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的电流互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29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的电流互感器,包括完整磁路部分、第一混合磁路部分、第二混合磁路部分和绕组部分,完整磁路部分:包括由软磁材料制成的第一环形铁芯;第一混合磁路部分:与完整磁路部分同轴设置,包括第二环形铁芯和第一永磁体,第一永磁体插入第二环形铁芯中间;第二混合磁路部分:与第一混合磁路部分同轴设置,包括第三环形铁芯和第二永磁体,第二永磁体插入第三环形铁芯中间;绕组部分:包括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一次绕组同时穿过三个环形铁芯,二次绕组同时缠绕在三个环形铁芯之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良的暂态性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广泛使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流互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的电流互感器


技术介绍

1、针对传统电流互感器暂态性能差的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包括三类解决方案:

2、第一类方法主要通过在传统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增加包括但不限于开关电阻、可控电力电子、功率放大器与变压器等硬件设备以补偿或抵消铁心饱和现象。该方法可以直接对现有互感器进行改装,不需要数字设备的支持,但存在结构复杂与体积大的问题,难以进行工程化应用;

3、第二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算法实现补偿,例如小波算法、卡尔曼滤波、神经网络算法、随机森林算法等。该方法只需在主机中插入算法,十分经济可靠,但不适用于非数字继电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一些算法的效果会依赖于电流互感器的类型与参数,不具有普适性;

4、第三类方法是直接使用基于新原理的电流传感器,例如霍尔电流传感器、磁阻电流传感器、磁通门传感器以及光学电流传感器等。但由于新型传感器,特别是磁通门传感器与光学电流传感器,价格十分昂贵、制作工艺复杂且运维难度高,还未在电力系统中广泛使用。

5、综上所述,有必要研制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完整磁路部分(1)、第一混合磁路部分(2)、第二混合磁路部分(3)和绕组部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完整磁路部分(1)、第一混合磁路部分(2)和第二混合磁路部分(3)在满足绝缘距离的基础上紧密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材料的种类包括硅钢片、坡莫合金、非晶及纳米晶软磁合金、铁镍软磁合金、铁氧体、铁硅铝和铁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完整磁路部分(1)、第一混合磁路部分(2)、第二混合磁路部分(3)和绕组部分(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完整磁路部分(1)、第一混合磁路部分(2)和第二混合磁路部分(3)在满足绝缘距离的基础上紧密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磁材料的种类包括硅钢片、坡莫合金、非晶及纳米晶软磁合金、铁镍软磁合金、铁氧体、铁硅铝和铁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铁芯(2-1)和第三环形铁芯(3-1)均由软磁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永磁体与软磁材料的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绕组(4-2)可直接与保护设备(5)连接。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召杰司文荣陈柏超张哲璇陈耀军田翠华江安烽赵大方艾雨汪欣徐东海汲胜昌李进王攀周光远刘宏陈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