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7498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32
本申请适用于温室气体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城市基础数据,根据所述城市基础数据,得到气体监测点的第一备选点位;根据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得到城市气象场数据;根据所述城市气象场数据及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模型,得到第一备选点位的足迹权重和区域传输贡献;根据所述足迹权重和区域传输贡献对第一备选点位进行筛选,得到第二备选点位;根据聚类分析,筛选第二备选点位得到第三备选点位;根据预设的环境要求,筛选第三备选点位得到最终监测点位。通过多技术手段的串联协作,将技术优势有效结合,提高点位选址工作的科学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温室气体监测,尤其涉及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开展城市温室气体监测是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现状,识别温室气体排放重点,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评估温室气体减排成效的重要前提。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需考虑城市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特点、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等因素。

2、现有技术手段主要通过风雷达连续观测、温室气体外场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现场摸排和模型模拟等手段对选址进行评估;可选用卫星、空基、地基遥感监测和地面走航监测等方法获得城市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数值模拟开展点位布设。

3、但各技术手段相对独立,侧重方向不同,得到的评估结果也存在差别,现有技术体系中未能实现多技术手段的联动协作,无法充分发挥各手段技术优势;另一方面由于数据口径不一致,使得各类型数据分析和点位评估等工作量增大,且结果受分析人员技术水平影响,导致得到的选址评估结果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直接影响监测点位选址的科学性,阻碍碳监测网络建设向前推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旨在解决未能实现多技术手段的联动协作,无法充分发挥各手段技术优势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获取城市基础数据,所述城市基础数据包括:城市气象数据、城市地理数据、温室气体监测数据;

4、根据所述城市基础数据,得到气体监测点的第一备选点位;

5、根据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得到城市气象场数据;

6、根据所述城市气象场数据及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模型,得到第一备选点位的足迹权重和区域传输贡献;

7、根据所述足迹权重和区域传输贡献对第一备选点位进行筛选,得到第二备选点位;

8、根据聚类分析,筛选第二备选点位得到第三备选点位;

9、根据预设的环境要求,筛选第三备选点位得到最终监测点位。

10、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系统,执行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的步骤,所述系统包括:

11、资料收集模块,用于获取城市基础数据;

12、初步筛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城市基础数据,得到气体监测点的第一备选点位;

13、精确筛选模块,用于根据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得到城市气象场数据;根据所述城市气象场数据及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模型,得到第一备选点位的足迹权重和区域传输贡献;根据所述足迹权重和区域传输贡献对第一备选点位进行筛选,得到第二备选点位;根据聚类分析,筛选第二备选点位得到第三备选点位;

14、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环境要求,筛选第三备选点位得到最终监测点位。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是一种多技术串联协作、科学、高效的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气象模型以及粒子扩散模型的模拟、统计分析等方法的串联协作,将技术优势有效结合,提高点位选址工作的科学性;通过大数据模拟分析的技术能够将环境、气象、地形、土地利用等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减少人员工作量,降低技术人员主观影响,进一步提高监测点位选址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城市基础数据,得到气体监测点的第一备选点位,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得到城市气象场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城市气象场数据及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模型,得到第一备选点位的足迹权重和区域传输贡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足迹权重和区域传输贡献对第一备选点位进行筛选,得到第二备选点位,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聚类分析,筛选第二备选点位得到第三备选点位,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环境要求,筛选第三备选点位得到最终监测点位,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备选点位数量为最终监测点位数量的1-1.5倍,所述第二备选点位数量为最终监测点位数量的2-3倍,所述第一备选点位为最终监测点位数量的3-4倍。

9.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的选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城市基础数据,得到气体监测点的第一备选点位,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得到城市气象场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城市气象场数据及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模型,得到第一备选点位的足迹权重和区域传输贡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足迹权重和区域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威徐学哲张海妮郭旗扬宋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科蓝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