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编织机用生克三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063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0
本技术涉及一种横编织机用生克三角,包括三角本体,三角本体上设有上轨迹曲线和下轨迹曲线,上轨迹曲线和下轨迹曲线上均设有左编织段和右编织段;左编织段包括位于各凸部右侧的左橡筋编织一段、左主纱编织一段、左主纱编织三段、左主纱整平一段以及位于下轨迹线中位于各内凹部左侧的左橡筋编织二段和左主纱编织二段;右编织段包括位于各凸部左侧的右主纱编织一段、右主纱编织三段、右主纱整平一段以及位于下轨迹线中位于各内凹部右侧的右主纱编织二段和右主纱整平二段;左主纱编织一段、左主纱编织二段、左主纱编织三段对应与右主纱编织一段、右主纱编织二段和右主纱编织三段关于织针三角中心线对称。本生克三角能够适用于手套机的左右双向编织,且橡筋编织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织物编织,特别是涉及一种横编织机用生克三角


技术介绍

1、手套机主要通过机头三角编织系统及生克三角分别带动织针、沉降片运动实现编织,沉降片又称为生克片,在编织的过程中,成圈和移圈是不可或缺的编织要求。沉降片和生克三角组成编织压线机构用于按压线圈和帮助成圈,通过生克三角,将生克片推向指定的位置,令沉降片可以将两枚织针之间的沉降弧压着,不让沉降弧随着针上升,以利于完成编织动作。

2、生克三角通常通过控制沉降片上的不同位置对沉降片的上下运动进行控制,其中生克三角上具有平行分布的上轨迹曲线和下轨迹曲线,利用上轨迹曲线和下轨迹曲线上的多个线段分别控制沉降片的上作用面、下作用面运行,达到辅助成圈的目的。如专利号为zl202023003032.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套机的生克三角,其通过轨道槽的上下两侧控制生克片的移动轨迹,由于其轨道槽上下两侧中的线段不具有对称性,轨道槽只有单向的编织段,因此其只能应用于手套机单面编织,即机头移动后的复位段不参与编织,无法适用于机头移动段及复位段均进行编织的左右双向编织。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编织机用生克三角,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本体,所述三角本体上设有上轨迹曲线和下轨迹曲线,所述上轨迹曲线和下轨迹曲线上均设有左编织段和右编织段,所述上轨迹曲线上设有若干凸部,所述下轨迹曲线上设有若干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编织机用生克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橡筋编织一段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范围设置为3.64±0.5mm,所述左橡筋编织两段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范围设置为2.53±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编织机用生克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纱编织一段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范围设置为4.32±0.5mm,所述右主纱编织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编织机用生克三角,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本体,所述三角本体上设有上轨迹曲线和下轨迹曲线,所述上轨迹曲线和下轨迹曲线上均设有左编织段和右编织段,所述上轨迹曲线上设有若干凸部,所述下轨迹曲线上设有若干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编织机用生克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橡筋编织一段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范围设置为3.64±0.5mm,所述左橡筋编织两段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范围设置为2.53±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编织机用生克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纱编织一段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范围设置为4.32±0.5mm,所述右主纱编织一段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范围设置为4.32±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编织机用生克三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主纱编织二段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范围设置为4.15±0.5mm,所述右主纱编织二段的高端与低端之间的垂直距离范围设置为4.15±0.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百祥王仁刚俞永保冯建明金建平李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百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