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315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机动车排放监测技术领域,提供了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目标区域参数对MOVES模型进行本地化修正;根据MOVES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基于ArcGIS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根据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得到每个网格内各污染物的排放量;根据CALPUFF模型和空气质量数据计算目标区域内呈空间分布的污染浓度数据,得到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MOVES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利用基于ArcGIS得到网格化的线源数据,完成与CALPUFF模型的对接,可精准评估目标区域机动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动车排放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及出行率持续增长,交通部门产生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不断提高。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的首要污染来源。传统“自上而下”的机动车排放清单宏观计算方法依靠平均化的排放因子和机动车保有量等历史统计资料获得,无法及时反映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存在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0003]MOVES模型(Motor Vehicle Emission Simulator)由美国环保局开发,MOVES 各个生成模块会以摘要或聚合的方式获取相应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更加详细的数据,来让 MOVES 计算模块使用。该模型的默认行驶工况模块是基于美国道路行驶数据所建立的,与国内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多位国内专家通过对该模型的外围参数本地化修正,建立适合当地使用的MOVES模型。公开号为CN113128791A、名称为《基于MOVES模型的机动车排放清单测算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在考虑当地交通流量、交通速度、车型分布、气象信息等基础上,建立多维度的机动车本地化数据库,并对MOVES模型内的基础排放因子进行修正,用于机动车排放清单的计算。对后续机动车排放影响对环境的影响没有进一步的考虑。
[0004]CALPUFF系统支持多层、多污染物、非稳态的烟团扩散模型,可模拟随时空变化气象条件下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清除效应。主要包含CALMET(气象模块)、CALMET(空气质量扩散模块)和CALPUFF(后处理模块)三个部分。但目前CALPUFF模型对线源输入的限制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法。
[0005]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确定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参数对MOVES模型进行本地化修正,所述目标区域参数至少包括目标区域的气象信息和目标区域机动车行驶参数;根据MOVES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基于ArcGIS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根据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得到每个网格内各污染物的排放量;
根据CALPUFF模型和空气质量数据计算目标区域内呈空间分布的污染浓度数据,得到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结果。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系统,包括:模型本地化修正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区域参数对MOVES模型进行本地化修正,所述目标区域参数至少包括目标区域的气象信息和目标区域机动车行驶参数。
[0009]排放清单生成模块,用于根据MOVES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
[0010]网格化处理模块,用于基于ArcGIS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根据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得到每个网格内各污染物的排放量。
[0011]结果输出模块,用于根据CALPUFF模型和空气质量数据计算目标区域内呈空间分布的污染浓度数据,得到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结果。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的步骤。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的步骤。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根据MOVES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利用基于ArcGIS得到网格化的线源数据,完成与CALPUFF模型的对接,可精准评估目标区域机动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得到每个网格内各污染物的排放量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网格进行污染物的排放量分配的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过ArcGIS对目标区域网格化处理的效果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过CALPUFF模型评估机动车排放影响的结果呈现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种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系统的结构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格化处理模块的结构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网格分配单元的结构框图;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xx脚本称为第二xx脚本,且类似地,可将第二xx脚本称为第一xx脚本。
[0018]如图1、3和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根据目标区域参数对MOVES模型进行本地化修正,所述目标区域参数至少包括目标区域的气象信息和目标区域机动车行驶参数。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目标区域是指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区域,由于MOVES是由美国环保局开发,其与我国适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目标区域参数来对MOVES模型进行本地化修正。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目标区域参数可以通过前期调查与互联网获取的方式获取并进行存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此不进行具体的限定。
[0021]步骤S200,根据MOVES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MOVES模型根据输入的目标区域参数可以输出本地化的机动车排放清单,或者分车型的排放因子库,其中,排放清单中的染物类型可包括CO、SO2、 NOx、VOCs、PM
2.5
、 PM
10
和NH3等。
[0023]步骤S300,基于ArcGIS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根据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得到每个网格内各污染物的排放量。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由于CALPUFF模型对线源一次输入上限存在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参数对MOVES模型进行本地化修正,所述目标区域参数至少包括目标区域的气象信息和目标区域机动车行驶参数;根据MOVES模型的输出结果得到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基于ArcGIS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根据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得到每个网格内各污染物的排放量;根据CALPUFF模型和空气质量数据计算目标区域内呈空间分布的污染浓度数据,得到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机动车行驶参数至少包括车辆的平均速度、车辆行驶周期、车辆运行工况、车型分布数据、车龄分布数据、燃油参数信息和道路信息,所述气象信息至少包括空气温度和湿度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ArcGIS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根据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得到每个网格内各污染物的排放量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基于ArcGIS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以道路几何信息或者车流量信息为分配因子,根据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为每个所述网格分配污染物浓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ArcGIS对目标区域进行网格化处理,以道路几何信息或者车流量信息为分配因子,根据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为每个所述网格分配污染物浓度的步骤,具体包括:创建符合设定需求的渔网图层并将目标区域与所述渔网图层相交;以道路几何信息或者车流量信息为分配因子,根据预设的约束条件,将本地化机动车排放清单中的污染物浓度分配至每个渔网网格中;所述约束条件用于表征目标区域中的污染物浓度分配限制条件。5.基于双模型的机动车排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本地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真真徐学哲方芹汪可郭旗扬毕司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科蓝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