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轮踏板车手把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083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1
本技术属于二轮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轮踏板车手把调节机构,其中包括手把调节部,所述手把调节部包括握把管、旋转转接头、转接把管、固定转接头、支撑把管、左右连接把管、安装套管、手把安装螺栓、立管及转向立柱组件;所述安装套管与立管及转向立柱组件相互调节,且通过手把安装螺栓相互固定,所述左右连接把管固定安装于安装套管的上端,所述左右连接把管的两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支撑把管插于插孔内;所述转接把管通过固定转接头与支撑把管连接;所述握把管通过旋转转接头与转接把管连接,所述固定转接头、旋转转接头内部均设置有螺栓,该装置解决了当前无法通过车把的可调节这种形式,从而提高效率降低长期的开发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二轮交通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二轮踏板车手把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的二轮交通工具在进行项目新设计的时候,车架平台的式样往往会根据产品的外观造型进行新的设计,如果新的造型会影响到人员乘骑的姿态(车辆人机状态),那么就需要对新的人机状态进行测试及试验,以保证人员乘骑时的舒适性。

2、目前的车架平台都是留用车架进行改进验证,比较麻烦,每次修改也不一定能达到改进的目的,重复修改比较繁琐且费时费力。目的专门开发一个车架平台进行各种乘骑姿态的验证。

3、目前的车架平台都是留用车架进行改进验证,比较麻烦,每次修改也不一定能达到改进的目的,重复修改比较繁琐且费时费力。目的专门开发一个车架平台进行各种乘骑姿态的验证。

4、目前的车架平台都是留用车架进行改进验证,比较麻烦,每次修改也不一定能达到改进的目的,重复修改比较繁琐且费时费力。目的专门开发一个车架平台进行各种乘骑姿态的验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轮踏板车手把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轮踏板车手把调节机构,包括手把调节部,所述手把调节部包括握把管、旋转转接头、转接把管、固定转接头、支撑把管、左右连接把管、安装套管、手把安装螺栓、立管及转向立柱组件;

3、所述安装套管与立管及转向立柱组件相互调节,且通过手把安装螺栓相互固定。

4、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左右连接把管固定安装于安装套管的上端,所述左右连接把管的两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支撑把管插于插孔内;

5、所述转接把管通过固定转接头与支撑把管连接;

6、所述握把管通过旋转转接头与转接把管连接。

7、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固定转接头、旋转转接头内部均设置有螺栓,且用于固定转接把管以及握把管。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传统的车架平台的固定式车把进行分段拆解并进行各自的连接,车把的可调节这种形式,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方便实用,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长期的开发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轮踏板车手把调节机构,包括手把调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调节部包括握把管(1)、旋转转接头(2)、转接把管(3)、固定转接头(4)、支撑把管(5)、左右连接把管(6)、安装套管(7)、手把安装螺栓(8)、立管及转向立柱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轮踏板车手把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连接把管(6)固定安装于安装套管(7)的上端,所述左右连接把管(6)的两端设置有插孔,所述支撑把管(5)插于插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轮踏板车手把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转接头(4)、旋转转接头(2)内部均设置有螺栓,且用于固定转接把管(3)以及握把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轮踏板车手把调节机构,包括手把调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调节部包括握把管(1)、旋转转接头(2)、转接把管(3)、固定转接头(4)、支撑把管(5)、左右连接把管(6)、安装套管(7)、手把安装螺栓(8)、立管及转向立柱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轮踏板车手把调节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伟张潇金春
申请(专利权)人:创呈工业设计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