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带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40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8
本技术涉及管带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带纠偏装置。本技术通过在支架上设置驱动机构、纠偏辊和第一连杆,将驱动机构装配在支架上,并与转轴传动连接,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纠偏辊的辊体装配在一底座上,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架放置在底座上,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一连接件转动连接,该连接件与转轴固定连接。驱动机构能够带动转轴旋转,进而使辊体绕第一支撑架的旋转轴心发生偏转,以此调整管带扭转方向,该过程中无需停机即可完成对管带的纠偏操作,提升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停机调整纠偏辊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带机,特别涉及一种管带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1、管状带式输送机是在普通带式输送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它是将特殊输送带由托辊导向,由槽型逐渐变成管状,将输送物料密闭在圆管内,从而在整个输送线路中实现封闭输送的设备。管状带式输送机能实现在三维空间的弯曲输送和封闭输送,在运行过程中输送带不会发生跑偏,但会出现扭转问题,严重扭转时输送带会移出滚筒,在机架上逐渐向上折叠,造成输送带边缘损坏,因此当扭转情况发生时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停机,给纠偏辊加垫片改变角度,以此改变扭管运动方向,这种操作方式无疑会延长输送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带纠偏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停机调整纠偏辊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带纠偏装置,包括支架和若干托辊,所述托辊装配在所述支架上,若干所述托辊沿管带的周向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带纠偏装置还包括:

4、驱动机构,装配在所述支架上;

5、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6、纠偏辊,所述纠偏辊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辊体;所述底座装配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辊体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纠偏辊与所述管带贴合;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底座贴合;

<p>7、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具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8、本技术通过在支架上设置驱动机构、纠偏辊和第一连杆,将驱动机构装配在支架上,并与转轴传动连接,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纠偏辊的辊体装配在一底座上,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架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架放置在底座上,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一连接件转动连接,该连接件与转轴固定连接。驱动机构能够带动转轴旋转,进而使辊体绕第一支撑架的旋转轴心发生偏转,以此调整管带扭转方向。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带纠偏装置包含至少两个纠偏辊,所述纠偏辊沿所述管带周向设置,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杆的数量与所述纠偏辊的数量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架分别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杆与多个所述连接件连接。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两个相邻的所述纠偏辊的所述第二支撑架也相邻时,与两个所述纠偏辊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两个相邻的所述纠偏辊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也相邻时,与两个所述纠偏辊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位于所述转轴的两侧。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两个相邻的所述纠偏辊其中之一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与另一个所述纠偏辊的所述第二支撑架相邻时,与两个所述纠偏辊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转轴的同侧。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纠偏辊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放置在所述底座上。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15、直线驱动机构,装配在所述支架上;

16、导向机构,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的方向与所述转轴的轴向垂直;

17、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机构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机构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所述导向机构位于所述转轴的上方。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还装配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伸缩端滑动配合。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为平板形,所述支架上开有第二通孔,用于容纳所述管带穿过,所述纠偏辊装配在所述第二通孔边缘;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纠偏辊位于所述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连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21、有益效果

22、使用本技术进行管带纠偏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停机即可完成对管带的纠偏操作,提升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停机调整纠偏辊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23、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管带纠偏装置,包括支架(100)和若干托辊,所述托辊装配在所述支架(100)上,若干所述托辊沿管带的周向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带纠偏装置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带纠偏装置包含至少两个纠偏辊(400),所述纠偏辊(400)沿所述管带周向设置,所述连接件(310)和所述第一连杆(500)的数量与所述纠偏辊(400)的数量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架(430)分别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杆(500)与多个所述连接件(31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个相邻的所述纠偏辊(400)的所述第二支撑架(430)也相邻时,与两个所述纠偏辊(400)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500)分别位于所述转轴(300)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个相邻的所述纠偏辊(400)的所述第一支撑架(420)也相邻时,与两个所述纠偏辊(400)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500)分别位于所述转轴(300)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个相邻的所述纠偏辊(400)其中之一的所述第一支撑架(420)与另一个所述纠偏辊(400)的所述第二支撑架(430)相邻时,与两个所述纠偏辊(400)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500)位于所述转轴(300)的同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辊(400)还包括滚轮(450),所述滚轮(450)与所述第二支撑架(430)转动连接,所述滚轮(450)放置在所述底座(410)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220)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所述导向机构(220)位于所述转轴(300)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上还装配有支撑件(600),所述支撑件(600)上开有第一通孔(610),所述第一通孔(610)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210)的伸缩端滑动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为平板形,所述支架(100)上开有第二通孔(110),用于容纳所述管带穿过,所述纠偏辊(400)装配在所述第二通孔(110)边缘;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转轴(300)位于所述支架(100)的一侧,所述纠偏辊(400)位于所述支架(100)的另一侧,所述第一连杆(500)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10)。

...

【技术特征摘要】

1.管带纠偏装置,包括支架(100)和若干托辊,所述托辊装配在所述支架(100)上,若干所述托辊沿管带的周向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带纠偏装置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带纠偏装置包含至少两个纠偏辊(400),所述纠偏辊(400)沿所述管带周向设置,所述连接件(310)和所述第一连杆(500)的数量与所述纠偏辊(400)的数量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架(430)分别通过多个所述第一连杆(500)与多个所述连接件(31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个相邻的所述纠偏辊(400)的所述第二支撑架(430)也相邻时,与两个所述纠偏辊(400)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500)分别位于所述转轴(300)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个相邻的所述纠偏辊(400)的所述第一支撑架(420)也相邻时,与两个所述纠偏辊(400)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杆(500)分别位于所述转轴(300)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带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个相邻的所述纠偏辊(400)其中之一的所述第一支撑架(420)与另一个所述纠偏辊(400)的所述第二支撑架(430)相邻时,与两个所述纠偏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远张果卿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巨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