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198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压铸薄壁壳体侧壁,所述压铸薄壁壳体侧壁上贯穿安装有旋转拧紧型连接器;还包括:所述压铸薄壁壳体侧壁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加厚侧壁,且压铸薄壁壳体侧壁和加厚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旋转拧紧型连接器由衔接外壳、定位槽、对接头部、插接杆和锁定螺母组成,且衔接外壳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衔接外壳的上端插入有对接头部,且对接头部的边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端部插入在衔接外壳上的定位槽中。该壳体间防转结构,连接器受到扭转力时,两壳体在安装孔内的接触面积较大,塑胶连接器不易被金属压铸壳体损坏,改变压铸薄壁壳体结构增强壳体间的防转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具体为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


技术介绍

1、连接器可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连接器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通过连接器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

2、如公开号为cn108258530b的一种带螺纹锁紧机构的连接器插头,其中在该现有技术中依靠锁紧块的硬性锁紧,保证连接螺帽不会反向旋转;如公开号为cn108736242a的一种防转螺纹射频同轴连接器,其中在该现有技术中环形内齿带与环形外齿带可相啮合,具有壳体间防转的功能;如公开号为cn216529500u的一种圆形连接器外壳结构,其中在该现有技术中缘体防转动结构呈凸起形状;如公开号为cn216056851u的igbt模块的装配结构及新能源汽车,其中在该现有技术中防转定位销固定连接于输入端接线座和输出端接线座实现防转定位;

3、其中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没有考虑到塑胶材质连接器受到扭力时,塑胶壳体易遭到金属壳体破坏,因此仅从塑胶壳体角度改变结构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防转效果。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没有考虑到塑胶材质连接器受到扭力时,塑胶壳体易遭到金属壳体破坏,因此仅从塑胶壳体角度改变结构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防转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包括压铸薄壁壳体侧壁,所述压铸薄壁壳体侧壁上贯穿安装有旋转拧紧型连接器;

3、还包括:

4、所述压铸薄壁壳体侧壁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加厚侧壁,且压铸薄壁壳体侧壁和加厚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

5、所述旋转拧紧型连接器由衔接外壳、定位槽、对接头部、插接杆和锁定螺母组成,且衔接外壳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衔接外壳的上端插入有对接头部,且对接头部的边侧固定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端部插入在衔接外壳上的定位槽中,所述对接头部上旋拧有锁定螺母。

6、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与旋转拧紧型连接器壳体轮廓匹配。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的形状与旋转拧紧型连接器的壳体轮廓相互匹配,从而能够方便将其插入至安装孔上。

8、优选的,所述压铸薄壁壳体侧壁上的加厚侧壁分布在安装孔的周围并延伸到壳体另一壁,且加厚侧壁的厚度是一倍压铸薄壁壳体侧壁的壁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金属压铸薄壁壳体侧壁局部加厚,避免塑胶连接器遭到金属壳体破坏,从而避免连接器的防转结构失效。

10、优选的,所述旋转拧紧型连接器为塑胶制品,且旋转拧紧型连接器上的对接头部和衔接外壳为插接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将对接头部插入至衔接外壳的内部,从而完成两者的稳定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插接杆远离对接头部的一端与衔接外壳上的定位槽两者相互匹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杆端部与定位槽之间的相互匹配,从而能够方便使其插接杆的端部插入至定位槽中,完成对接头部与衔接外壳之间连接的固定。

14、优选的,所述对接头部的表面设置有与锁定螺母相互匹配的螺纹,且对接头部与锁定螺母为螺纹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接头部表面的螺纹,从而能够方便将锁定螺母拧入至其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壳体间防转结构,连接器受到扭转力时,两壳体在安装孔内的接触面积较大,塑胶连接器不易被金属压铸壳体损坏,改变压铸薄壁壳体结构增强壳体间的防转效果;

17、1、设置有加厚侧壁,安装孔的形状与旋转拧紧型连接器壳体轮廓匹配,侧壁加厚区域分布在安装孔周围并延伸到壳体另一壁,加厚区域的厚度是一倍薄壁壁厚,将金属压铸薄壁壳体侧壁局部加厚,避免塑胶连接器遭到金属壳体破坏,从而避免连接器的防转结构失效;

18、2、设置有锁定螺母,将对接头部插入至安装孔中,接着将锁定螺母拧在对接头部上,通过锁定螺母的方式装配在压铸薄壁壳体侧壁上,当连接器受到扭转力时,两壳体在安装孔内的接触面积较大,塑胶连接器不易被金属压铸壳体损,接着将衔接外壳插入在对接头部上,此时插接杆的端部进入至定位槽中,从而完成衔接外壳和对接头部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包括压铸薄壁壳体侧壁(1),所述压铸薄壁壳体侧壁(1)上贯穿安装有旋转拧紧型连接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的形状与旋转拧紧型连接器(4)壳体轮廓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薄壁壳体侧壁(1)上的加厚侧壁(2)分布在安装孔(3)的周围并延伸到壳体另一壁,且加厚侧壁(2)的厚度是一倍压铸薄壁壳体侧壁(1)的壁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拧紧型连接器(4)为塑胶制品,且旋转拧紧型连接器(4)上的对接头部(403)和衔接外壳(401)为插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杆(404)远离对接头部(403)的一端与衔接外壳(401)上的定位槽(402)两者相互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头部(403)的表面设置有与锁定螺母(405)相互匹配的螺纹,且对接头部(403)与锁定螺母(405)为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包括压铸薄壁壳体侧壁(1),所述压铸薄壁壳体侧壁(1)上贯穿安装有旋转拧紧型连接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的形状与旋转拧紧型连接器(4)壳体轮廓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间防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铸薄壁壳体侧壁(1)上的加厚侧壁(2)分布在安装孔(3)的周围并延伸到壳体另一壁,且加厚侧壁(2)的厚度是一倍压铸薄壁壳体侧壁(1)的壁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王祥秦志旗宋双君王双林徐占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邢台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