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充电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936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3
本技术提供一种共享充电宝结构,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端部面板以及供电装置;上壳体盖合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容置腔,供电装置收容于容置腔内,端部面板位于下壳体的一端,且端部面板受到上壳体与下壳体夹持。下壳体的四周分别设有:第一侧边部、第二侧边部以及下壳前端部,上壳体的四周分别设有:第三侧边部、第四侧边部以及上壳前端部。第二侧边部的结构与第一侧边部的结构相同,第四侧边部的结构与第三侧边部的结构相同,第二侧边部与第四侧边部配合。下壳前端部与上壳前端部配合,且两者通过可拆卸的螺栓固定连接。该共享充电宝结构既能够具有更好的抗摔性能,又能够便于拆卸维修,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共享充电宝结构


技术介绍

1、充电宝又称移动电源,主要用于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实现对电子设备移动便捷式充电。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9823448u”,名称为“一种共享充电宝”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共享充电宝,包括充电宝本体、充电活动条和放电活动条,充电宝本体两相对表面分别设置有充电槽和放电槽,充电槽内固定有充电活动条,放电槽内固定有放电活动条,充电活动条与放电活动条均与充电宝本体电性连接,放电活动条内设置有若干线槽。

2、但是,现有的充电宝并不抗摔,其一般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卡扣方式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组合。当不慎跌落或磕碰时,现有充电宝的结构容易导致卡扣折断,进而造成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且难以修复,充电宝便无法继续使用。并且,现有的充电宝通常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还涂有胶水,这样使得充电宝难以拆卸,不利于充电宝的故障维修。

3、为此,如何设计一种共享充电宝结构,使其既能够具有更好的抗摔性能,又能够便于拆卸维修,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这是该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共享充电宝结构,使其既能够具有更好的抗摔性能,又能够便于拆卸维修,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共享充电宝结构,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端部面板以及供电装置;所述上壳体盖合于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供电装置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端部面板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端,且所述端部面板受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夹持;

4、所述下壳体的四周分别设有:第一侧边部、第二侧边部以及下壳前端部,所述上壳体的四周分别设有:第三侧边部、第四侧边部以及上壳前端部;

5、所述第一侧边部与所述第三侧边部配合,所述第一侧边部上设有卡持片以及中间强化棱,所述卡持片比所述中间强化棱更靠近所述容置腔,所述卡持片上设有卡扣通孔,所述第三侧边部上设有内挡片以及阻挡凸棱,所述内挡片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通孔配合的卡扣块;

6、所述第二侧边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侧边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四侧边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三侧边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侧边部与所述第四侧边部配合;

7、所述下壳前端部与所述上壳前端部配合,且两者通过可拆卸的螺栓固定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前端部设有螺母定位件以及定位孔,所述螺母定位件固定设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螺母定位件与所述螺栓配合,且所述螺栓穿设所述上壳前端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定位件为金属结构,所述螺母定位件与所述定位孔通过注塑方式组合,且所述螺母定位件的外表面设有齿圈。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边部中,所述中间强化棱上设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连接所述中间强化棱以及所述卡持片;所述第二侧边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侧边部的结构相同。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挡片上设有纵向加强筋,当盖合时,所述内挡片与所述卡持片局部重叠,且所述内挡片紧贴所述卡持片。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边部的边缘、所述第三侧边部的边缘均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二侧边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侧边部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四侧边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三侧边部的结构相同。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设有下壳尾端部,所述上壳体设有上壳尾端部,当盖合时,所述下壳尾端部与所述上壳尾端部配合;

14、所述端部面板处在所述下壳尾端部处,且所述端部面板受到所述下壳尾端部与所述上壳尾端部的夹持。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壳尾端部处开设有所述卡扣通孔,所述上壳尾端部设有所述卡扣块。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池、配电主板以及灯珠,所述配电主板电连接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灯珠电连接所述配电主板和所述电池。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部面板上设有透光灯罩,所述透光灯罩贯穿所述端部面板,所述透光灯罩的位置与所述灯珠的位置相互对应。

18、综上,本技术的共享充电宝结构既能够具有更好的抗摔性能,又能够便于拆卸维修,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端部面板以及供电装置;所述上壳体盖合于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供电装置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端部面板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端,且所述端部面板受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前端部设有螺母定位件以及定位孔,所述螺母定位件固定设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螺母定位件与所述螺栓配合,且所述螺栓穿设所述上壳前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定位件为金属结构,所述螺母定位件与所述定位孔通过注塑方式组合,且所述螺母定位件的外表面设有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部中,所述中间强化棱上设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连接所述中间强化棱以及所述卡持片;所述第二侧边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侧边部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片上设有纵向加强筋,当盖合时,所述内挡片与所述卡持片局部重叠,且所述内挡片紧贴所述卡持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部的边缘、所述第三侧边部的边缘均为圆弧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设有下壳尾端部,所述上壳体设有上壳尾端部,当盖合时,所述下壳尾端部与所述上壳尾端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尾端部处开设有所述卡扣通孔,所述上壳尾端部设有所述卡扣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池、配电主板以及灯珠,所述配电主板电连接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灯珠电连接所述配电主板和所述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面板上设有透光灯罩,所述透光灯罩贯穿所述端部面板,所述透光灯罩的位置与所述灯珠的位置相互对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端部面板以及供电装置;所述上壳体盖合于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供电装置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端部面板位于所述下壳体的一端,且所述端部面板受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夹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前端部设有螺母定位件以及定位孔,所述螺母定位件固定设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螺母定位件与所述螺栓配合,且所述螺栓穿设所述上壳前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定位件为金属结构,所述螺母定位件与所述定位孔通过注塑方式组合,且所述螺母定位件的外表面设有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享充电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部中,所述中间强化棱上设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连接所述中间强化棱以及所述卡持片;所述第二侧边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侧边部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共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福张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天恩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