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限位余料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03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限位余料的冲压模具,定模包括定模支撑板;定模支撑板的上端面左端成型有定模本体、右端成型有余料支撑座;余料支撑座的上端面自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右端面自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余料支撑座的上端面的倾斜角度小于右端面的倾斜角度;动模的左端安装有L型状的左支撑架;左支撑架的底面右端安装有翻修刀;余料压料装置可拆卸式安装在动模的底面上;余料压料装置包括可拆卸式固定在动模的底面上的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的底面上竖直弹性升降设置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下端面左端摆动设置有余料压板;余料压板上左右移动设置有竖直状态的余料阻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的,具体涉及一种调节限位余料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1、在汽车外板模具制作中,为了使外板制件在成型过程中相对于模具有较高的位置精度,经常需要在前工序留有余料以设计定位孔,待后工序定位完成,压芯压死制件后,再对余料位置进行切断修整。为保证工序相对较少,目前多数模具均采用修翻刀结构对余料进行切断修整,但由于余料自重小,切断时无压料,导致废料在切断瞬间飞溅,不能按照设计轨迹顺利落入废料滑道,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刃口损坏,生产线停线等。

2、为解决余料切断时的飞溅问题,现有模具中多采用在动模上增加弹顶销装置,不过,由于弹顶销压料面积小,余料切断瞬间释放速度快,压料高度不易控制,以及弹顶销沿余料飞溅方向的侧向分力大等问题,余料飞溅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余料切断时会飞溅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调节限位余料的冲压模具。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调节限位余料的冲压模具,包括定模、动模和余料压料装置;定模包括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限位余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0)、动模(20)和余料压料装置(30);定模(10)包括定模支撑板(11);定模支撑板(11)的上端面左端成型有定模本体(12)、右端成型有余料支撑座(13);余料支撑座(13)的上端面自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右端面自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余料支撑座(13)的上端面的倾斜角度小于右端面的倾斜角度;动模(20)的左端安装有L型状的左支撑架(21);左支撑架(21)的底面右端安装有翻修刀(23);余料压料装置(30)可拆卸式安装在动模(20)的底面上;余料压料装置(30)包括可拆卸式固定在动模(20)的底面上的上支撑板(31);上支撑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限位余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0)、动模(20)和余料压料装置(30);定模(10)包括定模支撑板(11);定模支撑板(11)的上端面左端成型有定模本体(12)、右端成型有余料支撑座(13);余料支撑座(13)的上端面自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右端面自左向右倾斜向下设置;余料支撑座(13)的上端面的倾斜角度小于右端面的倾斜角度;动模(20)的左端安装有l型状的左支撑架(21);左支撑架(21)的底面右端安装有翻修刀(23);余料压料装置(30)可拆卸式安装在动模(20)的底面上;余料压料装置(30)包括可拆卸式固定在动模(20)的底面上的上支撑板(31);上支撑板(31)的底面上竖直弹性升降设置有下支撑板(34);下支撑板(34)的下端面左端摆动设置有余料压板(35);余料压板(35)上左右移动设置有竖直状态的余料阻挡板(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限位余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板(3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成型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上下贯穿的连接穿孔(310);螺栓自下而上穿过连接穿孔(310)并且螺接在动模(20)的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限位余料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支撑板(31)的底面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若干前后均匀分布的伸缩杆(32);下支撑板(34)固定在伸缩杆(32)的底部;伸缩杆(32)上套设有压簧(33);压簧(33)的上端固定在上支撑板(31)的底面上、下端固定在下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刘永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倬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