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523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和显示装置,其中显示装置具有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块包含背板、光学膜和多组发光单元。光学膜与背板相对设置。多组发光单元设置在背板上且与光学膜在背板的同侧,多组发光单元的至少其中一组发光单元包含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其中第一发光体具有第一发光二极管晶片及第一屈光结构,第一屈光结构配置为投射第一光斑至光学膜,而第二发光体邻设于第一发光体,第二发光体具有第二发光二极管晶片及第二屈光结构,第二屈光结构配置为投射第二光斑至光学膜。第一光斑在光学膜上的投影区域大于第二光斑在光学膜上的投影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不同显示模式下分别提供广视角光型和窄视角光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和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指一种可产生广视角和窄视角光型的背光模块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应用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为每个子像素均配置对应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其优点在于省去背光模块的使用,但生产成本高及低解析度为此类型显示装置的主要问题,故现今尚未进入大量商用化阶段。另一则为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模块的发光源,相较于传统使用冷阴极荧光灯管的背光模块,使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模块具有低驱动电压和体积较小等优点。另一方面,现今多数的显示装置具有广视角显示的效果,但在某些场景下,例如处理机密信息或个人隐私信息时,显示的机密信息可能因显示装置的广视角效果而被他人窥视,导致信息外泄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和显示装置,其具有可在不同显示模式下分别提供广视角光型和窄视角光型,使得使用者可依其使用需求切换可视角度,使显示装置在广视角光型下达到低色差显示和在窄视角光型下达到防窥显示等效果。

2、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背板、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体的一第一出光角度为135度至170度,且所述第二发光体的一第二出光角度为20度至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屈光结构包含至少两个共轴的凹透镜,且所述第二屈光结构包含至少两个共轴的凸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屈光结构与所述第二屈光结构各自具有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共轴的凹透镜与所述至少两个共轴的凸透镜中的至少一光学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体的一第一出光角度为135度至170度,且所述第二发光体的一第二出光角度为20度至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屈光结构包含至少两个共轴的凹透镜,且所述第二屈光结构包含至少两个共轴的凸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屈光结构与所述第二屈光结构各自具有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共轴的凹透镜与所述至少两个共轴的凸透镜中的至少一光学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层的折射率为1.35至1.7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发光单元的至少其中一组发光单元包含一个所述第一发光体与两个所述第二发光体,所述第一发光体与所述两个第二发光体为共线排列,且所述第一发光体位于所述两个第二发光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发光单元的至少其中一组发光单元构成一发光区,所述发光区至少包含一个所述第一发光体与四个所述第二发光体,其中,所述四个第二发光体分别位于所述发光区的外围部,且所述第一发光体于所述发光区的中心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发光单元的至少其中一组发光单元构成一发光区,所述发光区至少包含一个所述第一发光体与四个所述第二发光体,其中,在所述发光区中,所述第一发光体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发光体的虚拟连线与另外两个所述第二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振豪邓嘉峰林进伟刘金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