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134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属于蚀刻液技术领域,蚀刻液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原料:过氧化氢12%‑21%;辅氧化剂0.4%‑1.6%;氟化物0.1%‑1.5%;螯合剂2%‑10%;稳定剂0.05%‑1%;缓蚀剂0.35%‑2%;pH调节剂0.1%‑2%;助剂0.05%‑0.2%;余量为水。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核心:辅氧化剂、氟化物之间存在质量关系;螯合剂由质量比为1:4:3‑8的衣康酸、肉桂酸和阿魏酸混合而得;稳定剂为2‑氨基‑2‑羟甲基‑1,3‑丙二醇;缓蚀剂由质量比为3‑10:5的N‑苯基硫脲与甘氨酸混合而得;助剂为槐糖脂。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一步完成对两层薄膜结构的蚀刻,且刻蚀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蚀刻液,具体涉及一种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


技术介绍

1、在液晶显示器中,阵列的栅极是由两层结构构成,主要包括基底和沉积于该层上表面的金属层;基底的材料通常为氧化铟锡(ito)等材料,起到隔离和黏附作用;金属层通常为铜等金属材料,作为导体。一般地,铜层与ito层分别使用不同的蚀刻液进行刻蚀,需要分两道mask进行曝光,显影,刻蚀,且先刻蚀cu层,再刻蚀ito层,需使用两种不同的蚀刻液进行刻蚀。另外,两步蚀刻法需要增设前蚀刻液的去除、蚀刻界面的清洁以及后蚀刻液的添加等工序,同时mask工序较多,制程周期长,工艺成本高,因此采用新款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一步刻蚀,能很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目前,专利cn114231289a公开了一种薄膜蚀刻液,所述薄膜蚀刻液包括以下组分及其含量:主氧化剂1wt%-20wt%;辅氧化剂0.1wt%-10wt%;缓蚀剂0.001wt%-2.5wt%;ph值调节剂0.1wt%-5wt%;表面活性剂0.1wt%-15wt%;以及溶剂余量;其中,所述主氧化剂为硝酸;所述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原料:过氧化氢12%-21%;辅氧化剂0.4%-1.6%;氟化物0.1%-1.5%;螯合剂2%-10%;稳定剂0.05%-1%;缓蚀剂0.35%-2%;pH调节剂0.1%-2%;助剂0.05%-0.2%;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氧化剂为硝酸和/或硫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为氟化氢、氟化铵、氟化氢铵、氟化钾、氟硼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原料:过氧化氢12%-21%;辅氧化剂0.4%-1.6%;氟化物0.1%-1.5%;螯合剂2%-10%;稳定剂0.05%-1%;缓蚀剂0.35%-2%;ph调节剂0.1%-2%;助剂0.05%-0.2%;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氧化剂为硝酸和/或硫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为氟化氢、氟化铵、氟化氢铵、氟化钾、氟硼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为苹果酸、衣康酸、肉桂酸、酒石酸、丙氨酸、阿魏酸中的至少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步刻蚀cu/ito薄膜的蚀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际峰王维康王锁黄德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聚和成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