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注塑模具快速变温的蒸汽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1252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控制注塑模具快速变温的蒸汽加热系统,具体的讲就是通过实现蒸汽锅炉、蒸汽储存器以及蒸汽控制器等模块的集成,从而在获得高质量外观的树脂聚合物注射成型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由补水箱9和一个或多个并联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6和蒸汽储存器2用管道串联连接组成,每个蒸汽发生器6与蒸汽储存器2均有两个管道连接,其中一个包含单向阀5的管道直接连接在蒸汽储存器2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中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能够充分利用蒸汽存储器内冷凝水的热量以及利用系统回水的热量加热补水箱内换热器,从而提高补水箱内的水温,可以大幅减少能源消耗。比如生产47″液晶电视前框,与大型锅炉蒸汽发生器比较,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生产能耗降低50%,成型周期也有适当的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汽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控制注塑模具快速变温的蒸汽加热系统,具体的讲就是通过实现蒸汽锅炉、蒸汽储存器以及蒸汽控制器等模块的集成,从而在获得高质量外观的树脂聚合物注射成型产品。
技术介绍
在注塑成型高质量外观的塑料制品时,通过对模具温度快速变化的控制,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方法。由于蒸汽独特的热力学特征、容易实施、以及工艺控制稳定,采用蒸汽作为加热介质是最为普遍的。如2008年12月24日公开授权的中国专利ZL200720075904. 6公开了一种为获得高质量外观注塑成型件而开发的控制注塑模具温度变化的装置,该装置为本申请人为已安装燃气、燃油蒸汽锅炉的客户而开发的,该装置要求用户有大型蒸汽锅炉、储汽装置及蒸汽管道等,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大中型燃油燃气锅炉都要求有专门的锅炉房,离生产现场较远,一般都需要很长的蒸汽管道才能将蒸汽接入蒸汽控制器,这样管路散热带来的能耗就不可避免;二是,由于储汽装置的散热不可避免并在储汽装置中形成冷凝水,而冷凝水只能通过排污阀定期排除,带走大量的热量,而不能回收利用;三是,采用所述的蒸汽进行工艺控制时,对通过模具后的蒸汽没有被回收,被直接排掉或与冷却水混合,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四是,一个大型蒸汽锅炉生产的蒸汽可通过多个蒸汽控制器分别提供给多付注塑模具使用。但如果只有一付注塑模具生产时,也必须开启大型蒸汽锅炉,这不但提高了运行成本,而且不可避免地增控制器加能耗;五是,安装大型蒸汽锅炉的手续复杂,使用中限制多,造成用户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注塑模具快速变温的蒸汽加热装置,该装置为一种集成系统,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大幅减少能源消耗。 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本专利技术包括由补水箱9和一个或多个并联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6和蒸汽储存器2用管道串联连接组成,每个蒸汽发生器6与蒸汽储存器2均有两个管道连接,其中一个包含单向阀5的管道直接连接在蒸汽储存器2上;蒸汽储存器2设置在电加热蒸汽发生器6的上端,使得存储器2内的冷凝水可以依靠重力流至电加热蒸汽发生器6内,补水箱9内设置有换热器12。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能够充分利用蒸汽存储器内冷凝水的热量以及利用系统回水的热量加热补水箱内换热器,从而提高补水箱内的水温,可以大幅减少能源消耗。比如生产47液晶电视前框,与大型锅炉蒸汽发生器比较,使用本专利技术产品,生产能耗降低50%,成型周期也有适当的縮短。附图说明 附图1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及实施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 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其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述 如附图l示,附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l-集成系统的机箱框架、2-蒸汽储存器、3-安全阀、4-蒸汽压力表、5-单向阀、6-电加热蒸汽发生器、7-配电箱、8-电源电缆、9-补水箱、10-进水口、ll-浮子开关、12-换热器、13-冷却水源接口、14-压縮空气源接口、15-换热器接口 、 16-换热器接口 、 17-水泵、18-气动截止阀、19-气动截止阀、20-气动截止阀、21-气动截止阀、22-气动截止阀、23-控制单元、24-注塑成型机控制系统、25-系统介质输出接口 、26-系统介质返回接口 、27-系统介质排放接口 、28-注塑模具、29-温度传感器、100-蒸汽储存器蒸汽输出口 、 101-管道连接点、102-管道连接点、103-管道连接点、104-管道连接点。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由补水箱9和二个并联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6和蒸汽储存器2用管道串联连接组成,每个蒸汽发生器6与蒸汽储存器2均有两个管道连接,其中一个包含单向阀5的管道直接连接在蒸汽储存器2上,蒸汽储存器2设置在电加热蒸汽发生器6的上端,使得存储器2内的冷凝水可以依靠重力流至电加热蒸汽发生器6内,补水箱9内设置有换热器12。本实施例的使用,以生产制品为47液晶电视前面框为例,注塑模具28为一腔模具,靠近外观表面设置了四个温度传感器29 ;而模具中的介质通道允许蒸汽、冷却水和压縮空气顺利通过,以快速加热和冷却模具的型腔表面。采用2台或5台安装功率为24kW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6,并联安装在一个机箱框架上;每台电加热蒸汽发生器都根据设定的压力点自动运行的。在蒸汽发生器6的背面,挂置一个补水箱9,包括进水口 10、浮子开关11、内置换热器12,补水箱与每台蒸汽发生器6分别连接,提供较高温度的水。在蒸汽发生器的顶部放置蒸汽储存器2,含有安全阀3、蒸汽压力表4和输出口 100 ;蒸汽储存器2与每个蒸汽发生器6之间均有两个管道连接,其中一个管道用于将蒸汽发生器6所产生的蒸汽送至蒸汽储存器2中,而另外一个含有单向阀5的管道直接连接到蒸汽储存器2的底部,用于将蒸汽储存器2中的高温冷凝水引回蒸汽发生器,减少水的消耗量和能耗。而从蒸汽输出口 100经过气动截止阀19再到管道连接点101的管道连接长度为0. 5米;然后直接连接到系统介质输出接口 口 25,但在连接点101和输出口 25之间设置一个连接点102,用于引入清扫压縮空气;而输出接口25与注塑模具28的介质通道进口用管道连接,系统介质返回接口 26与注塑模具28的介质通道出口连接。从模具返回的蒸汽沿管道、通过气动截止阀21和换热器12、然后经过系统介质排放接口排出到工厂的循环冷却塔系统中。蒸汽经过换热器12时,会将大量的热量传递给将要生产蒸汽的冷水中进行预热,而残存在从模具返回的蒸汽中的热量被再次利用了。补水箱的进水口 IO通过管道与冷却水源接口 13连接,为提高模具的效率,冷却水源最好是经软化处理的冷却水。冷却水源接口 13同时经过管路、水泵17、气动截止阀18被连接到管道连接点IOI,与上述蒸汽的路径联通,但会通过控制气动截止阀18和19在不同的状态来实现不同时间送入到模具的介质通道中加热或冷却模具;冷却水经过模具的介质通道后,温度较低,进入换热器12的效果不大,可能对补水箱中的水温负面效果,因此在系统介质返回接口 26到换热器12的接口 16之间设置气动截止阀21 ;在气动截止阀21和返回接口 26之间设置一个管道连接点103,在换热器12的 另一个接口 15至系统介质排放接口 27之间设置管道连接点104 ;将管道连接点103和104 用管道连接起来,并在其中设置一个气动截止阀22 ;这样通过控制气动截止阀21和22的 开启及关闭时间,实现返回的蒸汽残能被充分利用。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的使用方案中,压縮空 气一方面作为气动截止阀的先导气体;另一方面是作为工艺用气体,用于在向模具28中的 介质通道中通蒸汽加热之前,将模具中的冷却水吹出,避免蒸汽在水中产生汽爆和能耗大 的缺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案中通过压縮空气源接口 14、气动截止阀20,将压縮空气连 接到管道连接点102,用于工艺清扫。另外,在压縮空气源接口 14和气动截止阀20之间,通 过管道将压縮控制连接到各气动截止阀的先导气体接口上,作为各气动截止阀的开关驱动 气源。而从模具返回的空气或气水混合物将按照冷却水的路径被排放。在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 式中,控制单元23采用PLC以及液晶触摸屏操作界面。PLC系统通过与注塑成型机的控制 系统24的通讯,和接受模具中的温度传感器29的实测温度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控制注塑模具快速变温的蒸汽加热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由补水箱(9)和一个或多个并联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6)和蒸汽储存器(2)用管道串联连接组成,每个蒸汽发生器(6)与蒸汽储存器(2)均有两个管道连接,其中一个包含单向阀(5)的管道直接连接在蒸汽储存器(2)上。

【技术特征摘要】
控制注塑模具快速变温的蒸汽加热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由补水箱(9)和一个或多个并联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6)和蒸汽储存器(2)用管道串联连接组成,每个蒸汽发生器(6)与蒸汽储存器(2)均有两个管道连接,其中一个包含单向阀(5)的管道直接连接在蒸汽储存器(2)上。2. 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庆华郭金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拓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