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个案管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1、慢性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慢性病患者因其治疗方式复杂及病程漫长,患者在带病及康复过程中会面临种种困难,迫切需要一种适合慢性病患者个体化全程管理模式,而个案管理模式正好能满足此需求;
2、个案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灵活性的、系统的、合作性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协调照护的系统,个案管理作为一个新型的医疗管理模式,是医院进行科学管理的方法之一;目前个案管理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其中在临床领域中主要适用于一些病程较长、治疗复杂、医疗成本较高的临床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腹膜透析、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精神疾病、老年性痴呆、肿瘤等患者;
3、目前,随着智能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个案管理系统在对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管理中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智能个案管理系统通过顶层医院牵头组建医疗机构网络,能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体系化管理,但是大部分顶层医院在精力分配、信息化手段方面缺乏有力支撑,因效率不高而极大的影响了开展病情管理业务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松散型医联体很难实时获取患者全面相关信息,难以向下级医院提供有力支持。
4、所以,基于上述问题,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通过管理系统能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体系化管理,通过优化慢性病患人群结构,逐步形成慢性病患者复诊预约管理模式,提高诊疗效率,并且该系统通过构建院内院外信息串联,能够实时获取患者全面信息,便于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能够向下级医院提供有力支持。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数据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跟踪提醒模块;
3、所述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分类存储专病信息数据并收集诊疗任务信息数据,同时通过调用院内系统数据和接收院外回传数据进行数据整合;
4、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用户基本信息,并同时接收诊疗任务信息数据;
5、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查询统计专病信息数据和患者基本信息数据;通过调用用户管理模块中的患者信息,同时采用中文分词技术对专病信息数据进行查询,得到与患者信息相匹配的专病信息数据,在专病信息数据中自动检索诊疗信息字段得到对应的诊疗信息数据,诊疗信息数据自动显示在当前的终端,同时数据处理模块将用户生成的诊疗任务实时同步至跟踪提醒模块;
6、所述跟踪提醒模块用于获取诊疗任务信息数据,并实时传输至用户管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跟踪提醒模块中通过记录诊疗任务的发出时间和接收时间,并在后台设定接收时间提醒,当在指定时间内未接收到用户诊疗任务反馈信息时,发送提示信息至用户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患者基本信息,同时数据处理模块调用专病信息数据,根据患者基本信息生成患者诊疗任务信息并传输至跟踪提醒模块,用于对诊疗任务进行跟踪提醒,该管理系统能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体系化管理,逐步形成慢性病患者复诊预约管理模式,提高诊疗效率,并且该系统通过构建院内院外信息串联,能够实时获取患者全面相关信息,便于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能够向下级医院提供有力支持。
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专病信息数据来源包括院内系统数据和院外相关数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专病信息数据包含院内系统数据和院外相关数据,使得院内院外信息串联,同时形成完整的患者疾病数据库,便于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并且该专病数据支持全院临床科研粗粒度的数据检索需求,便于临床医护人员更直观、多维度掌握患者信息,更好的用于患者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院内系统数据包括院内his、cis、lis、emr、pacs和ris的数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院内系统数据包含院内his、cis、lis、emr、pacs和ris的数据,使得院内系统数据更加全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为人为的主观能动性而导致数据缺失,同时具有丰富的数据维度,能够多维度掌握院内系统数据,增加了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该管理系统能够自适应用于app、pc端和小程序。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理系统自适应用于app、pc端和小程序,能够根据用户使用的设备自动调整布局和内容,使用户无论是在手机、电脑上登录访问时都能够或者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
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该管理系统在app、pc端和小程序端口上的数据实时互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理系统在app、pc端和小程序端口上的数据实时互通,可以统计不同维度数据,在管理相关数据时,能够自动传输到当前使用设备或应用程序中,便于当前用户或团队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数据情况,缩短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还具有积分激励功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用户管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还具有积分激励功能,能够帮助患者及时完成医护人员下发的诊疗任务,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回诊的依从性,同时也提升了医护人员开展病情管理业务的积极性。
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该管理系统还设有专病数据库,所述专病信息数据独立存储于专病数据库中。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理系统还设置有专病数据库,专病信息数据独立存储于专病数据库中,能够更全面的管理专病信息数据,更好的对专病信息数据进行维护,并且在对专病信息数据进行检索时的速度更快,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检索效率。
2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在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患者基本信息,同时数据处理模块调用专病信息数据,根据患者基本信息生成患者诊疗任务信息并传输至跟踪提醒模块,用于对诊疗任务进行跟踪提醒,该管理系统能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体系化管理,逐步形成慢性病患者复诊预约管理模式,提高诊疗效率,并且该系统通过构建院内院外信息串联,能够实时获取患者全面相关信息,便于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能够向下级医院提供有力支持;
22、2、将专病信息数据包含院内系统数据和院外相关数据,使得院内院外信息串联,同时形成完整的患者疾病数据库,便于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并且该专病数据支持全院临床科研粗粒度的数据检索需求,便于临床医护人员更直观、多维度掌握患者信息,更好的用于患者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数据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跟踪提醒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专病信息数据来源包括院内系统数据和院外相关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院内系统数据包括院内HIS、CIS、LIS、EMR、PACS和RIS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其特征是:该管理系统能够自适应用于APP、PC端和小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其特征是:该管理系统在APP、PC端和小程序端口上的数据实时互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用户管理模块还具有积分激励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其特征是:该管理系统还设有专病数据库,所述专病信息数据独立存储于专病数据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数据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跟踪提醒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专病信息数据来源包括院内系统数据和院外相关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院内系统数据包括院内his、cis、lis、emr、pacs和ris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个案管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浩宇,罗浩,胡川,汪鹏,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