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技术_技高网

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1072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日光温室领域,涉及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该方法在日光温室内靠近后山墙拱架的位置增设内置气囊,在日光温室的侧山墙上设置外进风口、外出风口,在日光温室内靠近侧山墙外出风口的位置设置出风通道,出风通道紧邻内置气囊的一侧设有内出风口,内置气囊与内出风口相对的位置设有内进风口,内出风口与内进风口之间通过分支风道连通,通过对流经内置气囊气流的切换,可以实现日光温室内夜间仿自然风和温湿度的调节,使现有日光温室能够根据作物的需求调整昼夜温差,以满足不同作物对日光温室内夜间温湿度的需求,同时模拟室外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强作物抗病能力,保证作物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光温室,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


技术介绍

1、日光温室是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特殊情况可适当补充能量,南(前)面为采(透)光屋面,东、西、北(后)三面为保温围护墙体,并有保温后屋面和活动保温被的单坡面塑料薄膜温室。日光温室因其具有保温能力强,加温负荷小,建造成本低等优势在北方被广泛使用。

2、日光温室内的温湿度及通风情况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因不同的作物对日光温室内的温湿度要求不同,有些作物(例如蔬菜)要求日光温室内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有些作物(例如瓜果)要求日光温室内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所以温室内的温湿度若能实时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求进行调节,既能保证作物健康生长,还能使种植的瓜果更甜。

3、现有日光温室因白天温室内温度高,通过通风可以实现对温室内温湿度的控制。但在夜间,因日光温室需要覆盖保温被,因此无法进行通风,很难对日光温室内的温度进行调控,即昼夜温差无法调控,同时因作物夜间在封闭环境下,无空气流通,与室外作物生长环境不同,温室内湿度大,导致温室内作物抗病能力弱,容易出现病害。此外,现有日光温室搭建时,为了满足对于夜间温度要求高的作物的需求,通常设置双拱形骨架结构,且内部设置蓄热结构,白天蓄热结构吸收的热量在夜间释放,保证在冬季-20℃以下时,温室内夜间最低温度仍在16℃以上。此种结构的日光温室由于温室内夜间温度高,昼夜温差小,所以无法同时兼顾昼夜温差大和昼夜温差小两类作物的需求,即不适合种植瓜果等对昼夜温差要求大的作物。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适用于现有日光温室的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使现有日光温室可以同时满足昼夜温差大和昼夜温差小两类作物的需求,保证作物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技术问题和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该方法在现有日光温室内靠近后山墙拱架的位置增设内置气囊,通过对流经内置气囊气流的切换,可以实现日光温室内夜间仿自然风和温湿度的调节,使现有日光温室能够根据作物的需求调整昼夜温差,以满足不同作物对日光温室内夜间温湿度的需求,同时模拟室外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强作物抗病能力,保证作物健康生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该方法在日光温室的侧山墙上设置外进风口、外出风口,所述外进风口、外出风口设置在同侧;

4、在日光温室内靠近后山墙拱架的位置设置内置气囊,所述内置气囊沿日光温室的横向通长设置,内置气囊的端部与侧山墙的外进风口连通,内置气囊朝南的一侧设有与日光温室内部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远离外进风口靠近另一侧的侧山墙设置;

5、在日光温室内靠近侧山墙外出风口的位置设置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与侧山墙的外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安装风机,出风通道紧邻内置气囊的一侧设有内出风口,内置气囊

6、与内出风口相对的位置设有内进风口,所述内出风口与内进风口之间通过分支风道连通;

7、所述日光温室设有顶通风口,日光温室内在紧邻内置气囊的前侧设有蓄热水带;

8、所述外进风口、内进风口垂直布置,通过设置在外进风口与内进风口夹角处的第一活动挡板控制外进风口与内进风口的打开角度;所述外出风口、内出风口垂直布置,通过设置在外出风口与内出风口夹角处的第二活动挡板控制外出风口与内出风口的打开角度;

9、白天,当日光温室内温度高于作物所需温度的最大值时,打开顶通风口进行顶通风,实现降温、除湿;当日光温室内温度符合作物所需温度,但湿度高于作物所需湿度时,关闭顶通风口,同时打开外进风口、外出风口,启动风机,在风机的作用下,新鲜冷空气流经内置气囊,预热后从通风口输入日光温室内,并从日光温室的一侧吹向另一侧,最后从外出风口排出,实现仿自然风、除湿;

10、夜间,当日光温室内温度高于作物所需温度的最大值时,关闭外出风口,打开内出风口,通过第一活动挡板控制外进风口与内进风口的打开角度,启动风机,在风机的作用下,新鲜冷空气与内部热空气混合后流经内置气囊,之后从通风口输入日光温室内,并从日光温室的一侧吹向另一侧,最后从内出风口排出,再与新鲜冷空气混合进行下一循环,实现仿自然风、降温、除湿;当日光温室内温度符合作物所需温度时,关闭外进风口、外出风口,打开内进风口、内出风口,启动风机,在风机的作用下,日光温室内的空气流经内置气囊后从通风口输入日光温室内,并从日光温室的一侧吹向另一侧,最后从内出风口排出,再从内进风口流经内置气囊进行下一循环,实现仿自然风、除湿。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在紧邻蓄热水带的前侧设有可收放反光膜,当日光温室内作物对夜间温度要求高时,白天收起可收放反光膜,蓄热水带吸收太阳光蓄积的热量在夜间释放;当日光温室内作物对夜间温度要求低时,白天放下可收放反光膜,使其覆盖蓄热水带,蓄热水带不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夜间,日光温室内的温度高于作物所需温度的最大值时,通过控制可收放反光膜卷起或放下的长度来控制蓄热水带向日光温室内散热的量,从而辅助调控日光温室内的温度。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日光温室为双拱架日光温室,日光温室覆盖的保温被为分体式隔湿透光保温被,所述蓄热水带为长条状悬挂在日光温室顶部的黑色蓄热水带,蓄热水带为多个。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内置气囊包括框架、包覆在框架周围的包覆层,所述框架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且底面为靠近后山墙侧偏低的斜面,内置气囊的底部在最低点的位置设置集水罐,所述集水罐的内部与内置气囊的内部连通。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通风口处安装辅助风机。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内置气囊的内部设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内设有吸湿层,除湿装置内还设有用于挤压吸湿层的压紧机构。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分体式隔湿透光保温被包括上隔湿透光层、设置在上隔湿透光层下面的下隔湿透光保温层、压被绳;

17、其中,所述上隔湿透光层与下隔湿透光保温层覆盖并固定在日光温室的大日光温室主体上,通过压被绳将上隔湿透光层与下隔湿透光保温层压紧并紧贴大日光温室主体;所述下隔湿透光保温层包括下隔湿透光层、设置在下隔湿透光层上面的保温棉,所述保温棉采用透光材料的保温棉,保温棉为一体的板式结构,保温棉上沿横向间隔设置多个固定带,所述固定带沿保温棉纵向通长设置,通过固定带将保温棉的上下两端固定在下隔湿透光层上;所述上隔湿透光层的下端与外卷被轴连接,所述外卷被轴与外卷被器连接;所述下隔湿透光保温层的下端与内卷被轴连接,所述内卷被轴与内卷被器连接。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包覆层为吸湿材料或非吸湿材料构成,所述非吸湿材料包括无滴膜、pe膜。

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所述压被绳一端固定在日光温室后端的地锚上,另一端绕过日光温室前端的转向轮与缠绕在电机上的驱动绳连接,通过电机同步控制多个压被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日光温室的侧山墙上设置外进风口、外出风口,所述外进风口、外出风口设置在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紧邻蓄热水带的前侧设有可收放反光膜,当日光温室内作物对夜间温度要求高时,白天收起可收放反光膜,蓄热水带吸收太阳光蓄积的热量在夜间释放;当日光温室内作物对夜间温度要求低时,白天放下可收放反光膜,使其覆盖蓄热水带,蓄热水带不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夜间,日光温室内的温度高于作物所需温度的最大值时,通过控制可收放反光膜卷起或放下的长度来控制蓄热水带向日光温室内散热的量,从而辅助调控日光温室内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光温室为双拱架日光温室,日光温室覆盖的保温被为分体式隔湿透光保温被,所述蓄热水带为长条状悬挂在日光温室顶部的黑色蓄热水带,蓄热水带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气囊包括框架、包覆在框架周围的包覆层,所述框架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且底面为靠近后山墙侧偏低的斜面,内置气囊的底部在最低点的位置设置集水罐,所述集水罐的内部与内置气囊的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处安装辅助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气囊的内部设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内设有吸湿层,除湿装置内还设有用于挤压吸湿层的压紧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隔湿透光保温被包括上隔湿透光层、设置在上隔湿透光层下面的下隔湿透光保温层、压被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为吸湿材料或非吸湿材料构成,所述非吸湿材料包括无滴膜、PE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被绳一端固定在日光温室后端的地锚上,另一端绕过日光温室前端的转向轮与缠绕在电机上的驱动绳连接,通过电机同步控制多个压被绳处于松弛状态或绷紧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上隔湿透光层、下隔湿透光层选择PE隔湿透光膜或PE编织膜,所述保温棉为聚酯纤维棉、无胶棉、喷胶棉或仿丝棉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日光温室的侧山墙上设置外进风口、外出风口,所述外进风口、外出风口设置在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紧邻蓄热水带的前侧设有可收放反光膜,当日光温室内作物对夜间温度要求高时,白天收起可收放反光膜,蓄热水带吸收太阳光蓄积的热量在夜间释放;当日光温室内作物对夜间温度要求低时,白天放下可收放反光膜,使其覆盖蓄热水带,蓄热水带不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夜间,日光温室内的温度高于作物所需温度的最大值时,通过控制可收放反光膜卷起或放下的长度来控制蓄热水带向日光温室内散热的量,从而辅助调控日光温室内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光温室为双拱架日光温室,日光温室覆盖的保温被为分体式隔湿透光保温被,所述蓄热水带为长条状悬挂在日光温室顶部的黑色蓄热水带,蓄热水带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日光温室昼夜温差可调的仿自然风除湿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气囊包括框架、包覆在框架周围的包覆层,所述框架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且底面为靠近后山墙侧偏低的斜面,内置气囊的底部在最低点的位置设置集水罐,所述集水罐的内部与内置气囊的内部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殿奎宋洪雨刘奇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艺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