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569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6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包括基台、第一滑动组件、测量组件、矫直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滑动组件、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第二驱动组件,测量组件设于第一滑动组件上,测量组件包括底板、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轴套、撑杆和千分表,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底板上,轴套套设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撑杆固定于轴套上,千分表安装于撑杆远离轴套的一端;本申请通过千分表可以测得主轴的平面度等数据,能够得到主轴的弯曲程度,并能够从中计算出所需的矫直行程,避免盲目对主轴施压而导致主轴向另一方向弯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粮食存储,具体涉及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


技术介绍

1、机床主轴是机床加工中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主轴本体、轴承、润滑系统等部件组成。主轴本体包含轴颈和锥度等结构,用于与刀具或夹具连接并传递转矩和承受负载。

2、机床主轴弯曲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主轴受到不均匀力的作用,导致主轴弯曲,进而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因此需矫直装置对主轴进行矫直。以下是主轴弯曲主要的原因:

3、1.切削力不平衡或偏离轴心,导致主轴偏载;

4、2.主轴轴承故障或松动,导致主轴转动不平稳;

5、3.主轴内部悬臂长度不同或刚度不够,导致主轴弯曲;

6、4.主轴本体加工或安装误差,导致主轴不平衡;

7、5.零部件磨损或变形,导致主轴偏差增大。

8、相关现有技术中,目前矫直装置通常由滑动组件、两个夹具和矫直组件等构成,两个夹具设于滑道组件上,矫直组件与滑道组件相对设置;其中,通过两个夹具使用滑动组件相向或相离移动,以适应主轴的长度。并通过两个夹具分别将主轴的两端进行夹持,再由矫直组件对主轴进行矫直作业。

9、上述的现有技术中,主轴在矫直过程中,每次对主轴施压之后,都需将主轴从夹具上拆下,并置于机床主轴测量系统对平面度等进行测量。然而,主轴如此反复在夹具上拆装,不仅导致测量过程较为繁琐,而且导致操作者容易遗忘所需的矫直行程,从而难以保证矫直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矫直装置在主轴在矫直过程中,对平面度等进行测量时,需反复主轴拆装主轴的问题。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包括:

4、基台,所述基台上具有第一支承面和第二支承面;

5、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一滑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承面上;

6、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底板、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轴套、撑杆和千分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撑杆固定于所述轴套上,所述千分表安装于所述撑杆远离所述轴套的一端;

7、矫直组件,所述矫直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上,且所述矫直组件与所述测量组件相对设置;

8、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承面上,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动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矫直组件连接;

9、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第二滑动组件被配置为至少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滑动组件彼此相互平行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承面上;

10、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设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上;

11、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设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上,且所述第二夹具与所述第一夹具相对设置;

12、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被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位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滑动组件之间,两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各自独立地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连接。

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包括连接部和执行部,所述执行部被配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执行部可沿所述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线性移动。

15、进一步地,所述矫直组件包括基板、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和矫直压块,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矫直压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16、进一步地,所述矫直压块上具有彼此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伸缩杆,至少两个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矫直压块与所述基板固定。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驱动机构、丝杆、螺母套和轴承,所述丝杆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所述螺母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轴承被配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轴承与所述丝杆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支架、挡片、撑板和滚轮,所述挡片、所述撑板和所述滚轮依次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挡片和所述滚轮均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架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滚轮被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滚轮彼此间隔设置。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第二支架、凸台和夹持部件,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二支架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凸台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具有沿径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杆,所述夹持部件设于所述凸台上,多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凸台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件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圆盘、安装架、第三直线驱动机构和限位部,多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凸台的一端与所述圆盘固定,所述安装架设于所述圆盘靠近所述凸台的一侧,所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凸台上,所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限位部被配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圆盘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侧,且多个所述限位部沿着所述圆盘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圆盘与每个所述限位部相对的位置处具有第一连接孔;其中,所述限位部包括支座、夹板和推板,所述支座均具有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孔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孔,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中具有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线性移动的所述夹板,所述夹板上具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的第四连接孔,所述推板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安装架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中具有两个滑板和辅助轮,两个所述滑板沿所述第二连接孔对称设置,所述辅助轮与两个所述滑板相对设置,所述推板上具有与两个所述滑板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板与所述滑槽可滑动地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的结构相同。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相同。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申请通过千分表可以测得主轴的平面度等数据,能够得到主轴的弯曲程度,并能够从中计算出所需的矫直行程,避免盲目对主轴施压而导致主轴向另一方向弯曲。同时矫直组件每次施压之后千分表都进行校验,从而能够提高矫直精度。并且,测量组件可使千分表沿主轴的长度方向线性移动,使得千分表可以进行多点测量,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误差。

25、(2)通过滚轮的设置,可以辅助主轴在测量的过程中进行旋转,实现对主轴进行全方位测量。主轴的一端可以置于挡片与两个滚轮之间,同时挡片与撑板接触并通过螺栓等将两者固定,以避免主轴在矫直作业时发生运动,并提高主轴的拆装效率。

26、(3)夹持部件可将主轴的另一端进行夹持,并通过凸台,使其与滚轮共同作用,可以辅助主轴在测量的过程中进行旋转。同时,第三直线驱动机构带动安装架线性移动,带动各推板进行移动。通过滑槽与滑板的配合,各夹板相向或相离运动,以实现对主轴夹紧或松动,以提高主轴的拆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20)包括连接部(21)和执行部(22),所述执行部(22)被配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执行部(22)可沿所述连接部(21)的长度方向线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组件(40)包括基板(41)、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2)和矫直压块(43),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2)安装于所述基板(41)上,所述矫直压块(4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2)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压块(43)上具有彼此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伸缩杆(431),至少两个所述伸缩杆(431)远离所述矫直压块(43)与所述基板(4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包括旋转驱动机构(51)、丝杆(52)、螺母套(53)和轴承(54),所述丝杆(52)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51)的输出端固定,所述螺母套(53)与所述丝杆(52)螺纹连接,所述轴承(54)被配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轴承(54)与所述丝杆(5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70)包括第一支架(71)、挡片(72)、撑板(73)和滚轮(74),所述挡片(72)、所述撑板(73)和所述滚轮(74)依次设于所述第一支架(71)上,所述挡片(72)和所述滚轮(74)均通过转轴(721)与所述第一支架(71)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滚轮(74)被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滚轮(74)彼此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80)包括第二支架(81)、凸台(82)和夹持部件(83),所述凸台(82)与所述第二支架(81)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凸台(82)远离所述第二支架(81)的一侧具有沿径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杆(821),所述夹持部件(83)设于所述凸台(82)上,多个所述连接杆(821)远离所述凸台(82)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件(8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83)包括圆盘(831)、安装架(832)、第三直线驱动机构(833)和限位部(834),多个所述连接杆(821)远离所述凸台(82)的一端与所述圆盘(831)固定,所述安装架(832)设于所述圆盘(831)靠近所述凸台(82)的一侧,所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833)安装于所述凸台(82)上,所述第三直线驱动机构(833)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架(832)连接,所述限位部(834)被配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部(834)位于所述圆盘(831)远离所述安装架(832)的一侧,且多个所述限位部(834)沿着所述圆盘(831)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圆盘(831)与每个所述限位部(834)相对的位置处具有第一连接孔(8311);其中,所述限位部(834)包括支座(8341)、夹板(8342)和推板(8343),所述支座(8341)均具有分别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孔(83411)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连接孔(83412),且所述第三连接孔(83412)与所述第二连接孔(83411)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83411)中具有可沿所述第一方向线性移动的所述夹板(8342),所述夹板(8342)上具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83412)对应的第四连接孔(83421),所述推板(8343)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83412)、所述第四连接孔(83421)和所述第一连接孔(8311)并与所述安装架(832)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83411)中具有两个滑板(83422)和辅助轮(83423),两个所述滑板(83422)沿所述第二连接孔(83411)对称设置,所述辅助轮(83423)与两个所述滑板(83422)相对设置,所述推板(8343)上具有与两个所述滑板(83422)相配合的滑槽(83431),所述滑板(83422)与所述滑槽(83431)可滑动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组件(6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20)的结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9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的结构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组件(20)包括连接部(21)和执行部(22),所述执行部(22)被配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执行部(22)可沿所述连接部(21)的长度方向线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组件(40)包括基板(41)、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2)和矫直压块(43),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2)安装于所述基板(41)上,所述矫直压块(43)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42)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压块(43)上具有彼此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伸缩杆(431),至少两个所述伸缩杆(431)远离所述矫直压块(43)与所述基板(4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包括旋转驱动机构(51)、丝杆(52)、螺母套(53)和轴承(54),所述丝杆(52)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51)的输出端固定,所述螺母套(53)与所述丝杆(52)螺纹连接,所述轴承(54)被配置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轴承(54)与所述丝杆(5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70)包括第一支架(71)、挡片(72)、撑板(73)和滚轮(74),所述挡片(72)、所述撑板(73)和所述滚轮(74)依次设于所述第一支架(71)上,所述挡片(72)和所述滚轮(74)均通过转轴(721)与所述第一支架(71)可旋转地连接,所述滚轮(74)被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滚轮(74)彼此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主轴矫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80)包括第二支架(81)、凸台(82)和夹持部件(83),所述凸台(82)与所述第二支架(81)可旋转地连接,所述凸台(82)远离所述第二支架(81)的一侧具有沿径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杆(821),所述夹持部件(83)设于所述凸台(82)上,多个所述连接杆(821)远离所述凸台(82)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件(8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靖辉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智鸿工业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