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937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端一侧焊接有下压辊架,所述支座上位于所述下压辊架两侧焊接有倒U型的支架,所述支架内顶端中部通过电推杆一连接有上压辊架,所述支座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一方面通过分切轴、刻度、固定套、凸条以及T型锁栓的设计,使得装置分切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实现分切刀之间间距的连续精准调节,这样设计使装置所能够分切的无纺布的宽度种类更多,从而提升装置对无纺布分切灵活性,另一方面配合上压辊架与下压辊架来对无纺布在切割时进行压紧平整,使无纺布的分切过程中可以连续进行,从而大大提升了装置对无纺布的分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


技术介绍

1、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无纺布在加工过程中就常常需要使用到分切设备来进行分切工作。

2、专利号为cn202220030808.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安装座顶端设置有压板,安装座内设置有驱动槽,驱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套设有升降板,升降板顶端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的顶端均延伸出安装座外且固定安装在压板上。

3、上述专利所述的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在使用时虽然能够通过将刀片分别固定在连接轴上不同的安装孔内,从而来实现刀片之前距离的调节,以实现对不同宽度无纺布的分切加工,但是由于连接轴上的安装孔位置是固定的,导致刀片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在上述调节方式下刀片之间间距的调节是不连续的,从而使得装置所能分切的无纺布的宽度种类较少,使装置的使用灵活性较差,同时由于上述结构的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主要是通过压板来实现对无纺布的压紧平整,进而来实现对无纺布的分切,在上述平整分切方式下每次分切时无纺布均是固定不动的,也就是无纺布的分切过程是间歇式的进行的,从而使得装置对无纺布的分切效率较为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分切刀片之间间距连续调节,同时还能够确保装置对无纺布的分切过程连续进行的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端一侧焊接有下压辊架,所述支座上位于所述下压辊架两侧焊接有倒u型的支架,所述支架内顶端中部通过电推杆一连接有上压辊架,所述支座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底端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电推杆二,所述电推杆二的伸缩部连接有u型的分切架,所述分切架上固定有分切轴,所述分切轴外壁上呈环形固定有三个凸条,所述分切轴外壁上位于所述凸条之间雕刻有刻度,所述分切轴上还安装有分切刀,所述分切架外侧还安装有与所述分切刀相连的电机二,所述支座上与所述下压辊架相对的一侧焊接有收卷架,所述收卷架内固定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电机一。

5、进一步的,所述上压辊架位于所述下压辊架的正上方,所述上压辊架上的压辊与所述下压辊架上的压辊一一对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计能够在所述上压辊架下移后可以实现对无纺布的稳定压紧平整,同时不影响无纺布的便捷进给。

7、进一步的,所述电推杆一伸缩部与所述上压辊架螺栓连接,所述电推杆一的固定部与所述支架螺栓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推杆一主要用来为所述上压辊架下移提供压紧动力。

9、进一步的,所述分切轴一侧壁上还固定有限位用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与所述凸条相连处为内凹结构,所述固定套外壁上呈环形安装有用于将所述固定套锁紧的t型锁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固定套与所述t型锁栓作用下可以确保所述分切刀在所述分切轴上调节后的可靠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电推杆二的伸缩部与所述分切架螺栓连接,所述电推杆二的固定部与所述凹槽螺栓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电推杆二作用下可以实现所述分切架的便捷升降调节,从而方便对无纺布进行便捷的分切加工。

13、进一步的,所述收卷辊与所述收卷架转动连接,所述收卷辊与所述电机一键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机一启动后会带动所述收卷辊转动,以便在所述收卷辊作用下实现对无纺布的收卷。

15、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一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电机一、所述电机二、所述电推杆一以及所述电推杆二均电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操作面板作用下可以确保所述电机一、所述电机二、所述电推杆一以及所述电推杆二的有序启闭。

17、(三)有益效果

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为解决现有的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在使用时虽然能够通过将刀片分别固定在连接轴上不同的安装孔内,从而来实现刀片之前距离的调节,以实现对不同宽度无纺布的分切加工,但是由于连接轴上的安装孔位置是固定的,导致刀片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在上述调节方式下刀片之间间距的调节是不连续的,从而使得装置所能分切的无纺布的宽度种类较少,使装置的使用灵活性较差,同时由于上述结构的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主要是通过压板来实现对无纺布的压紧平整,进而来实现对无纺布的分切,在上述平整分切方式下每次分切时无纺布均是固定不动的,也就是无纺布的分切过程是间歇式的进行的,从而使得装置对无纺布的分切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本技术一方面通过分切轴、刻度、固定套、凸条以及t型锁栓的设计,使得装置分切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实现分切刀之间间距的连续精准调节,这样设计使装置所能够分切的无纺布的宽度种类更多,从而提升装置对无纺布分切灵活性,另一方面配合上压辊架与下压辊架来对无纺布在切割时进行压紧平整,使无纺布的分切过程中可以连续进行,从而大大提升了装置对无纺布的分切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5),所述支座(5)上端一侧焊接有下压辊架(4),所述支座(5)上位于所述下压辊架(4)两侧焊接有倒U型的支架(3),所述支架(3)内顶端中部通过电推杆一(1)连接有上压辊架(2),所述支座(5)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内底端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电推杆二(7),所述电推杆二(7)的伸缩部连接有U型的分切架(9),所述分切架(9)上固定有分切轴(15),所述分切轴(15)外壁上呈环形固定有三个凸条(18),所述分切轴(15)外壁上位于所述凸条(18)之间雕刻有刻度(16),所述分切轴(15)上还安装有分切刀(17),所述分切架(9)外侧还安装有与所述分切刀(17)相连的电机二(10),所述支座(5)上与所述下压辊架(4)相对的一侧焊接有收卷架(12),所述收卷架(12)内固定有收卷辊(13),所述收卷辊(13)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电机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架(2)位于所述下压辊架(4)的正上方,所述上压辊架(2)上的压辊与所述下压辊架(4)上的压辊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推杆一(1)伸缩部与所述上压辊架(2)螺栓连接,所述电推杆一(1)的固定部与所述支架(3)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轴(15)一侧壁上还固定有限位用的固定套(19),所述固定套(19)内与所述凸条(18)相连处为内凹结构,所述固定套(19)外壁上呈环形安装有用于将所述固定套(19)锁紧的T型锁栓(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推杆二(7)的伸缩部与所述分切架(9)螺栓连接,所述电推杆二(7)的固定部与所述凹槽(8)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13)与所述收卷架(12)转动连接,所述收卷辊(13)与所述电机一(11)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5)一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操作面板(6),所述操作面板(6)与所述电机一(11)、所述电机二(10)、所述电推杆一(1)以及所述电推杆二(7)均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5),所述支座(5)上端一侧焊接有下压辊架(4),所述支座(5)上位于所述下压辊架(4)两侧焊接有倒u型的支架(3),所述支架(3)内顶端中部通过电推杆一(1)连接有上压辊架(2),所述支座(5)上端中部开设有凹槽(8),所述凹槽(8)内底端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电推杆二(7),所述电推杆二(7)的伸缩部连接有u型的分切架(9),所述分切架(9)上固定有分切轴(15),所述分切轴(15)外壁上呈环形固定有三个凸条(18),所述分切轴(15)外壁上位于所述凸条(18)之间雕刻有刻度(16),所述分切轴(15)上还安装有分切刀(17),所述分切架(9)外侧还安装有与所述分切刀(17)相连的电机二(10),所述支座(5)上与所述下压辊架(4)相对的一侧焊接有收卷架(12),所述收卷架(12)内固定有收卷辊(13),所述收卷辊(13)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电机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分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架(2)位于所述下压辊架(4)的正上方,所述上压辊架(2)上的压辊与所述下压辊架(4)上的压辊一一对应。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弘亚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