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06424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其活性成分由蛇床草的挥发物质组成,所述挥发物质按体积份数计包括:(Z)‑3‑己烯‑1‑醇10‑15份、γ‑松油烯10‑20份、反式‑β‑罗勒烯60‑70份和橙花叔醇0.5‑1份,所述中华通草蛉引诱剂作为有效成分与稀释剂组合可进一步得到引诱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蛇床草中的挥发物质对中华通草蛉进行嗅觉行为反应并加以应用,得到的引诱剂或引诱制剂具有明显的引诱效果,以及对其他天敌无害并且环境友好的特点,为生物防治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引诱剂开发,尤其涉及一种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捕食性天敌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消费者,平衡整个生态系统,影响害虫的整个群落结构组成和发生密度。中华通草蛉其幼虫和成虫均可以捕食各种经济作物田中许多害虫,是一种优势捕食者。此外,它分布广泛,捕食能力强,捕食量大,繁殖力强,发生期长,具有相当大的生物防治潜力。中华通草蛉以许多农作物(蔬菜、水果、棉花)的害虫为食,如蚜虫(小麦、棉花、玉米蚜虫等),它们也能捕食粉虱、蓟马等。

2、生物防治已成为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间作功能性植物可以为天敌提供替代食物、宿主、猎物和庇护所。其中蛇床草是伞形科的一年生植物,可以吸引瓢虫、草蛉、捕食性蝽、食蚜蝇等自然天敌。蛇床草导致天敌增长的原因之一为植物挥发物,蛇床草可以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其中包括萜类化合物、酯类、醇类等,然而,在复杂环境中,只有一小部分挥发物影响天敌的行为。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

4、一种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其活性成分由蛇床草的挥发物质组成,所述挥发物质包括(z)-3-己烯-1-醇(z-3-hexen-1-ol)、γ-松油烯(γ-terpinene)、反式-β-罗勒烯(trans-β-ocimene)和橙花叔醇(nerolidol)。

5、吸引中华通草蛉的挥发物是多种的,本专利技术经过多次筛选、组合才得到了上述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并进一步研究发现各挥发物质的用量都直接决定所述中华通草蛉引诱剂的引诱效果,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按体积份数计包括:(z)-3-己烯-1-醇10-15份、γ-松油烯10-20份、反式-β-罗勒烯60-70份和橙花叔醇0.5-1份。

6、更为优选地,按体积份数计包括:(z)-3-己烯-1-醇12.9份、γ-松油烯18.8份、反式-β-罗勒烯67.6份和橙花叔醇0.7份。

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

8、一种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的制备方法,按体积份数称取所述(z)-3-己烯-1-醇、γ-松油烯、反式-β-罗勒烯和橙花叔醇,混合均匀后得到。

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

10、一种中华通草蛉引诱制剂,由有效成分和稀释剂组成,所述有效成分为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所述有效成分和稀释剂的体积比为1:(1-10)。

11、进一步地,所述有效成分和稀释剂的体积比为1:(5-10)。

12、进一步地,所述稀释剂为液体石蜡。

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四:

14、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或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制剂在制备吸引中华通草蛉药物中的应用。

15、进一步地,应用时间为6月中旬之前。

16、进一步地,应用时所述中华通草蛉引诱剂或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制剂需填充到缓释材料中,悬挂在棉田内。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8、中华通草蛉是一种在多种农田生态系统中发挥控害作用的多食性优势天敌,蛇床草是一种可以吸引大量自然天敌的功能植物。本专利技术利用蛇床草中的挥发物质对中华通草蛉进行嗅觉行为反应并加以应用,本专利技术得到的引诱剂具有引诱效果明显,对其他天敌无害并且环境友好的特点,为生物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手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由蛇床草的挥发物质组成,所述挥发物质包括(Z)-3-己烯-1-醇、γ-松油烯、反式-β-罗勒烯和橙花叔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按体积份数计包括:(Z)-3-己烯-1-醇10-15份、γ-松油烯10-20份、反式-β-罗勒烯60-70份和橙花叔醇0.5-1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按体积份数计包括:(Z)-3-己烯-1-醇12.9份、γ-松油烯18.8份、反式-β-罗勒烯67.6份和橙花叔醇0.7份。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体积份数称取所述(Z)-3-己烯-1-醇、γ-松油烯、反式-β-罗勒烯和橙花叔醇,混合均匀后得到。

5.一种中华通草蛉引诱制剂,其特征在于,由有效成分和稀释剂组成,所述有效成分为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所述有效成分和稀释剂的体积比为1:(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和稀释剂的体积比为1:(5-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液体石蜡。

8.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在制备吸引中华通草蛉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时间为6月中旬之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由蛇床草的挥发物质组成,所述挥发物质包括(z)-3-己烯-1-醇、γ-松油烯、反式-β-罗勒烯和橙花叔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按体积份数计包括:(z)-3-己烯-1-醇10-15份、γ-松油烯10-20份、反式-β-罗勒烯60-70份和橙花叔醇0.5-1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按体积份数计包括:(z)-3-己烯-1-醇12.9份、γ-松油烯18.8份、反式-β-罗勒烯67.6份和橙花叔醇0.7份。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华通草蛉引诱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体积份数称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平黄淑洋张文慧贾恒秋张晓晓袁旭彤苏杰张建萍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