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0804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1
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包括针板、插片、编织针组件、上压条、下压条以及安装有若干驱动三角的三角底板,插片插装在针板上,编织针组件位于针槽内;编织针组件包括织针、弹性长针、弹性叉针和选针,弹性长针位于织针的下方,弹性叉针位于弹性长针与三角底板之间,选针位于弹性叉针与三角底板之间,且选针的推动部位于弹性长针的下方;同一针槽内的编织针组件中,织针、弹性长针和弹性叉针的数量均为两枚;本技术通过对同一针槽内的两枚织针进行左右切换编织,能够在保证每英寸织针数量不减少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各插片和织针的厚度,以充分确保其在编织时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脑横机编织,特别是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1、我们知道,电脑横机中的编织针组件一般都安装在针板的针槽内,而针槽则是由插装在针板上的相邻插片围制而成的。在电脑横机工作时,通过三角机构的驱动,使编织针组件沿着针槽不断地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完成对织物的编织工作。

2、对于一般的针织物而言,编织的越致密越好。为此,目前的大多数生产厂家都开始通过沿针板的长度方向(横向)、增加每一英寸插片槽数量的方法,来缩小相邻两插片之间的距离,进而达到缩减针距(相邻两织针之间的距离)的目的,再或者就是在插片上对应织针处的侧壁上开设容纳槽,将织针的一部分宽度藏入该容纳槽内来尽可能多地额外增加每英寸编织针组件的数量。

3、如专利号为zl 202123446064.9、名称为“电脑横机超密针插片组合结构”,就是通过在插片的前部两个侧壁上分别铣削对称的让位槽,借助该让位槽容纳织针一部分宽度,以此来增加针板上每英寸织针的数量,达到缩短针距的目的。

4、再如专利号zl2022217977216、名称为“电脑横机密针插片的改进结构”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产品是沿插片的上部侧壁开设一大一小两个长槽,能够在插片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充分降低铣削或者研磨加工时的难度,有效保证插片的整体制造精度,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给额外增加的编织针组件留出足够多的空间。

5、虽然现有一些生产厂家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了每英寸织针数量的增加,但受到目前技术的制约,每英寸织针的数量最多只能达到32枚,如此数量已是行业极限,而且这种每英寸织针数量的增加普遍都是以牺牲插片和编织针组件的厚度为代价,我们知道,插片和编织针组件的厚度变薄,势必会直接影响织针编织时的工作性能,因此,这已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能够在保证每英寸织针数量不减少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各插片和织针的厚度,以充分确保其在编织时的工作性能。

2、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包括针板、插片、编织针组件以及安装有若干驱动三角的三角底板,若干所述插片均插装在针板上开设的插槽内,所述编织针组件位于相邻插片与针板表面所围成的针槽内,其中,还包括上压条和下压条;所述编织针组件包括织针、弹性长针、弹性叉针和选针,所述弹性长针位于织针的下方,所述弹性叉针位于弹性长针与三角底板之间,所述选针位于弹性叉针与三角底板之间;同一针槽内的所述编织针组件中,织针、弹性长针和弹性叉针的数量均为两枚,两枚所述织针、弹性长针和弹性叉针均沿针槽的宽度方向左右放置;所述上压条和下压条均可伸缩地安装在三角底板的中间部位,用于对不参与编织的织针进行下压。

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中,同一所述针槽内左右两枚织针的头部之间设有齿口片或者沉降片,所述齿口片或者沉降片装在针板上。

4、本技术所述的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针槽头部的针板上安装有沉降片或者齿口片。

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中,所述针槽内的齿口片或者沉降片与同一针槽内相邻织针之间的沉降片或者齿口片沿针板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

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中,所述选针下部的推动部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针槽内,且用于同时向上推动同一针槽内的两枚弹性长针的尾部。

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中,左右相贴合的两枚所述织针以及左右相贴合的两枚所述弹性长针分别向左右两侧轻微弯曲。

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中,所述上压条和下压条从左向右均依次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且每一部分由单独的伸缩驱动机构进行控制。

9、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在同一针槽内设置两枚织针和两枚弹性长针,同时在三角底板的中间部位可伸缩地安装有上压条和下压条,用于对不参与编织的织针进行下压,因此,本技术在保证织针对织物正常编织的情况下,有效省去了原有插片的数量,进而既保证了每英寸32枚织针的数量,又不会减小插片和织针原有的厚度,确保了电脑横机在整个编织时的工作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包括针板(4)、插片(5)、编织针组件(3)以及安装有若干驱动三角的三角底板(7),若干所述插片(5)均插装在针板(4)上开设的插槽(41)内,所述编织针组件(3)位于相邻插片(5)与针板(4)表面所围成的针槽(6)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针槽(6)内左右两枚织针(31)的头部之间设有齿口片(1)或者沉降片(2),所述齿口片(1)或者沉降片(2)装在针板(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针槽(6)头部的针板(4)上安装有沉降片(2)或者齿口片(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槽(6)内的齿口片(1)或者沉降片(2)与同一针槽(6)内相邻织针(31)之间的沉降片(2)或者齿口片(1)沿针板(4)的长度方向交错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针(34)下部的推动部(341)上设有滑块(35),所述滑块(35)位于针槽(6)内,且用于同时向上推动同一针槽(6)内的两枚弹性长针(32)的尾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相贴合的两枚所述织针(31)以及左右相贴合的两枚所述弹性长针(32)分别向左右两侧轻微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条(8)和下压条(9)从左向右均依次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且每一部分由单独的伸缩驱动机构进行控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包括针板(4)、插片(5)、编织针组件(3)以及安装有若干驱动三角的三角底板(7),若干所述插片(5)均插装在针板(4)上开设的插槽(41)内,所述编织针组件(3)位于相邻插片(5)与针板(4)表面所围成的针槽(6)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针槽(6)内左右两枚织针(31)的头部之间设有齿口片(1)或者沉降片(2),所述齿口片(1)或者沉降片(2)装在针板(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针槽(6)头部的针板(4)上安装有沉降片(2)或者齿口片(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槽双针针板左右针切换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槽(6)内的齿口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海滨梁显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鑫越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