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703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8
本技术公开了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包括吸尘细管,吸尘细管的一端设置有通风粗管,吸尘细管与通风粗管之间设置有过渡管;通风粗管远离过渡管的一端设置有气流提速管,气流提速管远离通风粗管的一端设置有排出管;通风粗管的一侧连接有进风管,通风粗管及进风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隔音组件。本技术把传统的吹扫式改进成了自动抽吸式,解决了杂质进入流道的难点;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解决了吹扫式压力过高,喷口乱摆动的难点;且定位性更精确,解决了吹扫式单点吹扫引起闸板遇冷收缩断裂的难点;安装简洁使用方便,随时都可以清理流道,不会影响玻璃生产规格,从而达到提效增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生产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制造玻璃产品时,压缩气流道可以用来将玻璃熔体从炉子中输送到成型机器上,它能够影响玻璃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压缩气流道在玻璃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由于生产的不断运行,火焰的持续烘烤和腐蚀性气体的不断侵蚀,流道便会积攒许多陈年旧垢,这些残渣随着流道节流闸板的不断运动,便会脱落至玻璃液上,导致玻璃生产规格的降级。现存大多解决的方式是采用高压空气直接吹扫流道,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种缺陷,旧垢大部分都被吹落到了流道里,部分杂物直接卡在了节流闸板处,不能一次性根除,严重影响玻璃规格2到3天,降低了生产效益,增加了生产成本。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包括吸尘细管,吸尘细管的一端设置有通风粗管,吸尘细管与通风粗管之间设置有过渡管;通风粗管远离过渡管的一端设置有气流提速管,气流提速管远离通风粗管的一端设置有排出管;通风粗管的一侧连接有进风管,通风粗管及进风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隔音组件。

4、进一步的,为了能够气体的速度上升,且整个涌流在同一时间内经历管道缩小过程,因而压力也在同一时间减小,进而产生压力差,这个压力差给流体提供一个外在吸力,从而把流道处的杂质吸了起来,气流提速管包括设置在通风粗管远离过渡管一端的第一锥形变径管,第一锥形变径管远离通风粗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形变径管;第一锥形变径管远离通风粗管的方向直径逐渐变小,第二锥形变径管远离第一锥形变径管的方向直径逐渐变大。

5、进一步的,为了能将流道处的杂质排出,排出管包括设置在第二锥形变径管远离第一锥形变径管一端的连接管,连接管远离第二锥形变径管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喇叭口。

6、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在通风粗管与进风管处进行隔音,降低通风粗管与进风管处的噪声,减少对周围工作人员的身心危害,隔音组件包括套设在进风管外侧壁上的第一隔音棉层,通风粗管的外侧壁上套设有第二隔音棉层,且第一隔音棉层与第二隔音棉层之间相连接。

7、进一步的,为了使隔音组件可以方便的套接在通风粗管外侧壁上,第二隔音棉层的顶部一端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隔音棉层的顶部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粘接。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9、(1)本技术把传统的吹扫式改进成了自动抽吸式,解决了杂质进入流道的难点。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解决了吹扫式压力过高,喷口乱摆动的难点。且定位性更精确,解决了吹扫式单点吹扫引起闸板遇冷收缩断裂的难点。安装简洁使用方便,随时都可以清理流道,不会影响玻璃生产规格,从而达到提效增产的目的。

10、(2)通过设置气流提速管,从而能够气体的速度上升,且整个涌流在同一时间内经历管道缩小过程,因而压力也在同一时间减小,进而产生压力差,这个压力差给流体提供一个外在吸力,从而把流道处的杂质吸了起来。

11、(3)通过隔音组件,从而能够在通风粗管与进风管处进行隔音,降低通风粗管与进风管处的噪声,减少对周围工作人员的身心危害,且通过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从而隔音组件可以方便的套接在通风粗管外侧壁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包括吸尘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细管(1)的一端设置有通风粗管(2),所述吸尘细管(1)与所述通风粗管(2)之间设置有过渡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提速管(4)包括设置在所述通风粗管(2)远离所述过渡管(3)一端的第一锥形变径管(401),所述第一锥形变径管(401)远离所述通风粗管(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形变径管(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变径管(401)远离所述通风粗管(2)的方向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锥形变径管(402)远离所述第一锥形变径管(401)的方向直径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5)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锥形变径管(402)远离所述第一锥形变径管(401)一端的连接管(501),所述连接管(501)远离所述第二锥形变径管(402)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喇叭口(5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组件(7)包括套设在所述进风管(6)外侧壁上的第一隔音棉层(701),所述通风粗管(2)的外侧壁上套设有第二隔音棉层(702),且所述第一隔音棉层(701)与所述第二隔音棉层(702)之间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音棉层(702)的顶部一端设置第一连接部(703),所述第二隔音棉层(702)的顶部另一端设置第二连接部(704),且所述第一连接部(70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704)粘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包括吸尘细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细管(1)的一端设置有通风粗管(2),所述吸尘细管(1)与所述通风粗管(2)之间设置有过渡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提速管(4)包括设置在所述通风粗管(2)远离所述过渡管(3)一端的第一锥形变径管(401),所述第一锥形变径管(401)远离所述通风粗管(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形变径管(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变径管(401)远离所述通风粗管(2)的方向直径逐渐变小,所述第二锥形变径管(402)远离所述第一锥形变径管(401)的方向直径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压缩气流道自吸式清尘除灰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民科张江伟李晓旭刘运祥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德金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