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无缝对接竹集成材及其对接方法技术_技高网

无缝对接竹集成材及其对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883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属于竹集成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竹材端面上需要拼接的位置施上胶粘合剂,并通过榫卯结构对接,其中,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半椭圆形、V形和U形中的至少一种;当采用单一V形时,V形顶端的平面与竹材端面的夹角大于14°。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接的形式将竹材进行对接,能够生产任意长度、任意宽度以及厚度的产品,且生产的产品无缝,提高产品的强高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集成材,尤其涉及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对接方法及利用该对接方法对接而成的无缝对接竹集成材。


技术介绍

1、竹子是中国产量巨大的自然资源,虽然通常用来制作板材的竹材和木材看似非常相似,但实际上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竹子具有独特的构造,其内部为空心,仅有一层竹肉可以用来制作板材,另外,竹子具有大头小尾的特点,即竹肉在根部的厚度远大于在顶部的厚度,再加上竹子为筒形结构,具有弧度,使竹子在制作板材上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一条刨去竹青、竹黄后呈立方体形状的竹条单元,其正常的厚度只有0.3~1.5cm,宽度只有0.5~3,0cm,几乎无法将其制成较长的板材。

2、传统的竹板材的加工通常采用竹条或竹板坯经胶合压制而成,针对不同规格的竹条或竹板坯以及粘合剂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温度、压力和施压时间。

3、为了达到接长的目的,传统的加工工艺是在竹条或竹板坯的端部采用齿接(榫卯结构为平齿,如图27所示)或钩接(竹条或竹板坯的端部的榫卯结构为钩状,如图28所示)相互连接。这种方法有两大缺点:首先,纵横向连接强度不够;其次,由此制作的板材会形成接缝,不仅不美观,限制了竹子产品的加工,而且接缝还会藏污纳垢,更增加了清洗的难度。

4、另外,现有的竹板仅限于板材的制造。利用竹子本身稳定性好,不易变形,硬度高、强度大、等优异特点,本专利技术技术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才能真正义意上制造出具有一定厚度、宽度和长度的竹集成材,才能真正达到以竹代木、以竹代钢、以竹代塑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解决传统的加工工艺存在纵横向连接强度不够以及形成接缝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对接方法,通过对接的形式将竹材进行对接,能够生产任意长度、任意宽度以及厚度的产品,且生产的产品无缝,提高产品的强高度和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将竹材端面上需要拼接的位置施上胶粘合剂,并通过榫卯结构对接,其中,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半椭圆形、v形和u形中的至少一种;

4、当采用单一v形时,v形顶端的平面与竹材端面的夹角大于14°。

5、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半椭圆形、v形和u形中的任意三种的组合。

6、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为半椭圆形、v形和u形的组合。

7、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半椭圆形、v形和u形中的任意两种的组合。

8、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和v形组合对接或半椭圆形和v形组合对接。

9、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为u形、半圆形和半椭圆形中的一种。

10、优选地,还包括已经进行的四面刨、开片、砂光、定型、施上胶水以及复压成型步骤。

11、优选地,所述竹材的长度≥220mm,宽度≥5mm,厚度≥3mm。

12、优选地,拼接前对所述榫卯结构进行倒角。

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根据上述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拼接得到。

14、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对接方法,通过半圆形、半椭圆形、v形和u形中的至少一种以对接的形式将竹材进行对接,能够生产任意长度、任意宽度以及厚度的产品,可定制化生产,且生产的产品无缝,提高产品的强高度和稳定性。

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对接方法,通过下述实例给出的不同形状的榫卯组合增强了接长时的固定牢度,避免在压合前的生产过程中竹条或板胚移位,使产品的对接处无缝化,更好地实现自动化接长和组胚。解决了传统即劳动密集形企业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生的问题,减少用工、真正可以实现自动智能化生产、产能大大堤升、成本大大降低。

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缝对接竹集成材,主要应用为三大领域:

18、民用类:室内外地板、墙板、扶手等;

19、工业类:火车地板、货车地板、厢板、枕木、船用地板、甲板和集装厢板等;

20、建筑用材:建筑模板、柱子、户内外粱、盖房材料等。

21、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具体用途仅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应用领域,其并不能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熟知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在其他方面的用途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22、附图说明

23、图1-2为不同角度下开设的半圆形对接示意图;

24、图3-5为不同角度下开设的半椭圆形对接示意图;

25、图6为u形对接示意图;

26、图7-8为不同角度下开设的v形对接示意图;

27、图9-10为不同角度下开设的半圆形和v形组合对接示意图;

28、图11-16为不同角度下开设的半椭圆形和v形组合对接示意图;

29、图17-21为不同角度下开设的半椭圆形、v形和u形组合对接示意图;

30、图22为半圆形和v形组合对接好的板坯示意图;

31、图23-24为半椭圆形和v形组合对接而成的竹集成材;

32、图25为半椭圆形和v形组合对接而成的柱子接长示意图;

33、图26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对接方法的实物图;

34、图27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齿接的实物图

35、图28为现有技术中采用钩接的实物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竹材端面上需要拼接的位置施上胶粘合剂,并通过榫卯结构对接,其中,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半椭圆形、V形和U形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半椭圆形、V形和U形中的任意三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为半椭圆形、V形和U形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半椭圆形、V形和U形中的任意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和V形组合对接或半椭圆形和V形组合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为U形、半圆形和半椭圆形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已经进行的四面刨、开片、砂光、定型、施上胶水以及复压成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的长度≥220mm,宽度≥5mm,厚度≥3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拼接前对所述榫卯结构进行倒角。

10.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拼接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竹材端面上需要拼接的位置施上胶粘合剂,并通过榫卯结构对接,其中,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半椭圆形、v形和u形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半椭圆形、v形和u形中的任意三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为半椭圆形、v形和u形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半椭圆形、v形和u形中的任意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缝对接竹集成材的拼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为半圆形和v形组合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辉高世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伊竹一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