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036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9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电池模组,包括:壳体,其上具有安装腔室;电芯组,被配置在壳体的安装腔室内,电芯组包括多个沿厚度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电芯;以及液冷板总成,被配置于安装腔室内,且为电芯提供液冷;液冷板总成包括:液冷板集流体,其内具有能够供冷却液流动的导流腔室,其上还具有与导流腔室相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液冷管,具有若干个,且以翅片的形式分布于液冷板集流体的一侧或者是两侧,各液冷管与液冷板集流体内的导流腔室相连通;其中,电芯具有多组,且分别布设在相邻的液冷管之间的间隔内。通过在液冷板集流体以及液冷管的双重液冷的作用下,使得电芯能够更快的被加热或冷却,进而使得充电速度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以及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日益成熟,动力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动轿车、电动摩托车及储能等产品上。

2、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里最为关键的部件,其性能对电动车的驱动能力、能量效率有重大的影响,而动力电池性能对温度十分敏感,过高的温度不仅会造成动力电池寿命的快速衰减,而且更为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安全问题,从而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因此,为了发挥动力电池的最佳性能并尽量延长动力电池寿命,必须对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使得电池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有效地排出,进而让动力电池工作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3、目前,通常采用液冷的方式来对动力电池进行散热降温,通常是将液冷板放置到电池模组的底部,然后让冷却液在液冷板的内部流过从而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但是电池底部的区域面积有限,当动力电池进行较大倍率的充放电工况时其产热量将大幅增加,在此工况下,上述方法将很难有效地降低动力电池的温度。而且设置在电芯底部的液冷板,因其占用电池包的高度空间,导致影响了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电池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有N组,且N为不小于2的正偶数,每相邻两个电芯组形成一个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个数为N/2,另外,所述液冷板集流体(310)的个数为N/2;其中,所述液冷板集流体(310)呈板状结构,液冷管(320)分布于所述液冷板集流体(310)的两侧,所述液冷板集流体(310)并被配置在每个电池组的两个电芯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芯(200)均通过导热结构胶粘接在所述液冷板集流体(3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电池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有n组,且n为不小于2的正偶数,每相邻两个电芯组形成一个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个数为n/2,另外,所述液冷板集流体(310)的个数为n/2;其中,所述液冷板集流体(310)呈板状结构,液冷管(320)分布于所述液冷板集流体(310)的两侧,所述液冷板集流体(310)并被配置在每个电池组的两个电芯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芯(200)均通过导热结构胶粘接在所述液冷板集流体(3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320)呈片状结构,所述电芯(200)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与所述液冷管(320)的外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室具有两个,两个所述导流腔室沿液冷板集流体(310)的高度方向布设,所述进液口(301)与其中一导流腔室相连通,所述出液口(302)与另一导流腔室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液冷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枫沈成宇曹楷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