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支护技术,是一种等强高凸梯型煤矿井下深层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支护要求安全性非常高,在达到高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是一种 难度较高的设计。因为降低生产成本,不单纯包括节省材料的应用,还包括施工方便、支护 件下井操作的难易度等多方面问题。因此,申请人自90年代始不断研究井下支护件的改 进,以期达到支护的最佳效果。在井下支护中使用量比较大的支护钢带,自1998年始有了 比较好的突破性改进后,目前已被本领域广泛使用。但在使用中发现,有些钢带在某些支护 段易产生裂纹、撕裂等现象,并进而断裂。此后申请人于2006年进行了研究改进,虽然效果 较好,但是在深层支护时及在回采替代钢顶梁等设施时,仍然存在不足在某些支护段处仍 产生裂纹或撕裂等现象。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增加钢带的厚度达到增加强度的目的,以 期解决裂纹或撕裂等问题,然而,实验表明,钢带厚度增加的同时,钢带凸起结构的特有弹 性、缓冲承载力、贴紧顶板程度等各项指标均随之降低,因此,近年来,此问题至今未得到彻 底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等强高凸梯型煤矿井下深层支护装 ...
【技术保护点】
等强高凸梯型煤矿井下深层支护装置,包括一个长条状主体钢带,长条状主体钢带中部设置凸台(1),凸台(1)贯穿长条状主体钢带的整个长度,凸台(1)两底端分别与第一斜面(3)和第二斜面(2)的最高处连接,其特征在于:凸台(1)背面的长度方向上至少开设2个长条形凹槽(4),长条形凹槽(4)两个开口端分别与第一平面(7)和第二平面(8)内端连接,第一平面(7)的外端与第一斜面(3)逐渐向外延伸的外端边沿相交,第二平面(8)的外端与第二斜面(2)逐渐向外延伸的外端边沿相交,每两个长条形凹槽(4)之间设置一个支撑实体(5),支撑实体(5)的平面与第一平面(7)和第二平面(8)处于同一平面 ...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10-2-1 201010301027.6等强高凸梯型煤矿井下深层支护装置,包括一个长条状主体钢带,长条状主体钢带中部设置凸台(1),凸台(1)贯穿长条状主体钢带的整个长度,凸台(1)两底端分别与第一斜面(3)和第二斜面(2)的最高处连接,其特征在于凸台(1)背面的长度方向上至少开设2个长条形凹槽(4),长条形凹槽(4)两个开口端分别与第一平面(7)和第二平面(8)内端连接,第一平面(7)的外端与第一斜面(3)逐渐向外延伸的外端边沿相交,第二平面(8)的外端与第二斜面(2)逐渐向外延伸的外端边沿相交,每两个长条形凹槽(4)之间设置一个支撑实体(5),支撑实体(5)的平面与第一平面(7)和第二平面(8)处于同一平面内,或支撑实体(5)的平面低于第一平面(7)和第二平面(8),或支撑实体(5)的平面高于第一平面(7)和第二平面(8),支撑实体(5)上开设通孔(6),支撑实体(5)与长条形凹槽(4)相连接处为弧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强高凸梯型煤矿井下深层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实 体(5)的长度L是60-12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强高凸梯型煤矿井下深层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实 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琰杰,孔令增,
申请(专利权)人:师琰杰,孔令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