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7156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位于外部施工的隧道内,所述隧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其本身进行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缆的铺设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活动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流方向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给支撑架进行打孔操作的施工机构;通过两个遮挡罩分别对两个打孔工装和其对应的支撑架提供保护,避免在打孔的过程中,碎石或者污水会影响到打孔工装的正常工作,调节缸内的清水通过雾化喷头喷出,对周围的环境进行降尘,避免对施工者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具体为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1、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塌方就是其中一种,塌方是隧道施工中突发的不可控的导致隧道围岩和撑子面塌落的灾害事故,钻爆法是隧道施工的常用方法,施工塌方的概率较高,施工塌方的高频率和高危险性严重威胁工程设备和人员的安全;目前多采取开挖塌方体或预防钢管等措施救援被困人员,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大面积塌方的救援,由于隧道塌方救援措施不够理想,成本较高,自身施工复杂,对隧道的开挖、施工干扰较大,需要提出一种方案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2、如公开号为cn213478357u的专利文件,该装置通过支撑竖板,作为装置结构的侧向支撑结构,底部和支撑底板之间的嵌合连接,有效的加强了装置结构的抗压性和稳定性,通过倾斜设置的加固板,使得和支撑竖板之间的夹角呈三角状,从内侧位置对支撑竖板进行加固,且呈“z”状设置,有效的对外力进行分散处理;

3、但是上述的支撑结构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打孔,而在隧道内对支撑结构进行打孔时,隧道的内壁顶部容易掉落碎石或者滴落污水,影响对支撑结构打孔的效率;同时,由于其内部的空气流通性不佳,在隧道内进行施工时所产生的扬尘会影响隧道内的环境,会对其内部施工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2、如何解决在隧道内对支撑结构打孔时,隧道的内壁顶部容易掉落碎石或者滴落污水,影响对支撑结构打孔效率的问题;

3、如何解决在隧道内进行施工时所产生的扬尘影响隧道内的环境,对施工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位于外部施工的隧道内,所述隧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其本身进行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缆的铺设机构,所述外壳的顶部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活动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流方向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给支撑架进行打孔操作的施工机构;

5、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插设在支撑板中部的调节缸,所述调节缸的顶部活动插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中部位于调节缸内,且固定安装有与调节缸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塞,所述调节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给隧道内降尘的降尘单元。

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方的调节杆上活动套设有升降套,所述升降套与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拉弹簧,所述升降套的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传动杆。

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降尘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调节杆底端的磁铁板,所述磁铁板底部固定安装有与调节缸内壁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塞,所述调节缸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铁环,所述铁环与磁铁板磁性连接,所述调节缸的背部固定连通有与第二活塞位置对应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当控制两个第一气缸的伸出端收缩时,开启水泵,使得净水桶内的清水注入调节缸内,配合两个降温软管喷射到对应的支撑架上对其进行水冷降温,同时通过清水将打孔时所产生的金属碎屑冲走,避免金属碎屑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所产生的污水沿着支撑架流到围水环的内部,沿着回收管流到回收桶内,当第二气缸的伸出端从一半长度伸长至最长时,两个遮挡罩的顶端均与隧道的内壁顶部紧贴,在此过程中,挡板与升降套之间相互靠近,当推拉弹簧的推力大于磁铁板与铁环之间的磁力时,使得磁铁板与铁环之间脱离,配合推拉弹簧的推力,使得调节杆相对调节缸向下移动,此时,第一活塞位于两个降温软管输入端的下方,第二活塞和磁铁板均位于喷水管输入端的下方,使得调节缸内的清水穿过铁环与调节杆之间的间隙,再通过雾化喷头喷出,对周围的环境进行降尘,避免对施工者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施工机构包括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纵向设置,且其伸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内固定安装有用于给支撑架钻孔的打孔工装,所述打孔工装为现有技术,所述升降架远离调节杆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用于遮挡碎石和污水的防护单元。

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架的正面通过卡座固定安装有降温软管,所述降温软管的输出端朝向支撑架设置,所述降温软管的输入端与调节缸的顶部连通,且降温软管的输入端位于第一活塞的下方。

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两个与支撑板铰接的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遮挡罩,所述遮挡罩远离转动架的一端底部与对应的传动杆一端铰接,所述遮挡罩下方的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围水环,两个所述转动架均位于围水环的内部,且围水环下方的支撑板内固定插设有用于收集污水的回收管;通过第二气缸的伸出端从起始长度伸长至一半长度,带动调节缸向上移动,由于磁铁板与铁环之间磁性连接,调节缸向上移动则带动调节杆向上移动,通过挡板和推拉弹簧的作用,使得升降套配合两个传动杆撑开两个遮挡罩,此时,由于推拉弹簧的弹性作用,升降套与挡板存在间距,开启两个打孔工装,通过控制两个第一气缸的伸出端收缩,实现两个打孔工装对对应的支撑架进行打孔操作,通过两个遮挡罩分别对两个打孔工装和其对应的支撑架提供保护,避免在打孔的过程中,碎石或者污水会影响到打孔工装的正常工作。

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铺设机构包括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的u形架,所述u形架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传送电缆的传导轮,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用于拉动电缆的牵引工装,所述牵引工装为现有技术,且牵引工装位于对应u形架的后侧上方;通过牵引工装拉动电缆的一端,使得电缆本身在传导轮上滚动铺设,提高了对电缆铺设的效率,同时避免对电缆铺设时对其外壁造成破损。

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纵向设置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出端活动贯穿外壳,且与调节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净水桶和回收桶,所述净水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固定插设进净水桶内,且其输出端通过进水软管与调节缸的中部固定连通,所述进水软管的输出端位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两个所述回收管的输出端均与回收桶连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第二气缸的伸出端从起始长度伸长至一半长度,带动调节缸向上移动,由于磁铁板与铁环之间磁性连接,调节缸向上移动则带动调节杆向上移动,通过挡板和推拉弹簧的作用,使得升降套配合两个传动杆撑开两个遮挡罩,此时,由于推拉弹簧的弹性作用,升降套与挡板存在间距,开启两个打孔工装,通过控制两个第一气缸的伸出端收缩,实现两个打孔工装对对应的支撑架进行打孔操作,通过两个遮挡罩分别对两个打孔工装和其对应的支撑架提供保护,避免在打孔的过程中,碎石或者污水会影响到打孔工装的正常工作。

15、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当控制两个第一气缸的伸出端收缩时,开启水泵,使得净水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包括外壳(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位于外部施工的隧道内,所述隧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其本身进行支撑的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缆的铺设机构(11),所述外壳(9)的顶部通过安装架(4)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活动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流方向的调节机构(1),所述调节机构(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给支撑架(12)打孔的施工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0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07),所述挡板(107)上方的调节杆(106)上活动套设有升降套(108),所述升降套(108)与挡板(107)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拉弹簧,所述升降套(108)的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传动杆(1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尘单元(102)包括固定安装在调节杆(106)底端的磁铁板(1022),所述磁铁板(102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1023),所述调节缸(104)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铁环(1021),所述铁环(1021)与磁铁板(1022)磁性连接,所述调节缸(104)的背部固定连通有与第二活塞(1023)位置对应的喷水管(1024),所述喷水管(102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机构(2)包括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204),所述第一气缸(204)的伸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架(203),所述升降架(203)上固定安装有用于给支撑架(12)钻孔的打孔工装(201),所述升降架(203)远离调节杆(106)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用于遮挡碎石和污水的防护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203)的正面通过卡座(202)固定安装有降温软管(105),所述降温软管(105)的输入端与调节缸(104)的顶部连通,且降温软管(105)的输入端位于第一活塞(101)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两个与支撑板(3)铰接的转动架(207),所述转动架(207)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遮挡罩(208),所述遮挡罩(208)远离转动架(207)的一端底部与对应的传动杆(109)一端铰接,所述遮挡罩(208)下方的支撑板(3)上固定安装有围水环(206),两个所述转动架(207)均位于围水环(206)的内部,且围水环(206)下方的支撑板(3)内固定插设有用于收集污水的回收管(2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机构(11)包括与支撑架(12)固定连接的U形架(1103),所述U形架(1103)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传送电缆的传导轮(1102),所述安装架(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架(1101),两个所述连接架(1101)的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用于拉动电缆的牵引工装(1104),所述牵引工装(1104)位于对应U形架(1103)的后侧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103),所述第二气缸(103)的伸出端活动贯穿外壳(9),且与调节缸(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03)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净水桶(7)和回收桶(10),所述净水桶(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输入端固定插设进净水桶(7)内,且其输出端通过进水软管(5)与调节缸(104)的中部固定连通,所述进水软管(5)的输出端位于第一活塞(101)与第二活塞(1023)之间,两个所述回收管(205)的输出端均与回收桶(10)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包括外壳(9),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位于外部施工的隧道内,所述隧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其本身进行支撑的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缆的铺设机构(11),所述外壳(9)的顶部通过安装架(4)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顶部活动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流方向的调节机构(1),所述调节机构(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给支撑架(12)打孔的施工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0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07),所述挡板(107)上方的调节杆(106)上活动套设有升降套(108),所述升降套(108)与挡板(107)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拉弹簧,所述升降套(108)的两侧对称铰接有两个传动杆(1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尘单元(102)包括固定安装在调节杆(106)底端的磁铁板(1022),所述磁铁板(102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活塞(1023),所述调节缸(104)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铁环(1021),所述铁环(1021)与磁铁板(1022)磁性连接,所述调节缸(104)的背部固定连通有与第二活塞(1023)位置对应的喷水管(1024),所述喷水管(102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雾化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机构(2)包括与支撑板(3)固定连接的第一气缸(204),所述第一气缸(204)的伸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架(203),所述升降架(203)上固定安装有用于给支撑架(12)钻孔的打孔工装(201),所述升降架(203)远离调节杆(106)的一侧活动设置有用于遮挡碎石和污水的防护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的绿色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辉王秋生杜哲徐赞徐代明陈先智杨伟伟王志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