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排爆服的微胶囊改性防破片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953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排爆服的微胶囊改性防破片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纤维织物改性技术领域。先将纤维织物置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浸渍,再置于含微胶囊的无水乙醇中,然后进行超声分散,最后进行干燥,得到微胶囊改性织物,硅烷偶联剂溶液的质量浓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30%,含微胶囊的无水乙醇质量浓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通过向纤维中加入微胶囊颗粒,提高纱线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而提高了纱线与纱线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加了能量损耗方式,改性后的织物在受到弹丸冲击时表现出更好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织物改性,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排爆服的微胶囊改性防破片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芳纶纤维(af)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个体防护方面应用广泛。然而,af的光滑和化学惰性表面严重限制了其应用。所以对纤维表面进行预处理,用试剂浸渍纤维,提高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粘附力是提升纤维抗弹性能的方式之一。

2、公开号为cn114592341a、名称为一种氧化铝改性防弹纤维织物的方法的中国专利公开,可以使氧化铝颗粒较均匀的分布在纤维中,提高纤维表面粗糙程度,增加纱线之间的摩擦从而增加纤维的抗冲击性能,有效提高了单层纤维织物对弹丸的防护效果。其不足之处是氧化铝的附着量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氧化铝的附着量较小无法充分发挥改性纤维增加摩擦提升织物抗冲击性能的作用,氧化铝附着量过高纱线间的摩擦系数不再提升,但会对织物造成不必要的重量提升。仍需要一定的技术实验验证。

3、公开号为cn107588682a、名称为一种提高织物防弹性能的纳米溶胶整理液的中国专利公开,在不增加软体防弹衣重量的前提下,利用整理液浸渍织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微胶囊改性防破片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纤维织物置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浸渍,再置于含微胶囊的无水乙醇中,然后进行超声分散,最后进行干燥,得到微胶囊改性织物,硅烷偶联剂溶液的质量浓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30%,含微胶囊的无水乙醇质量浓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改性防破片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微胶囊制备及防破片织物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微胶囊改性防破片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纤维预处理,在防弹织物制备工艺前,将纤维织物浸泡在丙酮溶液中,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胶囊改性防破片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纤维织物置于硅烷偶联剂溶液中浸渍,再置于含微胶囊的无水乙醇中,然后进行超声分散,最后进行干燥,得到微胶囊改性织物,硅烷偶联剂溶液的质量浓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30%,含微胶囊的无水乙醇质量浓度大于等于10%且小于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改性防破片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微胶囊制备及防破片织物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微胶囊改性防破片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纤维预处理,在防弹织物制备工艺前,将纤维织物浸泡在丙酮溶液中,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燥。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梦琦颜轲黄广炎李兵傅健叶宁刘桂勇梁新宇王立李宇谭春霞田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