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减震机构可轴向自调的外转子直流电机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400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31
本申请涉及减震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减震机构可轴向自调的外转子直流电机,包括外转子电机、减震单元,减震单元安装于外转子电机一侧;外转子电机的转子外壳一侧连接有贯流风轮,外转子电机远离转子外壳一侧安装有电机座,减震单元软连接于电机座上;外转子电机通过电机座与风道连接。在本申请中,设置减震单元,当外转子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风道内,电机座上软连接的减震单元将降低外转子电机转动产生的震动影响,减少电机轴因震动导致前后两个轴承的同心度的偏差,从而降低外转子电机在后续使用时的噪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减震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减震机构可轴向自调的外转子直流电机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转子、定子以及其他零部件,目前使用较多的无刷直流电机中,电机的定子在外,转子在内。为满足某些电子机械的技术要求,会在结构设计中将定子电枢放置在内,而将转子放置在外形成转子外壳,这就是外转子结构;其中,外转子电机的优点在于,启动后便可以迅速运转,其功耗低、转速高、效率高效,且使用寿命长,但是,外转子电机的密封性较差,转子惯性大,噪音高,在动平衡方面要求较高。

2、目前,在空调内机的贯流风轮的风道内一般会采用外转子电机来作为动力源,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空调内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在安装外转子电机时,外转子电机通过预先装配好的电机座来固定安装在贯流风轮的风道一侧,再通过外转子电机的转子外壳来与贯流风轮的其中一端进行装配。

3、但是,现有的外转子电机与电机座之间主要是通过采用焊接或者过盈配合等金属硬性连接的方式来连接,使得外转子电机在高速运转时容易与底座之间不断地传递震动,而导致电机轴的前后两个轴承的同心度产生偏差,影响了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减震机构可轴向自调的外转子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电机(1)、减震单元(4),所述减震单元(4)安装于外转子电机(1)一侧;所述外转子电机(1)的转子外壳一侧连接有贯流风轮(2),所述外转子电机(1)远离转子外壳一侧安装有电机座(3),所述减震单元(4)软连接于电机座(3)上;所述外转子电机(1)通过电机座(3)与风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减震机构可轴向自调的外转子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4)与电机座(3)通过硫化工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减震机构可轴向自调的外转子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减震机构可轴向自调的外转子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电机(1)、减震单元(4),所述减震单元(4)安装于外转子电机(1)一侧;所述外转子电机(1)的转子外壳一侧连接有贯流风轮(2),所述外转子电机(1)远离转子外壳一侧安装有电机座(3),所述减震单元(4)软连接于电机座(3)上;所述外转子电机(1)通过电机座(3)与风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减震机构可轴向自调的外转子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4)与电机座(3)通过硫化工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减震机构可轴向自调的外转子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4)为环状结构,减震单元(4)包括上抱环(41)、下抱环(42),所述上抱环(41)与下抱环(42)可对合设置,所述上抱环(41)一端与下抱环(42)一端相铰接,所述上抱环(41)另一端与下抱环(42)另一端通过抱环锁紧件(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减震机构可轴向自调的外转子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环(41)与下抱环(42)的内部均固定有防滑垫(6),所述防滑垫(6)均贴合于上抱环(41)与下抱环(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减震机构可轴向自调的外转子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单元(4)包括减震箱(43)、缓震箱(44)、固定件(45),所述缓震箱(44)安装于减震箱(43)两侧,所述固定件(45)安装于缓震箱(44)上;所述缓震箱(44)上安装有支撑杆(7),所述固定件(45)一端可滑动设置于支撑杆(7)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绿智电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