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结构的,特别是指一种新型扭力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在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机械设备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往往需要双向转动并且能够自动复位的机构,从而使其达到预期功能。例如,运动器械或者医疗器械中,很多设备需要进行左右摇摆复位动作,现有的一些器械虽具有转动功能,但是大部分在转动施力结束后无法有效的自动恢复初始状态;一些装置虽然具有自动复位功能,但因自身结构等各种原因,容易在使用过程中降低甚至失去恢复初始位置的功能;同时,部分器械因结构过于复杂,导致生产制造成本较高,不便于推广使用。
2、以模拟骑行车为例,目前市场上的多数模拟骑行车只能以类似健身车的方式进行脚踏骑行训练,这种骑行车不能模拟真实场景下骑行者在上、下自行车或者启动骑行、转弯时,因人体作用力致使车身向一侧倾斜之情形。
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机械设备中转动复位机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轴芯(1)、一扭簧(2)、两个转动固定件(3)、一扭力胶(4),所述扭簧(2)套设在固定轴芯(1)上,扭簧(2)的外周套设一个扭力胶(4),所述两个转动固定件(3)分别从固定轴芯(1)的两端套设在固定轴芯(1)上,扭簧(2)的外端反向固定在两转动固定件(3)上,所述扭力胶(4)位于两个转动固定件(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胶(4)上等间距间隔设置有多个缓冲柱(41),相邻的缓冲柱(41)之间形成一限位槽(42),所述转动固定件(3)上具有等间距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卡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轴芯(1)、一扭簧(2)、两个转动固定件(3)、一扭力胶(4),所述扭簧(2)套设在固定轴芯(1)上,扭簧(2)的外周套设一个扭力胶(4),所述两个转动固定件(3)分别从固定轴芯(1)的两端套设在固定轴芯(1)上,扭簧(2)的外端反向固定在两转动固定件(3)上,所述扭力胶(4)位于两个转动固定件(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胶(4)上等间距间隔设置有多个缓冲柱(41),相邻的缓冲柱(41)之间形成一限位槽(42),所述转动固定件(3)上具有等间距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卡齿(31),卡齿(31)与扭力胶(4)的限位槽(42)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2)的两外端具有反向设置的插接头(21),两个转动固定件(3)上设有对应插接头(21)的插接孔(3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转动固定件(3)包括端盖(34)及与端盖(34)固定连接的套筒(35),两端盖(34)朝向扭簧(2)设置,套筒(35)设置在端盖(34)的另一端,套筒(35)的外周设有多个锁孔(36)。
5.一种新型扭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轴芯(1)、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扭簧(2)、两个转动固定件(3)、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扭力胶(4),所述扭簧(2)间隔设置在固定轴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有财,刘贵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美塔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