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631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包括输送单元,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的输送组件。蒸发单元,包括与所述输送组件连通的导入管,以及与所述导入管连通的干湿分离器组件二。干湿分离单元,包括设置于输送组件上的耐高温输送管、与耐高温输送管连通的干湿分离器组件一、耐高温输送管上设有控制阀一、设置于干湿分离器组件一底端的余热输送管、与余热输送管连通的蒸发器一,以及设置于蒸发器一上的固定圆盘架。余热回收单元,包括与输送组件连通的小型蒸发器、与小型蒸发器连通的冷凝器,以及与冷凝器连通的测试热交换器。该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通过设置两次蒸发和过滤,对水蒸气进行升温和除水,能够对余热进行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1、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2、现有的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在进行余热进行利用时,无法降低余热的热量的散失,从而导致余热在进行收集时,无法进行余热的保温,使得余热快速散失,降低余热收集利用的效果。蒸发机构与干湿分离机构在工作中无法百分百将气液全部分离,此外在初始运行阶段,过热饱和蒸汽在接触管壁会产生少量冷凝水,在余热回收机器运行平稳阶段,若管道外部保温不佳时由此带来的管道与蒸汽的温度差也会产生冷凝水,水分混入过热的饱和蒸汽内会大幅影响蒸汽的能量品质,过热饱和蒸汽含有水分时,过热饱和蒸汽潜热降低,进行换热时,单位质量的过热饱和蒸汽释放出的热能减少,降低余热的利用效率,水分在接触余热输送管道也易导致管道被腐蚀,水分中若掺杂其他化学物质,易在换热设备表面产生污垢,形成热阻,影响换热效率。现有技术无法很好地做到余热管道内部的除水,无法减少水分对余热管道的腐蚀与水分对换热设备换热效率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存在的余热快速散失,余热收集利用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目的在于:解决无法对余热进行充分收集利用的技术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输送单元、蒸发单元、干湿分离单元,以及余热回收单元。

4、输送单元,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输送组件。

5、蒸发单元,包括导入管,以及与所述导入管连通的干湿分离器组件二;

6、干湿分离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组件上的耐高温输送管、与所述耐高温输送管连通的干湿分离器组件一、所述耐高温输送管上设有控制阀一、设置于所述干湿分离器组件一底端的余热输送管、与所述余热输送管连通,且与所述导入管连通的蒸发器一,以及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一上的固定圆盘架;以及,

7、余热回收单元,包括与所述输送组件连通,且与所述干湿分离器组件二连通的小型蒸发器、与所述小型蒸发器连通的冷凝器,以及与所述冷凝器连通的测试热交换器。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干湿分离器组件二,包括设置与所述导入管连通的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导流管、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密封部、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密封部上方的吸收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限位部、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部上的移动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除水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吸收部正上方的吸引部;

9、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出水孔。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弧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弧板上方的弹性层、设置于所述弹性层上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顶管。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收部,包括用于压紧所述进气管的密封压盖、与所述密封压盖上端连接的横板、穿过所述横板的移动杆、设置于所述横板上端的支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周面上,且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的安装框板、放置在所述安装框板上的吸水海绵、压紧所述吸水海绵的压紧框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的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移动杆顶面进行连接的移动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板底面的磁铁一。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周面上的固定板一、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周面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板一正下方的固定板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一和所述固定板二相互靠近端面上的限位杆,以及设置于固定板二上端面,且与所述安装框板底面的弹簧。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部,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二上的滑动杆、设置于所述滑动杆上端的限位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杆底面,且对所述出水孔进行遮挡的挡板。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除水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顶面内壁的伸缩杆,以及设置于所述伸缩杆底面的除水板。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引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顶面内壁的固定柱,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柱底面的磁铁二。

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储水罐、设置于所述储水罐上的输送管一、设置于所述输送管一上设有控制阀二、与所述输送管一连通的输送泵二、安装在所述输送泵二出液端的输送管二、设置于所述输送管二出液端的蒸发器二、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二上的输送管三,以及设置于所述干湿分离单元上,且连通所述余热回收单元的输送管三。

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余热回收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测试热交换器连通的再沸器。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设置了输送单元、蒸发单元、干湿分离单元和余热回收单元,通过输送组件将水蒸气输送至干湿分离单元内,对水蒸气进行干湿分离,干湿分离出的气体通过输送组件传输到余热回收单元进行余热回收;干湿分离出的液体由蒸发器一进行再次蒸发,并进入蒸发单元内,由干湿分离器组件二进行进一步的水分吸收处理,分离出的气体进入余热回收单元内进行余热回收,分离出的液体排出干湿分离器组件二;通过设置两次蒸发和过滤,对水蒸气进行升温和除水,能够对余热进行充分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分离器组件二(202),包括与所述导入管(201)连通的外壳(202a)、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上的导流管(202b)、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的密封部(202c)、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且位于所述密封部(202c)上方的吸收部(202d)、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的限位部(202f)、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部(202f)上的移动部(202e)、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的除水部(202g),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且位于所述吸收部(202d)正上方的吸引部(202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202c),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的弧板(202c-1)、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且位于所述弧板(202c-1)上方的弹性层(202c-2)、设置于所述弹性层(202c-2)上的进气管(202c-3)、设置于所述进气管(202c-3)上的连接板(202c-4),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02c-4)上的顶管(202c-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部(202d),包括用于压紧所述进气管(202c-3)的密封压盖(202d-1)、与所述密封压盖(202d-1)上端连接的横板(202d-2)、穿过所述横板(202d-2)的移动杆(202d-3)、设置于所述横板(202d-2)上端的支撑板(202d-4)、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周面上,且连接所述支撑板(202d-4)上端面的安装框板(202d-7)、放置在所述安装框板(202d-7)上的吸水海绵(202d-6)、压紧所述吸水海绵(202d-6)的压紧框板(202d-5)、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02d-4)上的支撑架(202d-8),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02d-8)上,且与所述移动杆(202d-3)顶面进行连接的移动板(202d-9),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板(202d-9)底面的磁铁一(202d-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02f),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周面上的固定板一(202f-1)、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周面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板一(202f-1)正下方的固定板二(202f-4)、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一(202f-1)和所述固定板二(202f-4)相互靠近端面上的限位杆(202f-2),以及设置于固定板二(202f-4)上端面,且与所述安装框板(202d-7)底面的弹簧(202f-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202e),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二(202f-4)上的滑动杆(202e-1)、设置于所述滑动杆(202e-1)上端的限位板(202e-2),以及设置于所述滑动杆(202e-1)底面,且对所述出水孔(202a-1)进行遮挡的挡板(202e-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部(202g),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顶面内壁的伸缩杆(202g-1),以及设置于所述伸缩杆(202g-1)底面的除水板(202g-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部(202h),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顶面内壁的固定柱(202h-1),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柱(202h-1)底面的磁铁二(202h-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102),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01)上的储水罐(102a)、设置于所述储水罐(102a)上的输送管一(102b)、设置于所述输送管一(102b)上设有控制阀二(102e)、与所述输送管一(102b)连通的输送泵二(102c)、安装在所述输送泵二(102c)出液端的输送管二(102d)、设置于所述输送管二(102d)出液端的蒸发器二(102f),以及设置于所述干湿分离单元(300)上,且连通所述余热回收单元(400)的输送管三(102g)。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单元(400),还包括与所述测试热交换器(403)连通的再沸器(4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分离器组件二(202),包括与所述导入管(201)连通的外壳(202a)、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上的导流管(202b)、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的密封部(202c)、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且位于所述密封部(202c)上方的吸收部(202d)、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的限位部(202f)、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部(202f)上的移动部(202e)、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的除水部(202g),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且位于所述吸收部(202d)正上方的吸引部(202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202c),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的弧板(202c-1)、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且位于所述弧板(202c-1)上方的弹性层(202c-2)、设置于所述弹性层(202c-2)上的进气管(202c-3)、设置于所述进气管(202c-3)上的连接板(202c-4),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02c-4)上的顶管(202c-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余热回收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部(202d),包括用于压紧所述进气管(202c-3)的密封压盖(202d-1)、与所述密封压盖(202d-1)上端连接的横板(202d-2)、穿过所述横板(202d-2)的移动杆(202d-3)、设置于所述横板(202d-2)上端的支撑板(202d-4)、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202a)内周面上,且连接所述支撑板(202d-4)上端面的安装框板(202d-7)、放置在所述安装框板(202d-7)上的吸水海绵(202d-6)、压紧所述吸水海绵(202d-6)的压紧框板(202d-5)、滑动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02d-4)上的支撑架(202d-8),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架(202d-8)上,且与所述移动杆(202d-3)顶面进行连接的移动板(202d-9),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板(202d-9)底面的磁铁一(202d-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王蒸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