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715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新能源接入电网对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影响大,电网运行收益低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待调度区域小规模水电聚集程度,判断待调度区域是否为小规模水电聚集区若是,则执行步骤S2;S2:以所述小规模水电聚集区的虚拟电厂的运行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构造约束条件,构建优化调度收益型条件风险价值模型;S3:求解所述优化调度收益型条件风险价值模型,得到水风光储余缺互济调度策略;S4:根据所述水风光储余缺互济调度策略,进行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考虑了多种灵活性资源的优化调度,利用了各类资源余缺互济,进一步提高了虚拟电厂的运行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发电,特别涉及了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带来绿色电力的同时,也对电网供需平衡带来了挑战。新能源对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影响和约束越来越大:一是需求侧负荷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空调、电加热等季节性、时段性负荷快速发展,高尖峰负荷快速增长,电网峰谷差逐年拉大,用投资解决电网尖峰负荷的效益不高;二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矛盾日益突出,受制于电网的输送能力和可再生能源调节能力不足,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亟待提升;三是源荷协调明显不足,受制于独立分散主体协调互补运行策略的缺乏,分布式电源受利益驱动集中发电,造成多类型电源抢通道局面,电网潮流大进大出,抬高综合线损,影响设备利用效率,造成局部的投资低效。

2、以上都说明新能源接入电网,但电网的运行收益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甚至原有运行收益也收到影响。因此亟需一种能够优化调度电网接入的各种新能源,提高电网运行收益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构造的约束条件包括流域网络时空耦合特性约束以及流域水电站运行约束,在构造流域网络时空耦合特性约束以及流域水电站运行约束之前,构造表征所述小规模水电聚集区的流域网络水力时空耦合特性的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构造的约束条件包括流域网络时空耦合特性约束以及流域水电站运行约束,在构造流域网络时空耦合特性约束以及流域水电站运行约束之前,构造表征所述小规模水电聚集区的流域网络水力时空耦合特性的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区域平均小规模水电最低建设数量和区域单位面积小规模水电最低建设数量指标判断待调度区域是否为小规模水电聚集区,若待调度区域的小规模水电平均数量高于平均水平,且待调度区域小规模水电分布集中,则判定待调度区域为小规模水电聚集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调优算法的水风光储余缺互济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轩方超郑樟磊郑闻成俞阳张嘉琴王小鑫梁东雷华浩瑞孙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