力作用下与所述挡块相抵触;当轮对沿所述轨道移动并压倒所述摆臂后,所述摆臂能在所述回弹件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推轮机构还包括对应每一条所述轨道进入端设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和第二伸缩机构;所述限位块的下端铰接于所述轨道上并可沿垂直所述轨道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伸缩机构安装于所述轨道上并用于带动所述限位块转动。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对顶升机构包括两个举升部,所述举升部包括安装座、升降支柱、第二支座、主动轮、第二驱动机构、从动轮和所述振动传感器;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支座通过所述升降支柱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间隔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振动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上。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对踏面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板、限位板、支撑板、连接板、支架、主动转轮、转动驱动机构、从动转轮、弹性组件、导向柱和第三直线导轨;所述安装板、限位板、支撑板、连接板、支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第三直线导轨设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导向柱的上端与所述限位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均活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上;所述支架的顶部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主动转轮和所述从动转轮间隔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转轮传动连接。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轮对踏面驱动机构包括还包括配套使用的第一测距传感器和标定块;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标定块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座、基座、横梁、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和夹持部;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基座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横梁垂直所述基座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基座的一端;两个所述夹持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连接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所述测量机构包括第二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的测量方向对准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的位置。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支座、弹性件和夹爪;所述第一支座的上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梁上;所述夹爪铰接于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夹爪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座的上端之间。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机构还包括滑台导轨和延伸架;所述滑台导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延伸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台导轨的滑台上,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延伸架的另一端。

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使用本专利技术时,首先将轮对沿轨道推轮机构的两条轨道推入,待轮对位于机架下方时,轴向游隙检测机构中的夹持机构夹住轮对的轴承的外圈并带动轴承的外圈在轴向上往复运动,此过程中,测量机构则对准轴承的外圈进行轴向游隙的测量。待轴承的轴向游隙测量完毕后,轴向游隙检测机构与轴承脱离接触。之后,通过轮对顶升机构将轮对向上举升。当轮对的车轮的踏面与轮对踏面驱动机构相接触后,轮对顶升机构停止举升。然后,由轮对踏面驱动机构驱动车轮转动,并由轮对顶升机构中的振动传感器对轴承进行缺陷检测。待缺陷检测完毕后,轮对踏面驱动机构停止驱动车轮转动,然后由轮对顶升机构将轮对下放至轨道推轮机构的轨道上,然后将轮对推出,由此即完成了一个轮对的轴承的轴向游隙检测和缺陷检测。整个检测过程均由机械设备完成,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都极大提高,可以尽可能地防止轴承故障扩大化,保证货车轮对正常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机架(2)、轮对踏面驱动机构(3)、轴向游隙检测机构(4)、轮对顶升机构(5)和轨道推轮机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推轮机构(6)还包括对应每一条所述轨道(61)设置的定位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推轮机构(6)还包括对应每一条所述轨道(61)设置的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摆臂(631)、回弹件(632)和挡块(633);所述摆臂(631)的非端部铰接于所述轨道(61)上;所述回弹件(632)的一端与所述轨道(6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臂(63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回弹件(632)对所述摆臂(631)提供拉力;所述挡块(633)设于所述轨道(61)上;当所述摆臂(631)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摆臂(631)的下端在所述回弹件(632)的拉力作用下与所述挡块(633)相抵触;当轮对(7)沿所述轨道(61)移动并压倒所述摆臂(631)后,所述摆臂(631)能在所述回弹件(632)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推轮机构(6)还包括对应每一条所述轨道(61)进入端设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641)和第二伸缩机构(643);所述限位块(641)的下端铰接于所述轨道(61)上并可沿垂直所述轨道(61)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伸缩机构(643)安装于所述轨道(61)上并用于带动所述限位块(641)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顶升机构(5)包括两个举升部,所述举升部包括安装座(54)、升降支柱(55)、第二支座(56)、主动轮(57)、第二驱动机构(58)、从动轮(59)和所述振动传感器(511);所述安装座(54)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二支座(56)通过所述升降支柱(55)安装于所述安装座(54)上;所述主动轮(57)和所述从动轮(59)间隔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56)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8)与所述主动轮(57)传动连接;所述振动传感器(511)安装于所述第二支座(56)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踏面驱动机构(3)包括安装板(31)、限位板(32)、支撑板(33)、连接板(34)、支架(35)、主动转轮(361)、转动驱动机构(3611)、从动转轮(362)、弹性组件(310)、导向柱(39)和第三直线导轨(3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踏面驱动机构(3)包括还包括配套使用的第一测距传感器(3111)和标定块(3112);所述第一测距传感器(3111)安装于所述支撑板(33)上;所述标定块(3112)安装于所述连接板(34)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2)包括固定座(421)、基座(422)、横梁(425)、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27)和夹持部(428);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428)包括第一支座(4281)、弹性件(4282)和夹爪(4283);所述第一支座(4281)的上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梁(425)上;所述夹爪(4283)铰接于所述第一支座(4281)上;所述弹性件(4282)连接于所述夹爪(428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座(4281)的上端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41)还包括滑台导轨(411)和延伸架(412);所述滑台导轨(411)安装于所述机架(2)上;所述延伸架(4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台导轨(411)的滑台上,所述第二测距传感器(413)安装于所述延伸架(412)的另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机架(2)、轮对踏面驱动机构(3)、轴向游隙检测机构(4)、轮对顶升机构(5)和轨道推轮机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推轮机构(6)还包括对应每一条所述轨道(61)设置的定位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推轮机构(6)还包括对应每一条所述轨道(61)设置的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摆臂(631)、回弹件(632)和挡块(633);所述摆臂(631)的非端部铰接于所述轨道(61)上;所述回弹件(632)的一端与所述轨道(6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摆臂(63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回弹件(632)对所述摆臂(631)提供拉力;所述挡块(633)设于所述轨道(61)上;当所述摆臂(631)处于初始状态时,所述摆臂(631)的下端在所述回弹件(632)的拉力作用下与所述挡块(633)相抵触;当轮对(7)沿所述轨道(61)移动并压倒所述摆臂(631)后,所述摆臂(631)能在所述回弹件(632)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推轮机构(6)还包括对应每一条所述轨道(61)进入端设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641)和第二伸缩机构(643);所述限位块(641)的下端铰接于所述轨道(61)上并可沿垂直所述轨道(61)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伸缩机构(643)安装于所述轨道(61)上并用于带动所述限位块(641)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对轴承的故障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顶升机构(5)包括两个举升部,所述举升部包括安装座(54)、升降支柱(55)、第二支座(56)、主动轮(57)、第二驱动机构(58)、从动轮(59)和所述振动传感器(511);所述安装座(54)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二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渝赵波彭建平黄炜章祥胡继东彭华王瑞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导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