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动粘网设备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自动粘网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5901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粘网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框架、分别设于框架四个边长的边长夹持拖动机构和分别设于框架四个顶角位置的角部夹持拖动机构、竖直设于框架中心的顶升机构、用于监测筛网张力的张力监测装置和涂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边长夹持拖动机构与角部夹持拖动机构夹持筛网的四边与四角并对筛网进行张紧;通过边长夹持拖动机构对筛网同侧边缘进行分段夹持张紧,有效释放筛网靠近四角区域的部分张力,防止筛网靠近四角的区域因张力过大出现局部破裂,有效保护筛网;通过顶升机构与张力监测装置的配合,以使筛网绷紧,并保证绷紧后筛网中心区域的张力符合要求;通过网架支撑工装与涂胶机构之间的配合,有效对网架顶面进行涂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网,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粘网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筛机的筛网装配生产过程中,通常先将筛网绷紧,而后将支撑网架与绷紧的筛网进行粘接。

2、其中,在进行绷网前,筛网多为矩形。现有的筛网绷紧装置多通过夹持筛网的四边进行绷网。由于该筛网绷紧装置未夹持筛网的四角,故筛网的整体绷紧效果较差。如同时夹持筛网的四边与四角进行绷网,则筛网靠近四角的周边受力过于集中,即筛网的四角周边张力过大,筛网的四角周边可能会出现局部破裂。因此,通过筛网的四边与四角进行绷网可能会损坏筛网,不利于筛网绷紧效果及后续粘网。故现有粘网装置无法在进行粘网前将筛网有效绷紧。

3、此外,在支撑网架与绷紧的筛网粘连的过程,人工将支撑网架与筛网上下对齐。该操作难度较大,人工对齐可能存在一定误差,进而影响粘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粘网设备及方法,实现对筛网的四边与四角进行有效张紧,对筛网中心区域的有效绷紧,并将将绷紧的筛网粘接于网架顶面。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瓶内均匀涂胶方法,包括框架、分别设于所述框架四个边长的边长夹持拖动机构和分别设于所述框架四个顶角位置的角部夹持拖动机构、竖直设于所述框架中心的顶升机构、用于监测筛网张力的张力监测装置和涂胶机构;

4、所述边长夹持拖动机构包括第一底板、设于所述框架边长上的用于拖动所述第一底板的边长平移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主体夹持组件和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底板上并位于所述主体夹持组件两侧的端部夹持组件,所述端部夹持组件靠近所述主体夹持组件的一端通过转轴设置所述第一底板上;

5、所述角部夹持拖动机构包括第二底板、设于所述框架的顶角上的用于拖动所述第二底板的顶角平移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角部夹持组件;

6、所述顶升机构的驱动端与网架支撑工装的底部中心相连,所述顶升机构与所述张力监测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7、网架放置于所述网架支撑工装的支撑圆盘顶部,所述支撑圆盘的顶部可拆卸地装配有防溢胶组件。

8、通过边长夹持拖动机构与角部夹持拖动机构夹持筛网的四边与四角并对筛网进行张紧;通过边长夹持拖动机构对筛网同侧边缘进行分段夹持张紧,有效释放筛网靠近四角区域的部分张力,防止筛网靠近四角的区域因张力过大出现局部破裂,有效保护筛网;通过顶升机构与张力监测装置的配合,以使筛网绷紧,并保证绷紧后筛网中心区域的张力符合要求;通过网架支撑工装与涂胶机构之间的配合,有效对网架顶面进行涂胶。

9、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长平移驱动组件包括沿所述框架的对应边长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第一平移气缸与若干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平移气缸固定在所述框架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平移气缸的气缸杆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底板相连;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在所述框架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底板下表面设有装配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脚。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平移气缸驱动第一底板进行移动。

10、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夹持组件包括主体下夹板和主体上夹板;所述主体下夹板通过若干主体支撑柱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上,且沿所述框架的对应边长方向延伸;所述主体上夹板通过若干主体升降气缸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且相对设置在所述主体下夹板的正上方。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主体下夹板与主体上夹板对筛网进行有效夹持。

11、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架为正方形框架;所述端部夹持组件远离所述主体夹持组件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弹性复位组件和用于阻止所述端部夹持组件的自由端向外偏转的限位块,所述弹性复位组件位于所述自由端的内侧,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自由端的外侧。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弹性复位组件的弹力对端部夹持组件向框架内部偏转提供阻力,使得筛网靠近四角的区域在不被撕裂的情况下还被能够绷紧;通过弹性复位组件与限位块的配合,使得端部夹持组件与主体夹持组件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12、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端部夹持组件包括支撑底板、端部下夹板和端部上夹板;所述支撑底板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底板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支撑底板靠近所述主体夹持组件的一端通过所述转轴设置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支撑底板远离所述主体夹持组件的一端为所述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底板相接触的支撑滚轮;所述端部下夹板通过若干端部支撑柱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一底板上,且沿所述框架的对应边长方向延伸;所述端部上夹板通过若干端部升降气缸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上,且相对设置在所述端部下夹板的正上方。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主体下夹板与主体上夹板对筛网进行有效夹持。

13、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角部夹持组件包括角部下夹板和角部上夹板;所述角部下夹板通过角部支撑柱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角部上夹板通过角部升降气缸可升降地设置,且相对设置在所述角部下夹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底板上固定有位于所述角部下夹板外侧的导向竖板,所述角部上夹板上设有在所述导向竖板的内侧面上滚动的导向支撑轮。采用上述结构,

14、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角平移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平移气缸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平移气缸固定在所述框架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平移气缸的气缸杆通过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底板相连;所述第二导轨固定在所述框架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底板下表面设有装配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脚。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二平移气缸驱动第二底板进行移动。

15、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伺服电缸和围绕伺服电缸分布的若干导向组件;所述伺服电缸竖直设置所述框架中心,其驱动端与所述网架支撑工装的底部中心相连;所述伺服电缸与所述张力监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竖直设置在所述框架与所述网架支撑工装之间。采用上述结构,以使网架对筛网的中心区域进行平稳地顶升。

16、作为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圆盘的外沿设有第一定位环,网架放置在所述支撑圆盘的顶部,所述网架的外网架的外沿嵌设于所述第一定位环内,所述第一定位环的顶面低于所述外网架的顶面;所述支撑圆盘上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网架的导波管的避让孔,所述网架的导波管固定件限位于所述避让孔内;所述支撑圆盘的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防溢胶组件,所述防溢胶组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贴合于所述外网架内侧壁的第一防溢环、贴合于所述网架的内网架外侧壁的第二防溢环以及贴合于所述内网架内侧壁的第三防溢环,所述第一防溢环的顶面略低于所述外网架的顶面;所述第二防溢环与所述第三防溢环的顶面均略低于所述内网架的顶面。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支撑圆盘上开设避让孔,有效避让导波管并对避让导波管进行限位,进而防止网架在支撑圆盘上进行转动;通过设置防溢胶组件,以防止胶水溢至网架侧壁,提高粘网后网架的美观性。

17、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粘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分别设于所述框架(1)四个边长的边长夹持拖动机构(2)和分别设于所述框架(1)四个顶角位置的角部夹持拖动机构(3)、竖直设于所述框架(1)中心的顶升机构(4)、用于监测筛网(7)张力的张力监测装置和涂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长平移驱动组件(22)包括沿所述框架(1)的对应边长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第一平移气缸(221)与若干第一导轨(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夹持组件(23)包括主体下夹板(231)和主体上夹板(2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正方形框架;所述端部夹持组件(24)远离所述主体夹持组件(23)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底板(21)上设有弹性复位组件(26)和用于阻止所述端部夹持组件(24)的自由端向外偏转的限位块(27),所述弹性复位组件(26)位于所述自由端的内侧,所述限位块(27)位于所述自由端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夹持组件(24)包括支撑底板(241)、端部下夹板(242)和端部上夹板(2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夹持组件(33)包括角部下夹板(331)和角部上夹板(3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平移驱动组件(32)包括第二平移气缸(321)和第二导轨(3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4)包括伺服电缸(41)和围绕伺服电缸(41)分布的若干导向组件(4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盘(51)的外沿设有第一定位环(511),网架(6)放置在所述支撑圆盘(51)的顶部,所述网架(6)的外网架(61)外沿嵌设于所述第一定位环(511)内,所述第一定位环(511)的顶面低于所述外网架(61)的顶面;所述支撑圆盘(51)上沿径向方向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网架(6)的导波管(64)的避让孔(512),所述网架(6)的导波管固定件(65)限位于所述避让孔(512)内;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自动粘网设备进行自动粘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分别设于所述框架(1)四个边长的边长夹持拖动机构(2)和分别设于所述框架(1)四个顶角位置的角部夹持拖动机构(3)、竖直设于所述框架(1)中心的顶升机构(4)、用于监测筛网(7)张力的张力监测装置和涂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长平移驱动组件(22)包括沿所述框架(1)的对应边长方向间隔分布的若干第一平移气缸(221)与若干第一导轨(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夹持组件(23)包括主体下夹板(231)和主体上夹板(2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正方形框架;所述端部夹持组件(24)远离所述主体夹持组件(23)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底板(21)上设有弹性复位组件(26)和用于阻止所述端部夹持组件(24)的自由端向外偏转的限位块(27),所述弹性复位组件(26)位于所述自由端的内侧,所述限位块(27)位于所述自由端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粘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夹持组件(24)包括支撑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冠宁姜大彪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纳维加特上海筛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