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100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包括输入信号、功能控制电路和LED驱动电路单元;若干个电路相同的LED驱动电路单元级联组成LED驱动电路表格;每个LED驱动单元由两个LED灯驱动组组成,每个LED驱动由一个高边驱动和一个低边驱动组成,功能控制电路由两个控制电路组成,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每个LED驱动单元A组低边驱动MOS管和LED驱动单元B组高边驱动MOS管导通和关闭,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每个LED驱动单元A组高边驱动MOS管和LED驱动单元B组低边驱动MOS管导通和关闭。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采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MOS管等基本的分立元件组成,单个元件较小,可灵活地在PCB中分布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子,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多,很多汽车在外观及内饰增加了很多氛围灯,如流水点亮,流水熄灭等。

2、(1)现在的基本都采用单片机加驱动芯片控制,成本比较高。

3、(2)采用很多的集成芯片,占用的pcb空间较大,对于某些狭长的灯带来说,很难布的下尺寸较大的元件。

4、(3)对于采用柔性材质的pcb,某些元件较大,不利于弯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以减少pcb中占用的空间,灵活在pcb中分布,从而对于使用柔性材质的pcb来说更容易弯折,同时降低成本。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包括输入信号、功能控制电路和led驱动电路单元;

4、输入信号由vcc、gnd、en_a、en_b、start_a、start_b组成;

5、vcc:表示电路的供电电源;

6、gnd:表示电路的供电电源负极;

7、en_sp1:功能控制信号输入;

8、en_sp2:功能控制信号输入;

9、start1:功能控制信号输入;

10、start2:功能控制信号输入;

11、若干个电路相同的led驱动电路单元级联组成led驱动电路表格;

12、所述led驱动单元,根据需要可由若干个led驱动单元组成,每个led驱动单元由两个led灯驱动组(即led驱动单元a组和led驱动单元b组)组成,每个led驱动由一个高边驱动和一个低边驱动组成,即每个led驱动单元包括led驱动单元a组高边驱动mos管、led驱动单元b组高边驱动mos管、led驱动单元a组低边驱动mos管和led驱动单元b组低边驱动mos管;

13、所述功能控制电路由两个控制电路(即第二控制电路和第一控制电路)组成,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每个led驱动单元a组低边驱动mos管和led驱动单元b组高边驱动mos管导通和关闭,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每个led驱动单元a组高边驱动mos管和led驱动单元b组低边驱动mos管导通和关闭。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2、三极管q4、电阻r2、电阻r4、电阻r6和电阻r8组成其中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到vcc,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8,基极连接到电阻r6、电阻r8,与三极管q2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1p,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到r6,同时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1n,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到电阻r2,电阻r4,发射极与gnd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3、电阻r1、电阻r3、电阻r5和电阻r7组成其中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到vcc,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7,基极连接到电阻r5、电阻r7,与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2p,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到r5,同时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2n,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到电阻r1,电阻r3,发射极与gnd连接。

16、进一步的,每个led驱动单元电路元件相同,以第一led驱动单元为例,由mos管q5、mos管q6、mos管q7、mos管q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发光二极管led1、led2,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组成;

17、其中电容c1,二极管r12并联后连接在mos管q5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电阻r13一端连接到mos管q5的栅极,另一端连接到mos管q7的漏极,电阻r9和led1串联后,连接在mos管q5的漏极和mos管q6的漏极之间,电阻r11和电容c2并联后连接在mos管q6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电阻r10与mos管q6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10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en_2p网络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与电阻r13连接,二极管d3负极连接到en_1n网络;

18、电容c4,电阻r14并联后连接在mos管q8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电阻r15一端连接到mos管q8的栅极,另一端连接到mos管q6的漏极,电阻r18和led2串联后,连接在mos管q8的漏极和mos管q7的漏极之间,电阻r16和电容c3并联后连接在mos管q7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电阻r17与mos管q7的栅极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与电阻r17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与en_1p网络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阻r15连接,二极管d4负极连接到en_2n网络。

19、进一步的,除了第一led驱动单元以外,每个led驱动单元in_an网络连接到上一个led驱动单元的out_bn-1网络,in_bn网络连接到上一个led驱动单元的out_an-1网络,以第二led驱动单元为例,out_a1连接到in_b2,out_b1连接到in_a2第一led驱动单元的电阻r10通过二极管d1连接到start_a网络。

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21、本专利技术所述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通过仅采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mos管等基本的分立元件组成,单个元件较小,可灵活地在pcb中分布。不采用大的集成电路,成本较低。使用尺寸较小的元件,对于使用柔性材质的pcb来说,更容易弯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信号、功能控制电路和LED驱动电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2、三极管Q4、电阻R2、电阻R4、电阻R6和电阻R8组成其中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到VCC,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8,基极连接到电阻R6、电阻R8,与三极管Q2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1P,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到R6,同时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1N,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到电阻R2,电阻R4,发射极与GND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3、电阻R1、电阻R3、电阻R5和电阻R7组成其中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到VCC,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7,基极连接到电阻R5、电阻R7,与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2P,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到R5,同时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2N,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到电阻R1,电阻R3,发射极与GND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个LED驱动单元电路元件相同,以第一LED驱动单元为例,由MOS管Q5、MOS管Q6、MOS管Q7、MOS管Q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发光二极管LED1、LED2,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除了第一LED驱动单元以外,每个LED驱动单元IN_An网络连接到上一个LED驱动单元的OUT_Bn-1网络,IN_Bn网络连接到上一个LED驱动单元的OUT_An-1网络,以第二LED驱动单元为例,OUT_A1连接到IN_B2,OUT_B1连接到IN_A2第一LED驱动单元的电阻R10通过二极管D1连接到START_A网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信号、功能控制电路和led驱动电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2、三极管q4、电阻r2、电阻r4、电阻r6和电阻r8组成其中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到vcc,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8,基极连接到电阻r6、电阻r8,与三极管q2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1p,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到r6,同时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1n,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到电阻r2,电阻r4,发射极与gnd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氛围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3、电阻r1、电阻r3、电阻r5和电阻r7组成其中三极管q1发射极连接到vcc,集电极连接到电阻r7,基极连接到电阻r5、电阻r7,与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2p,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到r5,同时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的网络标记为en_2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明尹博远唐德亮王羽丹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众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