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及宣讲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及宣讲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6914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4
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及宣讲方法,所述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包括太阳能板、信号接收装置、语音播放器、可伸缩折叠幕墙、主体、数据外接口、角度调节装置、万向轮、高度伸缩杆、对讲口、显示触控屏、气候感应装置和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可通过自身算法分析不同线下受众人群,并匹配相应的线上宣讲内容,特别地,结合线上宣讲内容与线下受众人群特征数据,生成一个面向不同线下受众人群的多模态智能联合数据库,实现线上宣讲内容在线下环境中的高效率利用和个性化适配,从而提高宣讲内容线下投放的影响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闻传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及宣讲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线下新闻媒体宣讲方式具有固定性和受地点限制的缺点,无法适应多样化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同时缺乏与受众互动的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线下新闻宣讲的灵活性和互动性需求,以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本专利技术应运而生。

2、首先,传统的线下新闻媒体宣讲方式通常使用固定的媒体设备,如电视、广播等,而这些设备受限于特定地点,难以迅速适应多样化的场景需求。尤其在一些非传统场所,如户外公共空间、临时活动场地等,缺乏专门的新闻媒体宣讲设备。此外,固定媒体设备也难以很好地适应气候变化,例如恶劣天气可能导致设备受损,影响信息传达效果。

3、其次,传统的线下新闻媒体宣讲方式存在信息传递单一性的问题,无法根据实时的线下观看人群的个人特征、行为数据和环境信息来推荐适合的宣讲内容,而只能根据预设的宣讲内容进行传播。这导致新闻宣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及影响力有限,难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由于缺乏个性化的推荐能力,现有的线下新闻媒体也难以实现对受众的属性定位和粘性提升,从而难以建立受众的关注度和信任度。

4、最后,传统的线下新闻媒体宣讲方式通常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受众的参与和情感共鸣。这导致了宣讲内容的冷漠性,难以引发受众的讨论和反馈。由于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传统的线下新闻媒体也难以实现对受众的社会影响和价值创造,难以形成受众的社区和网络。

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旨在于解决传统的线下新闻媒体宣讲方式固定性和单一性问题,为线下新闻传播提供一种灵活、可移动、适应多样场景的智能宣讲装置,并提供一种智能宣讲方法,提高线下新闻媒体的表达能力、推荐能力和互动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能够提高线下新闻媒体的表达能力、推荐能力和互动能力。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包括钙钛矿太阳能板、太阳能板支架、信号接收装置、语音播放器、幕墙手动转杆、主体、数据外接口、角度调节装置底座、角度调节装置、万向轮、高度伸缩杆、对讲口、显示触控屏、可伸缩折叠幕墙、气候感应装置、角度调节转轮、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钙钛矿太阳能板安装在太阳能板支架上;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安装在太阳能板支架后侧;所述语音播放器安装在主体两侧边;所述可伸缩折叠幕墙安装在主体前方;所述幕墙手动转杆位于可伸缩折叠幕墙侧边;所述数据外接口位于主体右下侧;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角度调节装置底座上,位于主体中下部位;所述万向轮位于主体下方角落处;所述高度伸缩杆位于万向轮上方,与主体相连;所述对讲口位于主体前方和中间位置;所述显示触控屏位于主体前方;所述气候感应装置位于两个钙钛矿太阳能板中间;所述角度调节转轮位于角度调节装置后侧;所述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位于主体正前方。

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可提供180°的角度调节;所述高度伸缩杆数量为4个,与万向轮数量一致,当使用万向轮时,将伸缩杆伸长;所述对讲口数量为4个,分布于不同方位,可提供不同高度人群的收音。

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一、从线上渠道收集多模态的宣讲内容,包括文本、图像和音频数据;其中针对线上收集的宣讲内容进行过滤,仅当线上宣讲内容的浏览量、点赞数、评论数数值均超过相应阈值标准才进行保存;利用主题分析lda模型识别出文本中的主题,并为每个文本分配一个主题分布,即主题权重向量:[t1,t2,t3,...],利用tf-idf技术计算文本中每个词的重要性得分,生成tf-idf向量:[t1,t2,t3,...],其中保持tf-idf向量和主题权重向量维度统一;将主题权重向量和tf-idf向量进行相加,形成线上宣讲内容综合文本特征向量;对线上宣讲内容进行筛选,过滤出图片数据,并利用vision transformer模型对图片进行分类,对图片分类标签进行one-hot转换形成图片分类标签向量;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线上宣讲内容语音数据转换为文本数据,执行与上述文本数据相同的分析流程,形成语音综合文本向量;采用多分类svm算法对综合文本特征向量、图片分类标签向量与语音综合文本向量组成的综合表征向量进行分类,分类为高投放性、中投放性以及低投放性。

7、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综合文本特征向量利用transformer模型的encoder编码器提取出文本高阶特征值,并利用二进制编码将其向量化,然后利用resize函数对其向量进行裁剪和扩充,补充项为0,统一向量维度,得到文本高阶特征向量,并将步骤一中的tf-idf向量:[t1,t2,t3,...]中数值最大的元素作为线上宣讲内容的标题关键词;将所有种类的标题关键词进行one-hot编码进而获得每个标题关键词的标签特征向量,并用resize函数统一特征向量维度,补充项为0。

8、步骤三、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利用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17对人群信息进行采集,采用mtcnn算法进行性别以及年龄识别,同时利用kmeans++算法和人群聚类公式进行人群分类;然后将人群主要年龄、性别、人群簇信息进行合并编码形成人群特征向量,并利用resize函数,将人群特征向量进行维度扩展,达到和步骤一中综合文本特征向量相同维度,便于后续数据库信息融合。

9、步骤四、根据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gps定位,提取该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所处地点,包括学校、小区与商场,并将得到的地点位置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编码,学校为1,小区为2,商场为3;用二进制将上述顺序编码转化为特征向量,此时学校为(0,1),小区为(1,0),商场为(1,1);利用resize函数将上述特征向量和综合文本特征向量统一维度,补充项为0,然后作为智能联合数据库的输入特征t。

10、步骤五、采用多模态数据融合算法构建智能联合数据库,将线下人群特征数据以及线上多模态宣讲内容生成数据进行融合,生成适应不同人群的多模态智能联合数据库;上述融合采用联合架构,将不同模态数据映射到一个共享的语义子空间之中,以实现多模态特征向量的融合;用于数据匹配时,通过余弦相似度公式快速匹配数据库中已有数据,为屏幕前人群提供相应的宣讲内容。

11、步骤六、将当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识别的线下人群特征输入到智能联合数据库中进行匹配,对匹配到的宣讲内容数据、识别的人群特征以及提取出的宣讲内容标签特征向量进行word2vec向量转化,并将转化后的向量输入到生成对抗网络之中,作为宣讲内容特征的输入,通过生成对抗网络生成不同的宣讲内容主页,投放到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屏幕之上,以适应屏幕前不同的人群和场景,其中利用wasserstein距离公式计算生成对抗网络重构误差,并利用输入向量的最大均值散度,作为生成对抗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钙钛矿太阳能板(1)、太阳能板支架(2)、信号接收装置(3)、语音播放器(4)、幕墙手动转杆(5)、主体(6)、数据外接口(7)、角度调节装置底座(8)、角度调节装置(9)、万向轮(10)、高度伸缩杆(11)、对讲口(12)、显示触控屏(13)、可伸缩折叠幕墙(14)、气候感应装置(15)、角度调节转轮(16)、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17);所述钙钛矿太阳能板(1)安装在太阳能板支架(2)上;所述信号接收装置(3)安装在太阳能板支架(2)后侧;所述语音播放器(4)安装在主体(6)两侧边;所述可伸缩折叠幕墙(14)安装在主体(6)前方;所述幕墙手动转杆(5)位于可伸缩折叠幕墙(14)侧边;所述数据外接口(7)位于主体(6)右下侧;所述角度调节装置(9)安装在角度调节装置底座(8)上,位于主体(6)中下部位;所述万向轮(10)位于主体(6)下方角落处;所述高度伸缩杆(11)位于万向轮(10)上方,与主体(6)相连;所述对讲口(12)位于主体(6)前方和中间位置;所述显示触控屏(13)位于主体(6)前方;所述气候感应装置(15)位于两个钙钛矿太阳能板(1)中间;所述角度调节转轮(16)位于角度调节装置(9)后侧;所述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17)位于主体(6)正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可提供180°的角度调节;所述高度伸缩杆数量为4个,与万向轮数量一致,当使用万向轮时,将伸缩杆伸长;所述对讲口数量为4个,分布于不同方位,可提供不同高度人群的收音。

3.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方法的步骤三中使用的人群聚类公式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方法的步骤五中使用的多模态数据融合算法公式和余弦相似度公式表示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方法的步骤六中使用的Wasserstein距离公式和最大均值散度公式表示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下可移动新闻媒体智能宣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钙钛矿太阳能板(1)、太阳能板支架(2)、信号接收装置(3)、语音播放器(4)、幕墙手动转杆(5)、主体(6)、数据外接口(7)、角度调节装置底座(8)、角度调节装置(9)、万向轮(10)、高度伸缩杆(11)、对讲口(12)、显示触控屏(13)、可伸缩折叠幕墙(14)、气候感应装置(15)、角度调节转轮(16)、红外人脸识别摄像头(17);所述钙钛矿太阳能板(1)安装在太阳能板支架(2)上;所述信号接收装置(3)安装在太阳能板支架(2)后侧;所述语音播放器(4)安装在主体(6)两侧边;所述可伸缩折叠幕墙(14)安装在主体(6)前方;所述幕墙手动转杆(5)位于可伸缩折叠幕墙(14)侧边;所述数据外接口(7)位于主体(6)右下侧;所述角度调节装置(9)安装在角度调节装置底座(8)上,位于主体(6)中下部位;所述万向轮(10)位于主体(6)下方角落处;所述高度伸缩杆(11)位于万向轮(10)上方,与主体(6)相连;所述对讲口(12)位于主体(6)前方和中间位置;所述显示触控屏(13)位于主体(6)前方;所述气候感应装置(15)位于两个钙钛矿太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睿袁剑陈晓静黄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广播电视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