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79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向上凸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线轮,所述线轮上开有用于放置换能器导线的线槽,所述线槽环绕线轮设置,所述线轮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线轮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导线缠绕在线轮上,随后通过驱动件转动线轮进行换能器的拉起,以机械形式代替人工拉线,使得换能器拉起时能够更为平稳,减少人工拉线出现失误造成碰撞等情况,提高检测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中规定,在基桩的检测步骤中,需要在基桩处设置声测管,再将声波发射与接收换能器从桩底的声测管内向上同步提升,在提升过程中,应校核换能器的深度和校正换能器的高差,并确保测试波形的稳定性,提升速度不宜大于 0.5m/s。

2、而现有技术下换能器的提升方法通常是由检测人员手动提升,在提升操作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等情况,容易造成换能器出现高差、或是提升速度频繁出现时快时慢的情况,换能器在声测管中产生较大幅度的晃动或跳动,无法保证测试波形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换能器在声测管中产生较大幅度的晃动或跳动,无法保证测试波形的稳定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向上凸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线轮,所述线轮上开有用于放置换能器导线的线槽,所述线槽环绕线轮设置,所述线轮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线轮转动的驱动件。

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导线缠绕在线轮上,随后通过驱动件转动线轮进行换能器的拉起,以机械形式代替人工拉线,使得换能器拉起时能够更为平稳,减少人工拉线出现失误造成碰撞等情况,提高检测精准度。

4、可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箱体,所述线轮设置于箱体与侧板之间,所述线轮与箱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着箱体竖向设置,所述滑动槽滑内设置有压线轮,所述压线轮上也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用于供导线嵌入,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压线轮滑动的控制组件。

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箱体并设置滑动连接的压线轮,压线轮能够配合线轮进一步限制导线的位置,将导线夹持在压线轮与线轮之间,提高导线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换能器拉起时的稳定性,减少碰撞的情况。

6、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滑动件,所述压线轮与滑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部中空设置且内部设置有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着箱体竖向设置,所述滑动件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穿过箱体后与滑动件螺纹连接。

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丝杆转动后,由于滑动件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且设置有多个滑动杆,因此通过转动丝杆只能够使得滑动件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压线轮的调节。

8、可选的,所述滑动件包括两个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于两个滑动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具有推动两个滑动块互相远离的趋势,上侧的所述滑动块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压线轮则转动连接于下侧的滑动块上。

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滑动块并设置弹簧,在压线轮与线轮抵紧后,上侧的滑动块还能够朝向下侧的滑动块做出一定的运动,减少滑动件直接继续挤压导线而导致导线损坏的情况,且弹簧也具有一定的推力,提醒操作人员已经达到极限位置。

10、可选的,所述压线轮上包裹设置有橡胶套。

1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线轮上设置橡胶套,橡胶套质地更为柔韧,能够减少压线轮与导线接触而导致导线损坏的情况。

12、可选的,所述丝杆的上端伸出箱体且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与丝杆一体设置。

1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手轮可转动丝杆,转动时更为便利。

14、可选的,所述底板与支架之间可拆卸连接。

1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底板与支架可拆卸连接,底板与支架拆卸后可分体搬运,使得搬运时更为便利。

16、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直角减速电机,所述底板上对应直角减速电机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箱体上对应直角电机也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直角减速电机穿底板与箱体的安装孔设置,所述直角减速电机的转轴穿过箱体与线轮固定连接。

1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直角减速电机转速的调节等更为准确,使得调节换能器的拉起也更为稳定。

18、可选的,所述直角减速电机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其转速、转向及启停的控制器。

1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能够精准的调节直角减速电机,从而使得直角减速电机能够实现线轮的正反转、启停,从而实现换能器的抬升、下放。

20、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下换能器在声测管中产生较大幅度的晃动或跳动,无法保证测试波形的稳定性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设置线轮对导线进行收卷,并通过直角减速电机对线轮的转动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使得导向能够以较为精准的速度拉动换能器,使得换能器缓慢的在待测管体内提升,从而减少了换能器在声测管内晃动或跳动影响检测波形稳定性的情况。提高检测精准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向上凸设有侧板(21),所述侧板(21)上设置有线轮(3),所述线轮(3)上开有用于放置换能器导线的线槽(31),所述线槽(31)环绕线轮(3)设置,所述线轮(3)与侧板(21)转动连接,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线轮(3)转动的驱动件(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还设置有箱体(4),所述线轮(3)设置于箱体(4)与侧板(21)之间,所述线轮(3)与箱体(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箱体(4)开设有滑动槽(41),所述滑动槽(41)沿着箱体(4)竖向设置,所述滑动槽(41)滑内设置有压线轮(432),所述压线轮(432)上也开设有线槽(31),所述线槽(31)用于供导线嵌入,所述箱体(4)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压线轮(432)滑动的控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滑动件,所述压线轮(432)与滑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箱体(4)内部中空设置且内部设置有多个导向杆(42),所述导向杆(42)沿着箱体(4)竖向设置,所述滑动件与导向杆(42)滑动连接,所述箱体(4)内还设置有丝杆(44),所述丝杆(44)与箱体(4)转动连接,所述丝杆(44)穿过箱体(4)后与滑动件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两个滑动块(43),两个所述滑动块(43)之间设置有弹簧(431),所述弹簧(431)的两端分别于两个滑动块(4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31)具有推动两个滑动块(43)互相远离的趋势,上侧的所述滑动块(43)与丝杆(44)螺纹连接,所述压线轮(432)则转动连接于下侧的滑动块(43)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轮(432)上包裹设置有橡胶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44)的上端伸出箱体(4)且设置有手轮(441),所述手轮(441)与丝杆(44)一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与支架(1)之间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11)包括直角减速电机,所述底板(2)上对应直角减速电机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箱体(4)上对应直角电机也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直角减速电机穿底板(2)与箱体(4)的安装孔(11)设置,所述直角减速电机的转轴穿过箱体(4)与线轮(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减速电机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其转速、转向及启停的控制器(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向上凸设有侧板(21),所述侧板(21)上设置有线轮(3),所述线轮(3)上开有用于放置换能器导线的线槽(31),所述线槽(31)环绕线轮(3)设置,所述线轮(3)与侧板(21)转动连接,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线轮(3)转动的驱动件(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还设置有箱体(4),所述线轮(3)设置于箱体(4)与侧板(21)之间,所述线轮(3)与箱体(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箱体(4)开设有滑动槽(41),所述滑动槽(41)沿着箱体(4)竖向设置,所述滑动槽(41)滑内设置有压线轮(432),所述压线轮(432)上也开设有线槽(31),所述线槽(31)用于供导线嵌入,所述箱体(4)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压线轮(432)滑动的控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金属跨孔超声波换能器自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滑动件,所述压线轮(432)与滑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箱体(4)内部中空设置且内部设置有多个导向杆(42),所述导向杆(42)沿着箱体(4)竖向设置,所述滑动件与导向杆(42)滑动连接,所述箱体(4)内还设置有丝杆(44),所述丝杆(44)与箱体(4)转动连接,所述丝杆(44)穿过箱体(4)后与滑动件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少杰许建海林林波吴敏倪宝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地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